• 都是真实的人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都是真实的人间

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可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联系客服!

30.06 4.0折 75 全新

库存2件

天津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荣发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36167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5元

货号31303098

上书时间2024-12-18

润田图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荣发,安徽省东至县人,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学在职研究生学历。1982年10月入伍,多次受到各级嘉奖。2004年转业在南京市,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党员、优秀公务员、优秀巡察专员。因为教女儿如何写作文,自己写成了习惯。能联系实际,勤于动脑,每天夜晚坚持写作,多篇调研文章获奖,有的随感被《中国纪检监察报》、《金陵瞭望》、《现代快报》、《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合肥晚报》等副刊采用。此辑所编,是他近年来结合日常工作及生活点滴,独自思考的随笔。

目录
序  充满烟火气的文字是什么样的
辑一  总会在耳畔回响
  不论见与不见
  初中的毕业照
  常怀一份感恩之情
  自然的感觉
  那年今天
  骨子里还是一个兵
  平生不一样的心境
  人生成长中的贵人
  想起北方的母校
  平常却韵味绵长
  并无半点恶意
  人生要懂得惜缘
  幸福会出现在前方
  这就是简单平淡的生活
  激动得还像个小孩
  但也在不断给予
  想起“钉耙”政委
  总会在耳畔回响
  肯定会好起来
  更要留心的是盲区
  温和地接纳
  又涌现在心头
辑二  感受爱的甘露
  想起父辈诗一般的人生
  僵柔松沉稳
  取舍间必有得失
  幸福有它的两重性
  感受爱的甘露
  担心你找不到家
  苦难不值得追求
  感觉房间舒服就好
  可能就会成为路人
  寒冬里的温情
  快乐也会繁衍
  学着跟自己和解
  当一个人开始向内看
  心怀善念
  客走主人安
  又想起兰玉娘
  养好自己身上的风水
  幸福应来自心间
  心中的尧城老街
辑三  家是藏爱的地方
  又到开学的一天
  相信美好就有美好
  无声的教诲
  妻贤家自安
  只要你不抛弃梦想
  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最温暖的地方
  女儿大学毕业了
  凭良心做事情
  让生活多一种可能
  会带来意外之喜
  万事只求半称心
  来了就是情分
  端稳手中的饭碗
  默默行动能诠释一切
  懒惰时近弱智
  也不失为一种富有
  还是没有扔东西
  终于不用擦水了
  当思来之不易
  煎鸡蛋的香味
  留给鸟儿的食物
  在米兰的清香中醒来
  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给别人让路也是为自己
  乘着公交去旅行
  阳光会自然蔓延
  家是藏爱的地方
  滚到地上也照样睡得香
  擦亮屋子的眼睛
  不吃苦难尝鲜
  安全才是回家最近的路
辑四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只有更努力地付出
  感觉知足就很幸福
  生活在如意里
  一起躲过雨的凉亭
  内心的宁静与欢喜
  只有幸福与感恩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时代的另一个缩影
  信任能拉近人的心灵
  说站就让人站起来了
  幸福就在自己身边
  享受应有的自由
  时间如同东流水
  一代人终将老去
  我家就在这里
  靠自己良好的心态
  就这样扎下了根
  度过了就岁月静好
  都是真实的人间
  飘摇的生活
  低一下头不算吃亏
  在奔跑中凝聚力量
  能哈哈一笑就好
  一切以适度为好
  半是水色半天光
  珍藏在床榫头里的档案
  老赵的心思
  如琼花般洁白烂漫
  别和自然太亲近
  别再焦虑生活
  感受到火热的气息
  微笑着面对一切
  爱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最美人间真情在
辑五  能看到舒缓的笑容
  平安,心安
  欠谁的,也莫欠他们的
  心里装着幸福
  展望万物互联的时代
  想起鸡毛换糖的时光
  能看到舒缓的笑容
  也会回报以真情
  何必与人去死磕
  少了那道风景
  凡事都要讲规则
  无怨人生
  夜光照海映孟尝
  爱好就是方向
  学着莫生气
  每次都如初见
  更有对孩子的眷念
  回眸一笑的洒脱
  心中那份默默的期待
  不是自己的不想
  成功从脱鞋开始
  只想来看看你可好
  儿女在哪哪是家
  老曹的大烟枪
  但可以改变自己
  房子不能没窗户
  今天,澡堂开门了
  幸福缘于感恩
  要坚持心向美好
辑六  去做甜的事业
  永恒的美丽
  沂蒙“红嫂”
  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民主堤
  那座低矮的石屋
  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照顾各方舒适度
  遥想古田
  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心想了,真的就来了
  一路悲壮的英雄赞歌
  去做甜的事业
  更有无限的温情
  真正意义上的伟人
  同样也是英雄
  烈士风骨万古存
跋  缘于对文字的热爱
代后记我的2020
不论见与不见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个人随笔作品辑集,收录作者近年来结合日常工作及生活点滴、独自思考的150多篇随笔。共分六辑:辑一总会在耳畔回响,主要讲述军旅情谊;辑二感受爱的甘露,主要讲述亲友情感;辑三家是藏爱的地方,主要讲述家庭生活;辑四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主要讲述社会交往;辑五能看到舒缓的笑容,主要讲述单位工作;辑六去做甜的事业,主要讲述学习考察。此辑所编,是他近年来结合日常工作及生活点滴、独自思考的随笔。
阅读本书稿,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文章的真实与鲜活,更为可贵的是,通过这些清新的文字,能读到作者对他的叙事对象本质属性的洞见,这种贴近民生的叙事文本,真的是难能可贵。在作者的笔下,接访过的居民群众、路边的环卫工人、勤劳踏实的普通百姓……一个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朴实生动,亲切自然。这其中,有对老母亲的牵挂,有对启蒙老师的感恩,有夫妻之间的依恋,有长幼之间的和睦,也有对负面行为的批评。而且每一个故事都有美好的结局和期许,读完以后,总会在令人深思中,感受到甜甜的味道,生发出酣畅淋漓、身心愉悦的心境。

精彩内容
想起北方的母校还没到黄梅天,已经这么热,再稍热点,睡觉肯定就不得安宁。明天休息,该拆洗空调过滤网了。
南京四季分明,到了夏天,离开空调间,哪怕坐着不动,皮肤照样汗津津。玻璃窗打开,风就是吹不进来,如果是冬天,哪怕只有一条小缝,也会刮进嗖嗖的冷风,同样的纱窗,感觉怎么就是不一样?
每到这时,就好怀念北方的母校。炎夏的日光下,哪怕热到三四十度,有着厚厚的隔空墙壁的屋子里,总是充满着舒适的凉意。白天再苦再累,睡觉还要盖棉被,一夜好觉睡醒,浑身都是精神。若是寒冬,开通了暖气,进房间就只需穿件单衣。
那里的冬,十月份就开始下小雪,虽然雪后有艳阳,地上的一层白雪就是不化。直到哪天夜晚下起鹅毛大雪,队长总会提前四十多分钟吹响紧急集合哨,我们打起背包在雪地里跑一圈回来,差不多就到起床时间了。
“路上的雪要趁早扫,如果被人踩实了,就要费时费力地铲。”队长也是为我们着想。校内的每段路都有卫生包干区,雪扫不干净,同样会纳入卫生评比。
从宿舍到教室,从教室到饭堂,学员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走在路上,队列要整齐,歌声需嘹亮,口号震天响,除此,不得交头接耳。一次,从饭堂到教室,队长蹲在路边茂密的树丛中,远远地看着队列走过。
我们刚在教室坐定,队长就从后门进来,大声地问:“刚才队列中的第X排第X列的学员说了什么话?现在站起来重复一遍!”原来,人走路时正常呼吸的雾气是均匀的,如果讲话,会吐出一阵一阵不规律的白气。他虽然隔得远听不到声音,但能通过我们呼吸的气体,断定谁在队列中讲话。
到最后一个学期,主要是操作训练。在教导团的阵地上,要模拟实战进行演练。一天,教员要求我们将导弹内舱中的仪器拆下来,搬到地面分析一遍,再装回原处。而且要求一个区队由高到低排好队伍,个子瘦小的学员先开始,那可是不轻的仪器啊!
炎炎烈日下,完成了训练任务,年轻小伙早已饥肠辘辘,谁都盼着能提前下课,外场到饭堂,至少还要走半小时的路。但教员严格按照大纲,对训练课目认真评讲,那样的一丝不苟,直到下课的点,才宣布可以带回。
学校的饭堂,除了高粱馍,吸引我们的就是那圆圆高高的巨型铝桶中的稀饭。勺子的柄短,只能盛到上面的稀汤,为了渴望够着下面的米粒,有的同学就将筷子插进木柄里。
第一碗稀汤喝完,去盛第二碗时,差不多才能获得少许米粒。有的一时没拿到勺子,就用碗直接进去盛。因为在北方气候干燥,不少同学手上擦雪花膏,加上摸过仪器的机油,每喝第二碗稀饭时,总能品尝到那样奇特的香味和油味……因为参加一次书法比赛,被同样喜欢书法的副校长欣赏,后来打听还是小老乡,便让队长带话要安排我留校。那时,能留校给人的感觉是挺有名气的。可快毕业时,想家的念头日甚,还是选择回南京,队长一直对我很关心,对此,他真的很不高兴。
这么些年,再也没回过母校。难忘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员严谨的作风,那时如果不严抠细训,就不可能学到业务本领。实战中,如果稍有马虎,导弹上天,差之毫厘,就会失之千里!
天一热,不由地就想起北方的母校,想起那里的冷暖,那里的严苛与温情,那里的整齐统一与勃然生机。(2017年6月2日)都是真实的人间整夜的雨,时大时小,下个不停。早晨,是想等雨稍小点,好走到菜场去。到八点半的光景,看窗外的雨点稀疏了些,便拿把雨伞,迅速下楼。
现在城市排水功能都很好。这样的雨中,路面基本上没有积水。撑着伞,出小区,穿过马路,如同在雨中散步,再想着马上去菜场,中午就能吃到自己包的水饺,心里感觉很是舒畅。
进菜场,还是直接去了那家卖蔬菜的摊位。摊位前,挤满了人,只能隔人相问,包饺子买什么菜好?老板说:“有韭菜,我家芹菜包饺子也很好吃。”两年多没包过饺子了,以前都是韭菜肉馅,但最害怕理韭菜,清洗干净真不容易。既然芹菜也可以,摘洗很便捷,何不尝试一下呢?
总共有四五平米的摊位上,有序摆放着各样蔬菜,还有葡萄、香瓜、黄桃等水果,有人疑惑于他家怎么什么都有的卖?老板手上边忙,嘴上边说:“我家除了女儿没有,其余的哪样没有?”一口苏北话,刚说完,一个女顾客就接上:“没有女儿,再生一个就是了,多大事啊?”原来,他们第二胎时,就是想要个女儿,哪知道孩子一出生又是个小子。正在捡菜的女顾客还在鼓励着:“如果想要女儿,就得再生一个,也能彰显你的实力。”老板则说:“如果再生一个还是儿子,日子怎么过?要是生个双胞胎小子,我们还活不活?”在另一边忙得一头汗的老板娘,身材瘦小,笑着感叹道:“再怎么想要女儿,可已经生不动了……”拿两小把芹菜,四根黄瓜,十八块钱。支付完成,马上转身去卖黑猪肉的摊位。原来四个台子的肉摊,只开了两个,也有不少人围着。让称两斤饺肉,小伙刀子轻轻一划,上称,差一块钱两斤。排队等绞肉,有人切好,洗干净,添加姜葱、木耳、香菇等,绞出的肉馅比自己回家剁要省事。饺肉三十五块钱一斤,看有人买了排骨又买饺肉,付款就是两百多。
到卖饺皮的店,也有人在窗口排队。一个胖胖的妇女可能是忙不过来,看有个小伙来帮忙,马上转身离开。细密的汗珠正从小伙的额上直冒,他用右手食指从左向右轻轻一抹,将汗珠甩到地上,避免汗水流进眼里。再看那光着的胳膊上,汗水也直淌。并窃窃私语:“刚在里面搬面粉的。”玻璃窗里的店内应该开着空调,可他还热成那样,说明刚才干的体力活很重。
观察他给前面几位顾客取货,都是用塑料袋轻轻地包好,从窗口送出来。有位女顾客问她的烧卖皮子可好了?小伙找了一圈,原来已经摆在一旁的台子上。以前只知道饺子皮、包子皮或馄饨皮,还没听说卖烧卖皮的,便好奇地问,这烧卖怎么做?
一旁的女士热心地介绍:“做烧卖不用封口,比包饺子或包子都简单。我也是上个月来买饺子皮时跟别人学的,只要把糯米蒸熟,将香菇木耳切碎,拌些小肉丁,倒些酱油,加点盐,一起放锅里炒,差不多熟了后盛出来,包好,在笼屉里蒸十分钟就可以了。”看她提着烧卖皮,比饺子皮的面积大一倍多。“一次买五十多个,两斤米,做好放冰箱,小孩特别喜欢吃……”隔着玻璃,问老板两斤芹菜两斤肉,包饺子要多少饺皮?他没急着回答,手擦着汗,直接提了满满三袋子,似乎太多。只要了两袋,又怕不够,再跑一趟好麻烦,便让另用个小袋子又装了两块钱的。饺子包好,正巧就多了那一小袋,放进冰箱,妻子说明天切成面条吃吧。
午觉刚醒,电话铃响。朋友知道我会养花,说盛夏时节,送两盆荷花。女儿听说,坚决不同意:“家里真的需要,你可以到花市去买啊,要人家的干什么啊?”话是有道理,可与这位朋友关系很纯粹,仅仅只是一番情意。昨天来信息说:“荷花可观赏,荷叶晒干后可泡水喝,能治疗高血压。”看师傅从电梯搬出来两盆,我说只要一盆就行,待花开过就把盆还上。看三朵花苞正在碧绿的荷叶上亭亭玉立,拍张照发给朋友,表示真情的谢意。
下午趁雨小,出去散步。走到小区门口,想着可以去菜场将饺皮换成面条,又转回家取。可到那店的窗口,小伙不在,换成了胖乎乎的妇女。本来她收下了,但看旁边一个老太站在那盯着看,她只好笑着说:“卖出去的是不好退的,也不好再卖给别人是吧?”老太也笑着点头。“就是真退给我们了,也只能扔掉。”听她说的也有道理,但好好的饺皮扔掉多可惜?还是提了回来。
到小区,已近傍晚时分。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在一汪水里踩着玩,个头不到一米高。经过时,被她踩得水花四溅。便说:“这样玩得真开心是吧?”她没愣一秒钟,看我离开了,就欢笑着说:“有水玩当然开心啊,我小的时候,在澡盆里把水玩了一地,那才叫好玩……”回头看时,她歪着脑袋,双手做着心型,双脚踩水,还在稚声稚气地说。
从早到晚,出门所遇的,都是真实的人间。这梅雨,连续下了好多天。孩子能在地上快乐地玩水,市民们能安然地居家过日子,城市的一切功能都在正常运转,可秦淮河的水已漫上堤岸,城里城外所有江河的堤坝上,有多少人员正在辛苦值守,日夜奋战。我们,同样也在随时待命。(2020年7月18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