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域文化与敦煌艺术
  • 西域文化与敦煌艺术
  • 西域文化与敦煌艺术
  • 西域文化与敦煌艺术
  • 西域文化与敦煌艺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域文化与敦煌艺术

120 6.1折 198 全新

仅1件

甘肃酒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山 著

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6-1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山 著
  • 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6
  • 版次 1
  • ISBN 9787552701630
  • 定价 1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77页
  • 字数 3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我们知道,自上世纪初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起,敦煌学即迅速成为风靡全球的显学。千载宝藏的重见天日,着实令人目眩心动、意往神驰。1964年,大学甫一毕业的何先生,正是怀着无限的好奇与梦想,毅然决然地进入敦煌艺术研究院工作的。他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业本行自然是视觉艺术史和风格学的研究。但敦煌学因牵涉到文献、历史、宗教、语言、地理、民族乃至交通、科技等诸多纷繁的头绪,因此关于其中的任何一项研究,若不甘心筑塔于沙,就必须从头做起。
  从六十年代开始,全球的敦煌学正经历着一个文献整理和研究译介的基础性工作。学界从头做起的“头”,一般来说包括一远一近的两个。“远”者为敦煌西域地区的古史地理及其演变,“近”者为藏经洞的发现和紧随其后的西方探险家劫经、分藏与整理、著录和研究的概况。直到今天,敦煌学的概述性著作仍采用这样的背景叙事方式。我想在与诸多相关著述的比照下,来谈谈何先生研究入路和方法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首先表现在著者舍近求远、直指本源的手段上。从上古以降西域的古史地理、人群活动、文物遗存及其精神气质,来牵动北朝以来敦煌石窟艺术的解读和辨认。就书名来看,论著的内容似乎分为“西域文化”和“敦煌艺术”两个层次。而实际上,作者恰恰凭借自己的努力,避免了同类著作那种涣散铺陈和隔靴搔痒式行文的无奈,而是以各种主旨性的意念,把这两个时间段的问题,打造成一个“互文”的系统,形成一种相互介入、两厢辉映的论说脉络。让读者隐隐感觉到,著者是就思考成熟的“问题”——亦即一个充分的理解前提——来组织材料和展开论说的。
【作者简介】
  何山,一九四一年岀生于湖南省湘阴县。一九五九年考入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九六四年毕业於该院壁画专业。同年,西出阳关。就聀于敦煌文物硏究所,从事临摹,研究与创作十余年。一九七五年调中国美术家协会甘肃分会。从事专业美术创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九八一年调湖南美术出版社,曾主持美术刊物《画家》的编辑出版及艺术评论。
  一九九零年应邀赴美国举办个人画展及讲学。曾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台北师范大学等院校讲学。现旅居美国洛杉矶,潜心于油画与中国书画兿术的比较研究与中西合壁的绘画创作。早年受教于庞熏琴、张仃、祝大年、吴冠中、诸先生。深受他们的博采众长、转益多思、构建新型文化型态的治学精神与美学思想的影响.毕业创作《丰牧归来》《渔歌》入选由中央文化部及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生作品展》。
【目录】
序言
再版序文
悠悠魂梦系敦煌(代序)
追求艺术生命的永恒
学者型的艺术家
古典与现代
大家风范

引论
第一章流沙世界与生命绿洲
第二章多民族集散的大舞台
第三章西部古老的原始文化及其特质
第四章混交型的游牧文化及其心理目标
第五章开放型的商业文化及其行为动力
第六章希腊文明的扩散
第七章印度佛教及佛教艺术的传播
第八章世界四大古老文明的集结
第九章华戎所交一大都会
第十章敦煌本土文化精神的三个组成部分
第十一章佛教在敦煌的传播及佛、道、儒三教的合流
第十二章危崖·千窟·流沙
第十三章佛教·艺术人生哲理
第十四章综合性的艺术群体新型的文化形态
第十五章敦煌艺术各时期的风格特征

后记
附录一敦煌历史、文化艺术大事年表
附录二斯坦因敦煌盗经事略
附录三敦煌浩劫一一敦煌劫宝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