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论(上下)/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人性论(上下)/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性论(上下)/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可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联系客服!

67.44 5.7折 118 全新

库存7件

天津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休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11655

出版时间1980-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18元

货号31682685

上书时间2024-12-17

润田图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大卫·休谟(DavidHume,1711-1776),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一个没落贵族家庭。这家人喜欢自称是古老的霍谟(Home)家庭的后裔。青少年时代,休谟聪敏有才,好读书(尤嗜维吉尔与西塞罗),很早就有志于思想与哲学。12岁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法律,由于家庭原因而中途辍学,以后在家中自学,对哲学产生了强烈兴趣。1732年休谟刚满21岁就开始撰写他的代表作《人性论》。1734年,他东渡法国,继续进行哲学研究和著述。在法国期间,休谟完成了《人性论》,于1739年至1740年在英国分卷出版,但是无人问津,他曾经沮丧地说:“它从机器中一生出来就死了。”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此时的休谟不过是一个无名之辈,另一方面他在书中所提出的一些问题是当时英国思想界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当然还有宗教方面的原因。好在休谟天性豁达,很快便恢复了自信,他经过反省后认为《人性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叙述不当,于是他将《人性论》第一卷“论人性”和第三卷“论道德”改写成《人类理解研究》和《道德原则研究》,分别于1748年和1751年出版,获得了广泛的影响。

目录
引论
第一卷  论知性
  第一章  论观念、它们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
    第一节  论人类观念的起源
    第二节  题目的划分
    第三节  论记忆观念和想像观念
    第四节  论观念间的联系或联结
    第五节  论关系
    第六节  论样态和实体
    第七节  论抽象观念
  第二章  论空间和时间观念
    第一节  论空间和时间观念的无限可分性
    第二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可分性
    第三节  论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的其他性质
    第四节  对反驳的答复
    第五节  对反驳的答复
    第六节  论存在观念和外界存在观念
  第三章  论知识和既然推理
    第一节  论知识
    第二节  论既然推断,并论因果观念
    第三节  为什么一个原因永远是必然的
    第四节  论因果推理的组成部分
    第五节  论感官印象和记忆印象
    第六节  论从印象到观念的推断
    第七节  论观念或信念的本性
    第八节  论信念的原因
    第九节  论其他关系和其他习惯的效果
    第十节  论信念的影响
    第十一节  论原因和既然性
    第十三节  论非哲学的既然性推断
    第十四节  论必然联系的观念
    第十五节  判断原因和结果所依据的原因
    第十六节  论动物的理性
  第四章  论怀疑主义哲学体系和其他哲学体系
    第一节  论理性方面的怀疑主义
    第二节  论感官司方面的怀疑主义
    第三节  论古代哲学
    第四节  论近代哲学
    第五节  论灵魂的非特质性
    第六节  论人格同一性
    第七节  本卷的结论
第二卷  论情感
  第一章  论骄傲与谦卑
    第一节  题目的划分
    第二节  论骄傲与谦卑,它们的对象和它们的原因
    第三节  这些对象和原因是从哪里来的
    第四节  论印象和原因是从哪里来的
    第五节  论这些关系对骄傲与谦卑的影响
    第六节  这个体系的限制
    第七节  论恶与德
    第八节  论美与丑
    第九节  论外在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第十节  论财产权与财富
    第十一节  论名誉的爱好
    第十二节  论动物的骄傲与谦卑
  第二章  论爱与恨
    第一节  论爱与恨的对象和原因
    第二节  证实这个体系的几种实验
    第三节  疑难的解决
    第四节  论对于亲友的爱
    第五节  论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的尊重
    第六节  论慈善与愤怒
    第七节  论怜悯
    第八节  论恶意与妒忌
    第九节  论慈善和愤怒与怜悯和恶意的混杂
    第十节  论尊敬和鄙视
    第十一节  论性爱或两性间的爱
    第十二节  论动物的爱与恨
  第三章  论意志与直接情感
    第一节  论自由与必然
    第二节  论自由与必然(续)
    第三节  论影响意志的各种动机
    第四节  论猛烈情感的原因
    第五节  论习惯的效果
    第六节  论想像对情感的影响
    第七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接近和远隔
    第八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接近和远隔(续)
    第九节  论直接的情感
    第十节  论好奇心或对真理的爱
第三卷  道德学
  第一章  德与恶总论
    第一节  道德的区别不是从理性得来的
    第二节  道德的区别是由道德感得来的
  第二章  论正义与非义
    第一节  正义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德
    第二节  论正义与财产权的起源
    第三节  论确定财产权的规则
    第四节  论依据同意而进行的财产转移
    第五节  论许诺的约束力
    第六节  关于正义和非义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
    第七节  论政府的起源
    第八节  论忠顺的起源
    第九节  论忠顺的限度
    第十节  论忠顺的对象
    第十一节  论国际法
    第十二节  论贞操与淑德
  第三章  论其他的德和恶
    第一节  论自然的德和恶的起源
    第二节  论伟大的心情
    第三节  论仁善与慈善
    第四节  论自然才能
    第五节  关于自然才能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
    第六节  本卷的结论
附录
索引
作者生平和著作年表

内容摘要
休谟所著的《人性论(上下)》全书分三卷,分别是“论知性”、“论情感”和“论道德”。正文前有一篇简短的“引论”,主要说明了人性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一卷“论知性”的主题是认识论,主要说明了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认识论的内容。第一卷是《人性论(上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其他部分的基础,包含了休谟对哲学的主要贡献。
第二卷“论情感”是第一卷的继续,其主题是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并为下一卷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打下基础。其中对意志和自由的讨论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卷“论道德”是在前两卷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阐述。其中第一章论述了道德的基本原理,属于伦理学的内容;第二章讨论“人为的德”——既是伦理学的内容,也是政治学的内容;第三章讨论的是“自然的德”。
《人性论》是休谟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对于人类思想史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贡献。休谟思想中最重要
的方面都在这本书中进行了阐述,如关于人性的三个假设,有关自私和同情的看法,有关社会秩序和制度正义的看法等等。

精彩内容
人类心灵中的一切知觉(perceptions)可以分为显然不同的两种,这两种我将称之为印象和观念。两者的差别在于:当它们刺激心灵,进入我们的思想或意识中时,它们的强烈程度和生动程度各不相同。进入心灵时最强最猛的那些知觉,我们可以称之为印象(impressions);在印象这个名词中间,我包括了所有初次出现于灵魂中的我们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至于观念(idea)这个名词,我用来指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当前的讨论所引起的一切知觉便是一例,只要除去那些由视觉和触觉所引起的知觉,以及这种讨论所可能引起的直接快乐或不快。我相信,无需费词就可以说明这种区别。每个人自己都可以立刻察知感觉与思维的差别。
两者的通常差别程度很容易分辨,虽然在特殊例子中,两者不是不可能很接近。例如在睡眠、发烧、疯狂或任何心情十分激动的状态中,我们的观念就可以接近于我们的印象;另一方面,有时就有这种情形发生,即我们的印象极为微弱和低沉,致使我们无法把它们和我们的观念区别开来。但是两者在少数例子中虽然有这种极
为近似的情形,而一般说来,两者仍然极为不同,所
以没有人会迟疑不决,不敢把它们归在不同项目之下,并各给以一个特殊名称,以标志这种差异。
我们的知觉还有另外一种区别,适用于我们的印象和观念两项,这是一种为我们提供方便的区别,值得我们注意。这就是简单与复合的区别。简单的知觉,亦即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不容再行区分或分析。复合知觉则与此相反,可以区分为许多部分。
一种特殊的颜色、滋味和香味虽然都是结合于这个苹果中的性质,但我们很容易辨出它们是彼此并不相同的,至少是可以互相区别的。
通过这些区别,我们给了我们的研究对象以排列和秩序,于是我们便可以更精确地去研究它们的性质和关系。引起我注意的第一种情况是:我们的印象和观念除了强烈程度和活泼程度之外,在其他每一方面都是极为类似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说是其他一种的反映;因此心灵的全部知觉都是双重的;表现为印象和观念两者。当我闭目思维我的房间时,我所形成的观念就是我曾感觉过的印象的精确的表象,观念中的任何情节
也无一不可在印象中找到。在检查我的其他知觉时,我仍然发现同样的类似和表象。观念与印象似乎永远是互相对应的。这个情况在我看来似乎是很突出的,当下引起了我的注意。
经过比较精确的观察之后,我发现我被初次的现象迷惑得过远了。我必须利用简单知觉与复合知觉的区别来限制“一切观念和印象都是类似的”这个概括判断。我观察到,我们的许多复合观念从来不曾有过和它们相应的印象,而我们的许多复合印象也从来没有精确地复现在观念之中,我能设想新耶路撒冷那样一座黄金铺道、红玉砌墙的城市,虽然我从来不曾见过这样一座城市。我曾见过巴黎;但是我难道就可以断言,我能对那座城市形成那样一个观念,使它按照真正的和恰当的比例完全复现那座城市的全部街道和房屋吗?
因此,我看到,我们的复合印象和观念一般说来虽然极为类似,可是说它们彼此互为对方的精确复本那个规律并非普遍真
实的。其次,我们可以研究我们的简单知觉又是什么情形。经过我所能作的最精确的考察以后,我敢肯定说:前述规则在这里可以无例外地适用,每个简单观念都有和它类似的简
单印象,每个简单印象都有一个和它相应的观念。我们在暗中所
形成的那个“红”的观念和在日光之下刺激我们眼睛的那个印象,只有程度上的差别,没有性质上的区别。我们的简单印象和观念都是同样如此,不过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来加以证明。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检查多少,使自己在这一点上得到满足。但是如果有人竟然否认这种普遍的类似关系,我也没有其他方法去说服他,只有要求他指出一个没有相应观念的印象,或者没有相应印象的观念。如果他不回答这个挑战——可以确定,他不能做到这点——我们就可根据他的缄默以及我们自己的观察来确立我们的结论。
这样,我们就发现,一切简单观念和印象都是互相类似的;而复合观念和印象既然由简单观念和印象形成,我们就可以概
括地断言,这两类知觉是精确地相应的。发现了这种无需进一
步考察的关系以后,我就想发现观念和印象的其他一
些性质。
让我们来研究它们和它们的存在之间的关系,研究哪些印象和观念是原因,哪些是结果。
充分考察这个问题,就是本书的主题;因此,我们在这里就只限于确立一个概括的命题,即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在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
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
在搜罗种种现象来证明这个命题时,我只发现两种现象;但是每种现象都是很明显的,数量很多的,而且是没有争论余地的。我首先通过一个新的审查,来确定我前面所作的断言,即每个简单印象都伴有一个相应的观念,每个简单观念都伴有一个相应的印象。根据类似的知觉之间这种恒常的结合,我立刻断言,我们的相应的印象和观念之间有一种极大的联系,而且一种的存在对另一种的存在具有重大的影响。这样无数的例子中的这样一种恒常的结合决不会出于偶然,而是清楚地证
明了不是印象依靠于观念,就是观念依靠于印象。为了要知道哪一种依靠于哪一种,我就研究两者初次出现时的次序,并由恒常的经验发现,简单印象总是先于它的相应观念出现,而从来不曾以相反的次序出现。要给一个儿童以深红和橙黄或甜味和苦味的观
念,我就把这些对象呈现于他,换句话说,就是把这些印象传达给他;但我不会荒谬地试图通过激起这些观念来产生
这些印象。
我们的观念在出现时并不产生它们的相应的印象,我们也不能单借思维任何颜色或其他的东西,就知觉到那种颜色或感到其他的感觉。在另一方面,我们却发现,不论心灵或身体的任何印象,都永远有一个和它类似的观念伴随而来,而且观
念与印象只在强烈和生动程度方面有所差别。我们的类似知觉的恒常的结合就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其中之一是另外一种的原因,而印象所
占的这种优先性也同样地证明了,我们的印象是我们的观念的原因,而我们的观念不是我们的印象的原因。
为了证实这一点,我又研究另一个明显而令人信服的现象;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产生印象的那些官能由于事故而使它们的作用受到了妨碍,例如一个生来就是盲人或聋子的那种情形;那么,不但没有了印象,而且相应的观念也就没有了,因而在心灵中两者都没有丝毫的痕迹。不但在感觉器官完全毁坏时是这种情形,就是在从未进行活动去产生一个特殊印象这种情况下,也是如此。我们如果不曾真正尝过菠萝,我们对于菠萝的滋味,便不能形成一个恰当的观念。P9-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