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土壤学(贾建丽)(第三版)
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可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联系客服!
¥
51.87
7.6折
¥
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编者:贾建丽//于妍|责编:刘兴春//刘婧
出版社化学工业
ISBN9787122412386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525371
上书时间2024-12-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贾建丽,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长期从事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与修复、环境微生物学与分子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事土壤环境、生态学等方面的教学工作,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被评为2016年度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获2011年度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资助,主持自然科学基金、973、研发计划等项目10余项,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出版教材2部、出版专著1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土壤环境特点及其功能001
一、土壤环境001
二、土壤环境特点001
三、土壤圈与其他圈层的关系002
四、土壤环境功能003
第二节 土壤质量及土壤环境问题003
一、土壤质量004
二、土壤环境问题005
第三节 环境土壤学的发展与研究内容006
一、环境土壤学的产生与发展006
二、环境土壤学的研究内容007
三、环境土壤学的研究热点与趋势009
思考题009
第二章 土壤组成与基本性质
第一节 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环境生态意义010
一、土壤生物011
二、土壤矿物质015
三、土壤有机质018
四、土壤水溶液025
五、土壤气体029
第二节 土壤性质031
一、土壤物理性质031
二、土壤化学性质038
三、土壤生物学性质044
第三节 土壤的形成048
一、形成因素048
二、形成过程050
思考题052
第三章 土壤污染及其特点
第一节 土壤污染概述053
一、土壤污染定义053
二、土壤污染来源056
三、土壤污染的产生与去向057
第二节 土壤污染特点与危害058
一、土壤污染特点058
二、土壤污染危害059
第三节 土壤主要污染物及其特点061
第四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特点063
一、土壤重金属及其污染064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065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068
四、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070
第五节 土壤有机污染物072
一、农药073
二、多环芳烃076
三、石油烃078
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081
第六节 土壤放射性污染083
一、土壤放射性污染来源083
二、土壤放射性污染特点085
三、土壤放射性污染的危害085
思考题086
第四章 土壤典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第一节 土壤环境中物质的运移087
一、土壤溶质运移现象087
二、土壤溶质运移机理088
三、土壤溶质运移模型090
第二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092
一、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092
二、典型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095
第三节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098
一、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098
二、典型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100
思考题103
第五章 土壤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与土壤污染风险评估
第一节 土壤环境法律法规体系104
一、国外土壤环境法律法规体系104
二、中国土壤环境法律法规体系109
第二节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115
一、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概念与发展115
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类型118
三、土壤环境质量评估法119
四、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法121
五、生态风险评估法133
第三节 土壤污染风险控制136
一、污染场地修复过程的环境风险可控性理论基础136
二、污染场地修复环境风险控制体系138
三、污染场地修复环境风险控制方法141
思考题144
第六章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第一节 污染土壤修复概念与分类145
第二节 物理修复技术147
一、物理分离147
二、气相抽提技术148
三、热解吸151
第三节 化学修复技术157
一、化学氧化技术157
二、化学还原技术160
三、可渗透反应墙162
四、化学淋洗技术164
五、溶剂浸提技术166
六、电动修复技术169
七、固化/稳定化173
八、等离子体技术176
第四节 生物修复技术178
一、微生物修复技术178
二、植物修复技术190
三、动物修复技术195
第五节 污染土壤修复模式与应用198
一、污染土壤修复应用模式及其发展198
二、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比较及其应用199
思考题200
第七章 污染场地环境管理
第一节 概述201
第二节 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及其主要流程203
一、污染场地筛选与登记203
二、污染场地调查203
三、污染场地风险评估与修复目标确定205
四、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选择与实施206
五、污染场地修复效果评价210
六、污染场地修复后再利用211
思考题212
实验部分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13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213
二、所需材料213
三、实验步骤213
实验二 土壤粒径测定与质地分析216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216
二、仪器设备与所需材料216
三、实验步骤216
实验三 土壤含水率测定217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217
二、所需仪器与设备217
三、测定步骤217
四、计算218
五、记录格式218
六、注意事项218
实验四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219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219
二、实验原理219
三、主要仪器及试剂配制219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219
五、计算220
六、注意事项220
七、土壤有机质含量参考指标221
实验五 土壤腐殖质的测定221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221
二、方法原理221
三、所需仪器与材料222
四、试剂222
五、操作步骤222
六、计算223
七、注意事项223
实验六 土壤pH值的测定224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224
二、实验原理224
三、仪器设备与试剂配制224
四、实验步骤224
五、注意事项225
实验七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225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225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226
三、试剂配制226
四、实验步骤226
五、计算227
实验八 土壤微生物FDA活性的测定228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228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228
三、试剂配制228
四、实验步骤229
实验九 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229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229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230
三、实验步骤230
实验十 土壤有机污染物含量测定232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232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232
三、实验步骤232
四、计算233
实验十一 土壤污染生态毒性测定233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233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233
三、实验步骤233
四、计算与分析234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共8章,结合土壤学经典内容如土壤的基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从土壤环境基本问题和污染物种类、特点及其运移出发,论述了土壤环境体系中污染的产生及其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重点阐述了土壤环境污染及其修复的国内外主流技术,分析了各修复技术的特点、原理、适用污染物和土壤类型,并介绍了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最后一章包括11个环境土壤方面的实验。
本书在上一版的基础上更新了土壤学目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土壤评估方法和内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和实际案例等,内容更加先进,结构更加紧凑,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及相关专业师生教学使用,也可供环保领域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