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九渊集:理学丛书
  • 陆九渊集:理学丛书
  • 陆九渊集:理学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陆九渊集:理学丛书

17 3.9折 44 九品

库存2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陸九渊 著;锤哲 校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8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宋]陸九渊 著;锤哲 校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1980-01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61918
  • 定价 4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67页
  • 字数 3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理学丛书
【内容简介】

  陆九渊是我国南宋时期最富有个性的哲学思想家和文化教育家。《陆九渊集》为“理学丛书”系列之一,收录了他传世的全部著作,包括书信、诗文、讲义、杂著、章奏、程文、还有门第子编的语录,书后附有相关的序跋资料,是研究宋明理学的必读书。

【作者简介】

  陆九渊(1139-1192),号象山,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汉族,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

  陆九渊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居山五年,阅其簿,来见者逾数千人”。乾道八年(1172)登进士第。他承认王安石英才盖世,不合流俗,但认为王安石学术上没有触及根本,不苟同其政治改革。对“靖康之变”胸怀复仇雪耻之大义,故访求智勇之士,共谋恢复失地。任地方官时,政绩颇著,而不忘教育,常授徒讲学。去官归里后,他在学宫内设讲席,贵贱老少都赶来听讲,据《象山年谱》称,“从游之盛﹐未见有此”。著有《象山全集》。

【目录】

陆九渊的学术宗旨(代前言)

卷一 书

与邵叔谊

与曾宅之

与胡季随二

与赵监二

与邓文范二

与侄孙浚

与李省干二


卷二 书

与王顺伯二

与朱元晦三

舆吴显仲二


卷三 书

舆童伯虞

与刘深父

与张辅之三

与曹挺之

与曹立之二

与黄日新

与黄元吉

与乔德占

舆诸葛受之


卷四 书

舆李德远

得解见提举

得解见权郡

得解见通判

与诸葛诚之三

舆王德修

舆刘淳叟二

与趟宰

与胡逢材二

与潘文叔

与彭世昌

与曾散之

舆符舜功三

与符复仲

与周廉夫


卷五 书

舆吕伯恭

与吕子约

舆戴少望

舆舒西美

与高应朝

与杨敬仲二

舆项平甫

舆舒元宾

舆徐子宜二

舆赵子直

舆辛幼安


卷六 书

舆傅全美二

舆傅子渊三

与傅圣谟三

与包详道七

舆包显道二

与包敏道四

舆吴伯颐

舆吴仲时

与吴叔有


卷七 书

与勾熙载

与彭子寿

与邵中孚

舆颜子坚

与张季忠

与胥必先

与朱元晦

与吴仲良

与詹子南三

与陈悴二

与包显道四

与周元忠

与苏宰

与程帅


卷八 书

与张春卿

与宋漕

与陈教授二

与赵推

与苏宰三


卷九 书

与王谦仲二

与钱伯同二

与杨守三

与黄监

与林叔虎

与陈君举


卷十 书

与李成之二

与应仲蹇

与张季海二

与张元鼎

与黄康年

与胡无相

与朱益叔

与路彦彬

与涂任伯

与董元锡

与倪济甫

与黄彦文

与刘志甫

与邵叔谊

与江德功

与曾宅之

与周元忠

与詹子南二

与吴显仲


卷十一 书

与朱济道三

与吴子嗣八

与傅季鲁

与陈宰

与李宰二

与趟景昭

与王顺伯二

与尤廷之

与丰宅之


卷十二 书

与趟然道四

与赵咏道四

与陈正己二

与张诚子

与张辅之

与饶寿翁七

与倪九成

与张季悦二

与刘伯协二

与黄循中二


卷十三 书

卷十四 书

卷十五 书

卷十六 书

卷十七 书

卷十八 奏表

卷十九 记

卷二十 序赠

卷二十一 杂著

卷二十二 杂著

卷二十三 讲义

卷二十四 策问

卷二十五 诗

卷二十六 祭文

卷二十七 行状

卷二十八 墓志铭

卷二十九 程文

卷三十 程文

卷三十一 程文

卷三十二 拾遗

卷三十三 谥议

卷三十四 语录上

卷三十五 语录下

卷三十六 年谱

附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