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时相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旧时相识

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套装图书先联系再下单 套装图书请先咨询客服再下单

11.98 3.4折 35 全新

库存4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吉慧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15728

出版时间2015-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5元

货号8657985

上书时间2024-10-22

润田图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旧时相识》是一本散文集,为作者唐吉慧近年新作,文字依然细腻淡雅,温婉从容,围绕书画、篆刻、昆曲等传统艺术,谈民国时的那些文人那些事,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追求。“今人不见旧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细细品读,不禁让人想起旧时那轮月色来。

作者简介
唐吉慧,1979年生于上海宝山。现为唐艺术空间主持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上海青年文联会员、上海作协会员。曾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很好奖,并获上海市很好青年篆刻家、《文汇报》上海文化新人等称号。

目录
落红犹在(代序)

海上繁华梦

多情人不老

俞平伯致荒芜手札

雪花中的宋词

松雪斋的老先生

俞粟庐书法润例

六月的芒果

走近豆庐

旧信里读俞振飞

俞振飞拍《墙头马上》

刻印琐记

中国人,要懂中国字

台北偶得郎静山

周錬霞写词

有些人,等不得

一个倔老头儿

有约夏威夷

作别张元济

旧时相识

花影少年时

内容摘要
    美国海外昆曲社的安娜阿姨今年三月来上海,我与天申老师在城隍庙一家餐厅为她接风。她说这次行程是要去苏州昆曲博物馆为她的老师充和先生捐赠早年演唱昆曲《游园》所用的一领斗篷,一九九一年手抄昆曲曲谱,和一副点翠昆曲头面,“充和老师一直记挂,要把*好的珍藏留给故土,留给懂得珍惜的人”。斗篷是充和先生民国时期定制的,工楷抄写的曲谱谈妥了上海一家出版社明年影印发行,点翠昆曲头面是用罕见的翠鸟之羽镶嵌在金属上的工艺制成的,都是极其珍贵的艺术品。我为老太太的捐赠感到既意外又兴奋,但得知她把不少书画珍品捐给了执教二十多年的耶鲁大学,也颇为惋惜:“回苏州建所纪念馆多好,便宜了大洋彼岸的‘山姆大叔’了。”

    叶圣陶曾说,苏州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便有了顾传玢、周有光、沈从文、傅汉斯。张充和一九四七年结识傅汉斯,一九四八年嫁傅汉斯,一九四九年随傅汉斯去到美国。二○○三年五月傅汉斯病重,充和先生陪他走完人生的*后一程。傅汉斯与顾传?、周有光、沈从文一样,都是幸福的男人。现在四十多岁的小吴、七十多岁的裴老师,分别照顾充和先生白天和晚上的生活。她保持了很好的作息,晚上十一点睡觉,早上四点起床喝咖啡,写上两小时的毛笔字,而后吃早饭。白天她教小吴唱昆曲,她要小吴唱花旦,教的是《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和《长生殿》里的杨贵妃。可是小吴不爱唱曲子,要吹笛子。晚上裴老师来,她就教裴老师写毛笔字。我对安娜阿姨笑笑说:“老太太一点不寂寞,一生迷恋我们民族*传统的两样文化,老来心境恬淡,成了愉快的精神消遣了。”“九十八岁的人,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要踩自行车器材三次,从九十五磅减到了八十磅,还自己洗衣服。她要把年轻时临习过的字帖都重新写一遍,*近写到张黑汝,写了七十遍了。那天对裴老师直叹气,说怎么都不像呢,还要再写三十遍!”安娜阿姨接过我的话,“很多大陆的朋友劝她回来安心养老,可她放不下自己的儿子,放不下自己的书,和在那里的朋友们。”祝老人家健康。我心里默默祈愿。

    几个月前,北京《收藏家》杂志唐吟方寄来新版的《雀巢语屑》修订本,我向来喜欢吟方老师练达的文笔,那些从文言夹杂白话的风月里走出的传统文人,他们的一颦一笑,尽是怀旧之人苦苦寻觅的绿荫小径。

    我爱读那几段关于张充和的文字,有段说:“张充和九十五岁前后,眼睛聚焦不准,只能用一只眼,故其写字字形皆失形,用笔亦**态,迨至九十八岁,因其已适应用一只眼观察,字形又回复故常,兼之临池功深,虽老腕,字迹豪迈如昔,余深嗜其隶书,谓其魄力可平视翁常熟。”他书中配的那幅张充和癸未春二月录放翁诗《舍舟步归》,“蚕头雁尾”,果真是隶书:“那年与白谦慎一起为老太太在现代文学馆办展览,我赞叹她的隶书好,她说我有眼光,就在展览后把这幅字送了我。”吟方老师说。确实,吟方老师有眼光,书中的其他配图,费新我画的扇面,梁启超的楷书对联,叶圣陶的信札,朱家潘画的守岁图等,全是难得一见的文房精品。

    《语屑》又写,“张充和晚年以书为乐,尤好临孙过庭《书谱》,其临**百本为弟子白谦慎所得。谦慎宝之,出重金送回靠前,委苏州名工裱装。慎言:当代小楷书家,以充和为**人。”自古文人多情,偏爱闺秀作品,薛涛、董小宛、陆小曼、周辣霞,到现今的张充和,光听名字,人就晕了,若有手泽相亲,简直咬了一口董小宛亲手做的董糖,甜得一定酥掉牙。老太太会作诗填词、会唱昆曲,字又写得那么好,称她为“*后的闺秀”,一点不假。虽说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终究有人愿意沉醉在这一纸小小的墨影里,比如董桥、比如唐吟方。当然,其实我也喜欢,不过得知数年前充和先生的一幅隶书对联“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董桥先生花了一万美金才买下,不免慨叹自己心长钱短。后来友人言及近年老太太的某位学生由美国回大陆,偶尔带些老太太书写的扇面都以数万元人民币一幅的价格售于某些藏家,我听了再不好意思开口请安娜阿姨代我向老太太求几个字了。只好学袁子才的样刻上一枚印章,“吴门充和是乡亲”,以致仰慕之情。

    天申老师与张充和初识于一九七八年,一次复旦大学赵景深教授在家设的曲会上。赵景深是当年上海昆曲研习社的社长。“由于初次见面,和她并未多交谈,大伙儿只顾在一块儿唱曲子高兴。,’天申老师说。不过她记得自己唱完《牧羊记?望乡》,张充和是夸了她人虽长得小,嗓音却出奇地好、出奇地响,后来张充和唱了《牡丹亭?游园》。天申老师八十年代初移居美国,和充和先生多了往来,一起看戏,一起唱戏,直到九十年代初重返故土,又渐渐少了音信。充和先生长天申老师十八岁,缘由张家四姐妹中,充和排第四,天申老师遂称她四阿姨。如今这一晃几十年过去,充和先生成了九十八岁的老太太,天申老师也是八十岁的老太太了,她常用夹着浦东口音的上海话对曲友们说,喜欢昆曲的小囡是乖小囡,喜欢昆曲的人长寿不老。我真的觉得这些老太太们总那么年轻,满心欢喜地悄然守着画廊深处那座牡丹亭,但闻笛声,款步丽出:“好天气也!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P10-14

主编推荐
匆匆五年,自散文集《旧时月色》出版以来,吉慧老弟的第二本散文集《旧时相识》即将在今年12月20日与大家见面了。文字依然细腻淡雅,温婉从容,围绕书画、篆刻、昆曲等传统艺术,谈民国时的那些文人那些事,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追求。“今人不见旧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细细品读,不禁让人想起旧时那轮月色来。
                                                                                                                             ——韩天衡(画家、篆刻家) 
 

精彩内容
作者多年收藏文人信札,并在过程中和多位文化老人、旧书商有交往,他把自己的收藏过程,和前辈们的交往写下来,并围绕藏品——俞平伯、陈从周、俞振飞,乃至当代的张充和、罗锦堂、韩天衡等艺术大家、文人学者的信札,谈昆曲、谈书画篆刻、谈人生,以文化为依托,表达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和探索。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