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推导语法(第2版)(精)/语言学经典文丛
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套装图书先联系再下单 套装图书请先咨询客服再下单
¥
25.88
4.3折
¥
60
全新
仅1件
作者陆丙甫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484282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60元
货号30324459
上书时间2024-11-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南昌大学特聘教授,研究领域为现代汉语语法。
目录
1 导言:核心作为句法推导的起点
1.1 结构核心在结构分析中的规定作用
1.2 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
1.3 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1.4 背景和基本内容
2 有限切分
2.1 直接成分分析法
2.2 直接成分分析法的不足
2.3 无限扩展的条件和有限切分
2.4 向心层次、轨层结构
2.5 限度为“七左右的有限多项式”和“直属成分分析法
2.6 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的区别
2.7 各种句子分析法和句子观之比较
3 语法学中的“核心”概念
3.1 Bloomfield的等同性标准及其矛盾
3.2 语义标准
3.3 规定性、稳定性标准
3.4 转换生成语法中的核心
3.5 作为原型概念的“核心
3.6 内向性的理据性分析
3.7 内向性例外的各种情况
3.8 词类分析
4 作为坐标原点的核心词
4.1 作为描写结构关系之起点的核心
4.2 多项式中核心的作用
4.3 从意义和形式两方面看核心的稳定性
4.4 轨层结构和“语义靠近原理
4.5 核心作为相对静止点的数量表达
5 核心是结构整体性的定义者
5.1 核心对移动范围的基本限制
5.2 “块”的整体性定义
5.3 板块的封闭性和“孤岛”现象
6 语序变换的基本情况
6.1 板块限制和轨层限制的数量效果
6.2 违背轨层限制的移动——“内小外大
6.3 违背板块限制的移动——整块拆散
6.4 移动的基本去向——外移和降落两端
6.5 自由变位和语序“链”的分化
6.6 特殊的移动:词块内移
7 转换和层面
7.1 转换
7.2 主语问题
7.3 话题问题
7.4 非话题化的成分前移和空语类的分化
7.5 六个生成层面
8 汉语句子结构和句型问题
8.1 句型和层面、轨层的关系
8.2 句子成分分布的四大位域
8.3 动词后置成分和基础句型
8.4 具体句型试析
内容摘要
以兼顾核心词和层次的“向心层次分析法”,以及由有限多项式构成的“向心轨道”的语法描写形式、结构观念为出发点,对词本位、短语本位等进行系统分析。以兼顾核心词和层次的“向心层次分析法”,以及由有限多项式构成的“向心轨道”的语法描写形式、结构观念为出发点,对词本位、短语本位等进行系统分析。
精彩内容
语法所研究的主要是语句结构的问题。而所谓结构,就是整体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因此,结构分析的第一步就是如何把一个语言结构体,如句子、短语,切分成若干个组成成分,即切分分析。第二步就是如何去分析、整理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即关系分析。
无论是切分分析还是关系分析,都有许许多多的可能性供我们选择。那么,我们根据什么标准去择优而选呢?也许主要的标准有两条:一是客观上看哪种处理最能反映出语言结构的本质,二是主观上看哪种处理最容易被人理解、掌握。所幸就语言结构而言,这两个标准在极大的程度上是一致、重合的:因为语言原本就是人类智力的产物,语言的本质就同人类的主观智力,即认知能力,有着极其密切而深刻的联系,所以反映其结构本质的成分切分和关系分析,也总能反映出人类认知的特点并易于为人类认知所把握。
以切分分析而言,我们应该建立一种能为我们的认知所把握的“有限切分”。只要目标确定,切分总有尽头,所以我们认为应该用一个核心去限定切分的方向、程序和终点。这样的结果,一方面,任何一个语言结构体的组成成分都将是一个有限多项式,这就反映了人类语言是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这一本质;另一方面,这个有限多项式的项目数又必然不会超过七项左右,正好同人类短时记忆和注意力的广度相一致,因而这种有限多项式也是便于我们理解、掌握的形式。
以关系分析而言,也应该用一个核心作为起点或坐标原点。好比分析家庭中各成员的关系,总要先确定一个中心成员,通常是家长或户主,以此推出去,每个人的身份才能明确下来。除此之外,为了对成分间的位置关系和移动方式作明确的形式分析,也要先确定一个核心作为定位标准和相对静止点。这样的分析,同人类最基本的、对事物空间关系的认知方式是完全一致的,因而也是容易理解、掌握的。
总起来说,结构核心在切分分析中具有“定向(确定切分深入的方向)、定界(确定切分的下限)”的作用,在关系分析中具有“定义(确定成分身份)、定位(确定成分的位置)”的作用。下面我们进一步讨论结构核心的这两方面基本作用。语法所研究的主要是语句结构的问题。而所谓结构,就是整体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因此,结构分析的第一步就是如何把一个语言结构体,如句子、短语,切分成若干个组成成分,即切分分析。第二步就是如何去分析、整理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即关系分析。
无论是切分分析还是关系分析,都有许许多多的可能性供我们选择。那么,我们根据什么标准去择优而选呢?也许主要的标准有两条:一是客观上看哪种处理最能反映出语言结构的本质,二是主观上看哪种处理最容易被人理解、掌握。所幸就语言结构而言,这两个标准在极大的程度上是一致、重合的:因为语言原本就是人类智力的产物,语言的本质就同人类的主观智力,即认知能力,有着极其密切而深刻的联系,所以反映其结构本质的成分切分和关系分析,也总能反映出人类认知的特点并易于为人类认知所把握。
以切分分析而言,我们应该建立一种能为我们的认知所把握的“有限切分”。只要目标确定,切分总有尽头,所以我们认为应该用一个核心去限定切分的方向、程序和终点。这样的结果,一方面,任何一个语言结构体的组成成分都将是一个有限多项式,这就反映了人类语言是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这一本质;另一方面,这个有限多项式的项目数又必然不会超过七项左右,正好同人类短时记忆和注意力的广度相一致,因而这种有限多项式也是便于我们理解、掌握的形式。
以关系分析而言,也应该用一个核心作为起点或坐标原点。好比分析家庭中各成员的关系,总要先确定一个中心成员,通常是家长或户主,以此推出去,每个人的身份才能明确下来。除此之外,为了对成分间的位置关系和移动方式作明确的形式分析,也要先确定一个核心作为定位标准和相对静止点。这样的分析,同人类最基本的、对事物空间关系的认知方式是完全一致的,因而也是容易理解、掌握的。
总起来说,结构核心在切分分析中具有“定向(确定切分深入的方向)、定界(确定切分的下限)”的作用,在关系分析中具有“定义(确定成分身份)、定位(确定成分的位置)”的作用。下面我们进一步讨论结构核心的这两方面基本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