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艺术通史1-1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艺术通史1-14

1100 九五品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峻骧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3-10-28

珍藏版图书的海洋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峻骧 著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6
  • 版次 1
  • ISBN 9787303077014
  • 定价 18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6页
  • 字数 48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华艺术通史
【内容简介】
  《中华艺术通史(原始卷)》是《中华艺术通史》的第一卷,主要讨论有关原始艺术发生、发展的问题。《中华艺术通史(原始卷)》论述中国原始艺术在史前时期的发展演变历史。在梳理众多上古遗存的基础上,分别就原始音乐、原始舞蹈、原始人体装饰、原始建筑、原始雕塑、原始制陶与素陶、原始彩陶、原始岩画等艺术门类做了论述。经过对原始艺术的分析,根据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中华艺术特有的分类方式,重点揭示了上古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把握方式与艺术造就方式,力求将原始艺术的历史特征与发展规律明确地表述出来。在论述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域文化的发生与相互影响,总结众多遗址中规律性的历史因素.辨析不同的遗存风貌,从总体上把握原始艺术风格,分析原始艺术精神,进而达到准确把握原始艺术规律的目的。
【目录】
导言
第一节艺术的发生
一、发生的条件和形成的要素
二、自意识的形成
第二节中华原始艺术的界定、分布和流变
一、中华原始艺术的界定
二、中华原始艺术的分布和流变
第三节中华原始艺术的基本特征
一、混沌未分的形态
二、农耕生活的反映
三、审美与功利性兼有
四、基本表现手法

第一章原始音乐
第一节原始音乐起源探讨
一、有关音乐起源的几种推论
二、关于音乐形式、因素起源的研究
第二节原始音乐的特点及其社会功用
一、原始音乐的传说和记载
二、原始音乐的存在方式
三、原始音乐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考古发现的中国远古乐器
一、击乐器
二、吹奏乐器
三、远古乐器的组合

第二章原始舞蹈
第一节原始舞蹈的起源探索
一、原始舞蹈的探索范围与材料来源
二、原始舞蹈的特征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考古发现的中国原始舞蹈
一、彩陶
二、岩画
第三节近代民俗活动中的原始舞蹈遗存
一、生命欢歌,自然礼赞
二、敬天地,祀鬼神
三、生殖崇拜
四、与祭祀相关的其他舞蹈
第四节古文献和神话传说中的原始舞蹈
一、乐舞的初创
二、乐舞的创造者
三、“三皇五帝”时代的乐舞

第三章原始人体装饰艺术
第一节原始人体装饰
一、人体装饰的产生与种类
二、饰品的类别与服饰的产生
第二节从考古成果看中华原始人体装饰
一、装饰材质的选择
二、装饰形式的变化
三、原始人体装饰特征

第四章原始建筑
第一节中华原始建筑的基本形态
一、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人工居住形式
二、原始建筑的基本形态:巢居与穴居
第二节穿斗木构的渊源:巢居
一、巢居发展序列:从“构木为巢”到“干阑”(栅居)
二、河姆渡文化的干阑建筑
三、源于巢居的原始建筑艺术
第三节土木混合结构的主要渊源:穴居
一、穴居发展序列:从“陶覆、陶穴”到“宫室”
二、原始建筑遗存状态
三、黄河流域母系氏族发达阶段的聚落
四、原始建筑样式与功能
五、源于穴居的原始建筑艺术
第四节多样的礼制建筑雏形l
一、原始祭坛l
二、建于地下的“女神庙”
三、红山文化的“酋长陵墓”

第五章原始雕塑
第一节原始雕塑艺术分期
一、旧石器时代雕塑
二、新石器时代雕塑
第二节陶器及其他器物上的雕刻纹饰
一、陶器上的雕刻纹饰
二、牙骨器和木器上的雕刻纹饰
第三节玉雕的造型与纹饰
一、玉雕的滥觞及其意义
二、原始玉雕的造型
三、玉雕的纹饰
第四节史前雕像
一、中国史前雕像及其发现
二、史前雕像的艺术演进
三、史前雕像的文化史意义

第六章原始制陶及史前素陶
第一节原始陶器
一、陶的起源
二、中国原始制陶的特征
三、中华原始陶文化的分布与发展
第二节素陶的造型与装饰
一、素陶的分布与发展
二、典型器物的造型及精神内涵
三、丰富的器形变化
四、促使器形演变的几种主要因素
五、陶的装饰部位及主要装饰手法

第七章原始彩陶
第一节彩陶的分布和发展
一、彩陶的文化类型
二、彩陶艺术的特征与纹饰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象形纹饰
一、形象的创造
二、纹样的发展
三、纹饰的内涵
第三节韵律与图像的启迪
一、点画到纹饰
二、线的韵律
三、图像的启迪

第八章原始岩画
第一节中国岩画及其发现
第二节北方岩画
一、阴山岩画
二、青海岩画
三、甘肃岩画
四、新疆岩画
第三节南方岩画
一、连云港将军崖岩画
二、沧源岩画
三、左江岩画
第四节岩画的题材
一、动物与狩猎
二、祈祷和祭祀
三、两性观念的表现
四、人兽交媾与神话
五、脚印岩画
六、人面岩画
第五节岩画的艺术特点
一、浓烈的写实风格
三、自由的画面构成

第九章余论:中华原始艺术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第一节中华原始艺术奠立了中华艺术中“天人相谐”观的基础
第二节中华原始艺术的“写意"特征
第三节中华原始艺术的象征观念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