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
  • 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
  • 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

28.8 6.4折 45 全新

仅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重庆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重庆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57918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6页
  • 字数 19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是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吴重庆教授自1996年至今已发表的与中国基层社会研究相关的论文的结集。《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作者独创“无主体熟人社会”概念,并将“无主体熟人社会”的形成置于“大历史”的视野下加以考察,籍此从某一侧面观察中国基层社会在革命及后革命时代的历程与特征。
  “无主体熟人社会”这一概念可以更为准确地揭示今日中国广大“空心化”乡村的社会特征。
【作者简介】
  吴重庆,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副主任,《开放时代》特约主编。1964年出生于福建莆田。1991年获中山大学中国古代哲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1990年代曾创办《岭南文化时报》。
  曾先后在哈佛一燕京学社、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做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民间宗教以及华南乡村社会变迁,并关注中国底层社会的被创制、社会主义新传统等议题。已出版的著作包括《儒道互补》(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穿越斑马线》(海天出版社,1993年)、《本土情怀》(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华南古村落:搁浅于时光长河的乡土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业已付梓的著作还有:《孙村的路:后革命时代的人、鬼、神》(法律出版社,2014年)、《白昼之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目录】
一 革命及其遗产
中国革命中的阶级分析、底层收益与社会再造——基于对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农村调查报告的分析
革命的底层动员——在才溪读《才溪乡调查》
集体经济再思考——《崖口资料汇编》序
社会主义新传统问题
社会主义“大历史”的议题——以《开放时代》的议题设置为例
附同享作为“大历史”的认识方式
底层社会

二 后革命时代的乡土变迁
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组织关系的变迁——广州南村调查报告
村治及其本土资源
村委会选举与乡村社会的自组织资源
农民为何有“利”不图
搁浅于时光长河的乡土与人——《华南古村落》自序

三 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
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
附乡土中国的变迁——也说“无主体熟人社会”
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的儒学“下乡”
乡土儒学资源的再生
道德重建如何可能
从道德危机的范围和程度看道德重建
中国农村的社会建设——奥一网“中欧论坛·中国直播室”的访谈
社会建设:离“池底”最近的一个缺口

附录 农村研究与社会科学本土化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