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战方略(1939年3月 陈诚在中央训练团演讲)
  • 抗战方略(1939年3月 陈诚在中央训练团演讲)
  • 抗战方略(1939年3月 陈诚在中央训练团演讲)
  • 抗战方略(1939年3月 陈诚在中央训练团演讲)
  • 抗战方略(1939年3月 陈诚在中央训练团演讲)
  • 抗战方略(1939年3月 陈诚在中央训练团演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抗战方略(1939年3月 陈诚在中央训练团演讲)

5000 八品

仅1件

山西太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诚 陈辞修

出版社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

出版时间1939-03

装帧精装

开本60开

上书时间2021-08-1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袖珍本一厚册,无原封无版权页,正文《抗战方略》完整,附录存40页末尾缺失。后做硬精装。
商品描述
孔网仅现之孤本,国图仅存缩微文献。珍稀抗战资料。
查国家图书馆馆藏书目:抗战方略---第一期抗战经验与教训之总结及第二期抗战之要旨
文献类型:缩微文献
责任者: 陈辞修讲述
出版、发行者: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

陈诚,字辞修,1898——1965.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人。历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中华民国行政院长,中华民国副总统等职。
        陈诚是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将领。早在1935年7月,他就上书蒋介石,认为日本“贪欲无餍”,要求蒋介石速下决心,准备抗战,“应于玉碎之决心与准备中求瓦全,不应于瓦全心理中得玉碎之结果”(《陈诚先生回忆录———北伐平乱》)。1936年9月30日,陈诚再次上书蒋介石,认为“就中日问题论,前途终不免于一战”,“中日间之关系,今日实已至最严重之阶段”。他建议,中国急务,除健全最高统帅部外,“应即就国防之需要,将全国各省切实分区,兼程厘整,旦夕应变,即就地予以守土之责,实为无可再缓”。他要求立即“积极建设两湖,作为国防根据之中心。”函称:“为今之计,应认定西南重心之所在,切实委任,严行督促,以期树立复兴民族坚固不拔之基础。”(《陈诚先生回忆录———北伐平乱》)。
        陈诚应该是最早提出持久战概念、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抗战理念的国民党高级官员。1936年11月1日,陈诚继蒋介石之后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洛阳分校演讲《对敌作战之时间、地点与方法》。他提出要研究三个问题:在什么时间打日本?在什么地方打日本?用什么方法打日本?关于时间,陈诚表示:“在敌人方面,是以‘速战速决’为利;而我方则以持久忍耐,才能够有利。” 据记载,陈诚即在此际向蒋介石提出《关于国防准备及设施之建议》,可惜此文件至今未见。
   1937年11月29日,陈诚致电蒋介石说:“对倭作战,贵在持久,而持久之原则,在以空间换取时间,对于一时之胜负与一地之得失,似不必过于忧虑。现在首都卫戍既然有专人负责,请公迅赴湘赣,统筹部署,以制敌机先,实无滞留危城之必要也。”(《“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总1194页。)陈诚打这一通电报给蒋介石的时候,日军已经攻陷武进、宜兴等地,正兵分四路,向南京推进,因此陈诚向蒋介石进言,要他改变战略,离开南京,采取“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策略长期抗战。
        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当局抗战之议未决,陈诚以为,“与其不战而亡,孰若战而图存”。并提出牵制日军主力,使敌自东而西,不使其由北而南的战略。日本侵略军进犯上海,陈诚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第十五集团军司令,死守昆山一线,多次组织指挥大会战。7月初,蒋介石兼团长,陈诚为教育长,又在庐山办训练团。聘请名流学者、大学校长、教授为讲师,轮训部队的中、上级军官和文职人员的中学校长、国民党各省市党部委员,以及县长、专员等,以统一国民党内对抗战的思想。抗战胜利之后,陈诚成为一级上将,在黄埔系中,地位仅次于蒋介石。
       本书正文为《抗战方略》,副标题“抗战方略---第一期抗战经验与教训之总结及第二期抗战之要旨”,为作者于1939年3月1-3日在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的讲课内容。附辑为作者1937年7月31日至8月1日在庐山训练团的讲课内容。本书中就谈到了打持久战、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抗战战略。
       本书应为当时的内部保密出版物,存世绝少,是为仅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袖珍本一厚册,无原封无版权页,正文《抗战方略》完整,附录存40页末尾缺失。后做硬精装。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