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可以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诗可以歌

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套装图书先联系再下单 套装图书请先咨询客服再下单

31.78 4.9折 65 全新

库存5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任中敏著

出版社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3865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5元

货号11794983

上书时间2024-10-24

润田图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任中敏(1897—1991),名讷,以字行,曾署名二北、半塘。江苏扬州人。为创立散曲学、唐代音乐文艺学的一代宗师。 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师从词曲大师吴梅。历任上海大学、四川大学、扬州师范学院等校教授,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奖。 著有《散曲丛刊》《教坊记笺订》《敦煌曲校录》《敦煌曲初探》《唐戏弄》《唐声诗》《敦煌歌辞总编》等。 张之为,1982年生,广东广州人。云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刘禹锡研究会副秘书长,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著有《〈唐声诗〉校理》《唐诗与音乐》等,在《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戴伟华,1958年生,江苏泰州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为中国刘禹锡研究会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顾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著有《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等,发表论文近百篇。

目录
导读张之为、戴伟华1

 声诗研究

 唐声诗总说16

 唐声诗之范围与定义25

 唐声诗之歌唱83

 唐声诗与长短句辞关系116

 词学研究

 南宋词之音谱拍眼考178

 研究词乐之意见214

 研究词集之方法222

 词学研究法·作法与词律246

 散曲、敦煌曲研究

 散曲概论280

 敦煌曲起源319

 敦煌曲内容339

 敦煌曲体裁358

 唐艺综论

 唐代“音乐文艺”研究发凡388

 关于唐曲子问题商榷398

 坚决废除“唐词”名称416

内容摘要
     敦煌曲内容 敦煌曲之内容如何?乃一重要问题。盖敦煌曲毕竟为长短句词或声诗,在时代与声乐方面,均去金元之南北曲甚远,而去五代两宋长短句词则为近;讵意一按其内容,举后世所谓词与曲之内涵,竟兼而有之,无所偏向,亦无所偏废也。自敦煌曲出现后,乃觉后世词与曲之此疆彼界,实在多事!其各执一端,犹斤斤以不相犯为能与确者,益徒见其隘耳!此说即从其修辞之风格方面求之,亦莫不然,初不限内容为然。自明以后,所谓词与曲者,已体制大备,而能事毕集。学者心目中,于诗、词、曲三事之概念,早已分别养成,期期以为不可混同。每认某也诗题,入词不可;某也曲题,入词亦不可。词题之分类,大致见于《草堂诗余》;如春夏秋冬四景、节序、天文、地理、人物、人事、饮馔、器用、花禽十二类,或时令、节序、怀古、人物、人事、杂咏六类。曲题之分类,大致见于丹丘《曲论》。丹丘所列乐府十五体内,若“裙裾脂粉”“草堂泉石”“华观伟丽”“风流儒雅”等,固为词之所同有;但若“豪放不羁”“摅忠诉志”“嘲讥戏谑”“俳优诡喻”等,已非后世一般词中所能容。至于道家唱“游览太虚”,儒家唱“性理衡门”,佛家唱“天堂地狱”等,则去《花间》《草堂》,以迄《词综》《词选》《宋词三百首》等事业,愈益荒远不可追!而不意敦煌曲早在丹丘以前约七百年,即已宏开境域,凡百涵容,无所不至。然后知凡有关词曲之重要理解与论断,昔之所凭依者,今已大抵动摇,在在非重新考量不可矣。 上文引龙沐勋《词体之演进》内论《云谣集》,犹曰:“三十首中,除怨征夫远去,独守空闺之作外,其他亦为一般儿女相思之词,无忧生念乱之情,亦无何等高尚思想。”龙氏于《中国韵文史》曰:“此类(指《凤归云》)作品,在全集中,所占成分最多。余或述男女思慕之情,或作一般娇艳之语,大率皆普遍情感,为当时民众所易了解之歌曲。”是仍以旧时观念,与词之普通内容,来衡度敦煌曲耳。唐圭璋《云谣集杂曲子校释》,则谓其间或有怀念征夫之词,有怨恨荡子之词,有描写怨情之词;与《花间》《尊前》之内容相较,亦无二致。须知《云谣》三十三首之选录,原适应一种较狭隘之标准,此集实不足以代表敦煌曲之全部也。王集叙录曰:“今兹所获,有边客游子之呻吟,忠臣义士之壮语,隐君子之怡情悦志,少年学子之热望与失望,以及佛子之赞颂,医生之歌诀,莫不入调。其言闺情与花柳者,尚不及半。”乃就其所总汇之一百六十一首而言,视野较广,庶几近之。兹将上述敦煌曲五百四十五首之内容,详为分析,列作以下之二十类。每类下注明辞之首数。虽因观点不同,入彼出此,各人所见,难于划一;但若执其大端,不事胶柱,则所见结果,当亦相去不远耳。 (一)疾苦五? (二)怨思三六? (三)别离三 (四)旅客十? (五)感慨六? (六)隐逸五 (七)爱情二三? (八)伎情一七? (九)闲情一五 (十)志愿二三? (十一)豪侠四? (十二)勇武五 (十三)颂扬二五?(十四)医三? (十五)道二 (十六)佛二九八?(十七)人生二一?(十八)劝学五 (十九)劝孝三四一?(二十)杂俎五 第一类疾苦五首内,四首〔一二七〕至〔一三〇〕演孟姜女送寒衣故事,有“为吃他官家重衣粮”句;一首〔二一三〕极言兵役之苦,亦有“低头泪落悔吃粮”句。其痛苦之由来,明明皆为生活所迫,遂不觉激起反战反役之感。莫谓此类仅五首而已,为数不多,须知第二类怨思之三十六首,表面虽为闺情、闺怨、闺思……实际乃与上五首同一生活情况与政治背景。正如上文引《教坊记》内,含有反战争意义之曲名三十余,以证明《云谣》七曲之作辞时代者;作此三十六辞之真实动机,同在壮丁之被迫应役;有非龙氏所谓“怨征夫远去,独守空闺”,或“儿女相思”,或王氏所谓“闺情与花柳”者,所能了之。兹故以此怨思三十六首,续在疾苦五首之后,以示其内容实一贯。至第三别离,第四旅客,虽辞数不多,其所呻吟者,亦当时社会上一般之忧闷,《唐书?五行志》所谓“天宝后诗人,多为忧苦流寓之思”是也。以上四类,可作一组。——此其内容之特点一也。 兹所以有第八类伎情者,正欲使内容不同之“裙裾脂粉”“花柳风情”,不与征妇怨思相混。敦煌曲辞中,凡及“五陵年少”“公子王孙”者,可以概归伎情;凡及“征夫”“良人”“边庭”“寒衣”者,可以概归怨思。此种判别,似非迂拘,亦非苛刻。盖前者不过纨袴追欢,倡女卖笑;其曲之歌舞,亦供有闲者侑酒享乐而已。宋米芾评苏舜钦书曰:“如五陵少年,访云寻雨,骏马青衫,醉眠芳草,狂歌院落。”此数语可借作注解。赵尊岳跋《云谣集》,谓“或出于歌楼酒人之口吻”,亦正以此。与后者之遭遇困厄,郁结不伸,吟叹弄声,聊以写忧者,显然两事。此亦惟在敦煌曲之资料内,方较为明著;二者实已对立,不容不分。至于普通儿女之私,于上二类倶有未合者,则概入第七类之爱情。若第九闲情之内容,乃游春、消夏、泛舟、斗草、玩月、

主编推荐
 他是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学术转型中的里程碑之一,也是当代“散曲学”的奠基人、“唐艺学”的者,把我国文学的视野从“精英文学”拓展为“普众文学”,并将文学文本研究拓展为文艺生态研究。 青年任中敏以《读曲概录》《散曲丛刊》《词曲通义》等作品向学术界宣告“任氏散曲学”的建立。被传统士大夫视为“厥品颇卑”“敝精神于无用”(《四库全目》语)的散曲,从此系统地进入了学术视野。可以说,迄今海内外的散曲研究著作,几乎都在不同的层面上、以不同的方式显示了任氏散曲学的延续。 他还创建了一门新学科:唐艺研究。今天的学术界称为唐艺学。这里的“唐艺”,特指与文学相联系的“艺”,尤其是音乐文艺。其研究对括唐代的“戏弄”(唐代的戏剧 )、“声诗”(配合歌唱的齐言诗歌辞 )、“杂言歌辞”(民间的及文人借鉴民间形式所作的“长短句”歌辞)、“大曲”(较大型的歌舞及与之相配合的歌辞)、“著辞”(酒宴中的歌、舞与之相为一体的歌辞)、“说唱”(说、唱结合以述故事)等。 皇皇7部著作,300多万字,以曲艺、戏剧、音乐之三足,支撑起了一个系统的唐代文艺学。 

精彩内容
 敦煌曲内容 敦煌曲之内容如何?乃一重要问题。盖敦煌曲毕竟为长短句词或声诗,在时代与声乐方面,均去金元之南北曲甚远,而去五代两宋长短句词则为近;讵意一按其内容,举后世所谓词与曲之内涵,竟兼而有之,无所偏向,亦无所偏废也。自敦煌曲出现后,乃觉后世词与曲之此疆彼界,实在多事!其各执一端,犹斤斤以不相犯为能与确者,益徒见其隘耳!此说即从其修辞之风格方面求之,亦莫不然,初不限内容为然。自明以后,所谓词与曲者,已大备,而能事毕集。学者心目中,于诗、词、曲三事之概念,早已分别养成,期期以为不可混同。每认某也诗题,入词不可;某也曲题,入词亦不可。词题之分类,大致见于《堂诗余》;如春夏秋冬四景、节序、天文、地理、人物、人事、饮馔、器用、花禽十二类,或时令、节序、怀古、人物、人事、杂咏六类。曲题之分类,大致见于丹丘《曲论》。丹丘所列乐府十五体内,若“裙裾脂粉”“堂泉石”“华观伟丽”“风流儒雅”等,固为词之所同有;但若“豪放不羁”“摅忠诉志”“嘲讥戏谑”“俳优诡喻”等,已非后世一般词中所能容。于道家唱“游览太虚”,儒家唱“理衡门”,家唱“天堂地狱”等,则去《花间》《堂》,以迄《词综》《词选》《宋词三百首》等事业,愈益荒远不可追!而不意敦煌曲早在丹丘以前约七,即已宏开境域,凡百涵容,无所不。然后知凡有关词曲之重要理解与论断,昔之所凭依者,今已大抵动摇,在在非重新考量不可矣。 上文引龙沐勋《词体之演进》内论《云谣集》,犹曰:“三十首中,除怨征夫远去,独守空闺之作外,其他亦为一般儿女相思之词,无忧生念乱之情,亦无何等高尚思想。”龙氏于《中国韵文史》曰:“此类(指《凤归云》)作品,在全集中,所占成分多。余或述男女思慕之情,或作一般娇艳之语,大率皆普遍情感,为当时民众所易了解之歌曲。”是仍以旧时观念,与词之普通内容,来衡度敦煌曲耳。唐圭璋《云谣集杂曲子校释》,则谓其间或有怀念征夫之词,有怨恨荡子之词,有描写怨情之词;与《花间》《尊前》之内容相较,亦无二致。须知《云谣》三十三录,原适应一种较狭隘之标准,此集实不足以代表敦煌曲之也。王集叙录曰:“今兹所获,有边客游子之呻吟,忠臣义士之壮语,隐君子之怡情悦志,少年学子之热望与失望,以及子之赞颂,医生之歌诀,莫不入调。其言闺情与花柳者,尚不及半。”乃其汇之一百六十一首而言,视野较广,庶几近之。兹将上述敦煌曲五百四十五首之内容,详为分析,列作以下之二十类。每类下注明辞之首数。虽因观点不同,入彼出此,各人所见,难于划一;但若执其大端,不事胶柱,则所见结果,当亦相去不远耳。 (一)疾苦五? (二)怨思三六? (三)别离三 (四)旅客十? (五)感慨六? (六)隐逸五 (七)爱情二三? (八)伎情一七? (九)闲情一五 (十)志愿二三? (十一)豪侠四? (十二)勇武五 (十三)颂扬二五?(十四)医三? (十五)道二 (十六)二九八?(十七)人生二一?(十八)劝学五 (十九)劝孝三四一?(二十)杂俎五 类疾苦五首内,四首〔一二七〕〔一三〇〕演孟姜女送寒衣故事,有“为吃他官家重衣粮”句;一首〔二一三〕极言兵役之苦,亦有“低头泪落悔吃粮”句。其痛苦之由来,明明皆为生活所迫,遂不觉激起反战反役之感。莫谓此类仅五首而已,为数不多,须知类怨思之三十六首,表面虽为闺情、闺怨、闺思……实际乃与上五首同一生活情况与政治背景。正如上文引《教坊记》内,含有反战争意义之曲名三十余,以证明《云谣》七曲之作辞时代者;作此三十六辞之真实动机,同在壮丁之被迫应役;有非龙氏所谓“怨征夫远去,独守空闺”,或“儿女相思”,或王氏所谓“闺情与花柳”者,所能了之。兹故以此怨思三十六首,续在疾苦五首之后,以示其内容实一贯。第三别离,第四旅客,虽辞数不多,其所呻吟者,亦当时社会上一般之忧闷,《唐书?五行志》所谓“天宝后诗人,多为忧苦流寓之思”是也。以上四类,可作一组。——此其内容之特点一也。 兹所以有第八类伎情者,正欲使内容不同之“裙裾脂粉”“花柳风情”,不与征妇怨思相混。敦煌曲辞中,凡及“五陵年少”“公子,可以概归伎情;凡及“征夫”“良人”“边庭”“寒衣”者,可以概归怨思。此种判别,似非迂拘,亦非苛刻。盖前者不过纨袴追欢,倡女卖笑;其曲之歌舞,亦供有闲者侑酒享乐而已。宋米芾评苏舜钦书曰:“如五陵少年,访云寻雨,骏马青衫,醉眠芳,狂歌院落。”此数语可借作注解。赵尊岳跋《云谣集》,谓“或出于歌楼酒人之口吻”,亦正以此。与后者之遭遇困厄,郁结不伸,吟叹弄声,聊以写忧者,显然两事。此亦惟在敦煌曲之资料内,方较为明著;二者实已对立,不容不分。于普通儿女之私,于上二类倶有未合者,则概入第七类之爱情。若第九闲情之内容,乃游春、消夏、泛舟、斗、玩月、怀古等,故又别为一类。——此其内容之特点二也。 第十三颂德之辞,乃当时政治上之直接产品。有来自国内与国外两种。国内臣民,于歌颂之中,每隐寓祈求和平、俾安生息之意,则与、二类,有消息相通之处。国外献忠之曲,有情辞恳切,出于诚,不仅官样文章者。如上举武后以后,玄宗以前之《献忠心》二首〔〇七一〕〔〇七二〕,有“学唐化”与“生死大唐好”等语,真诚拥护“天可汗”,非中唐以后所能有。——此其内容之特点三也。 曲繁衍之社会背景,已如次章曲调考证所云矣。本节一般内容与分量言之,曲歌辞在敦煌曲内,已逾全数之半,此事原无足异。因若《五更转》《十二时》等调,皆联章体,曲数遂多;仅“普劝四众依教修行”《十二时》一套,百三十四首,即又占其辞全数之半矣。尤不也:劝孝之三十四首中,有二十二首实为门之代劝。儒家劝孝,向来呆呆板板,罕有用乐曲歌辞者。慨叹人生之廿一曲,亦带浓厚之出世思想,其发于一源,不言而喻。此乃教宣传之多种方式,八面网罗,使人不知不觉,入其彀中。诸曲歌唱之终目的,并不仅在使听众能于了解生老病死遂止耳。郑振铎《俗文学史》谓女人百岁篇:“其中充满了悲感的气氛,却不是什么的劝道歌。”末语适得其反。果如郑氏看法,则在徒必幸其作曲之计得售矣!故此二类曲五十五首,亦当归入辞系统。于正规辞之内容,不外两种:一乃敷衍太子之经过,头绪简单;一乃普劝修行,须从四众种种不同之实际,非空洞激扬信念而已,故内容较为复杂。此中代表之作,自以〔五〇一〕以下百三十四首一套,规模特大,体段特长者为。按其资料,除彼教普通之成说外,另有数点,为其他辞内所不常见者:曰表示工农劳苦,如〔五八九〕〔五九〇〕〔五九一〕等曲是。曰表示贫富悬殊,如〔五〇一〕〔六二七〕等。曰表示剥削侵害,如〔五六七〕〔五九五〕等。曰同情囚徒冤抑。如〔六二六〕等。凡此作用,都不外打动人心、皈依三宝而已,并非认识社会问题,真谋康济民物。然凡此种种,乃《尊前》《花间》之诸作者,所从不顾盼,意趣者,曲诸辞能于有之,亦构成敦煌曲广大之一道耳。——此其内容之特点四也。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