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毛泽东读资治通鉴
  • 跟毛泽东读资治通鉴
  • 跟毛泽东读资治通鉴
  • 跟毛泽东读资治通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跟毛泽东读资治通鉴

180 八五品

仅1件

江西新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溯源、于立文 著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C

上书时间2024-06-21

何兵13879077312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溯源、于立文 著
  •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5129474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1页
  • 字数 280千字
【内容简介】

  毛泽东曾经总结性地说:《通鉴》是一部值得再读的好书。有人说,搞政治,离不开历史知识。还有人说,离不开权术,离不开阴谋。甚至还有人说,搞政治就是捣鬼。我想送给这些人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资治通鉴》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质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数不胜数,毛泽东晚年曾讲,他将《资质通鉴》读过“一十七遍”。他曾说过:“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当然,这是指那些有才气又有志向的人说的。没有这两条,打击一来,不是消沉,便是胡来,甚至会去自杀。那便是另当别论。司马光晚年还做了三个月的宰相,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他便死了。死了之后,还接着倒霉,真是人事无常啊。《通鉴》是一部值得再读的好书。”
  一代伟人毛泽东,酷爱《通鉴》,伴其一生。通读穷一十七遍,至书页残破,仍爱不释卷,且言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遂广为推荐,又教读于左右,批点于卷帙,循循导启,不厌碎烦。

【目录】

第一章毛泽东品读《周纪》
1.皮不存,毛安附2
2.庆父不死,鲁难未已3
3.孔夫子当然是有地位的,他是封建社会的圣人6
4.孟子具有人民性11
5.墨子是古代的大哲学家12
6.屈原也会以文杀人15
7.百家争鸣的精神现在仍需要18
8.商鞅变法,良法也19
9.长勺之战,后发制人21
10.城濮之战是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典范23
11.孙膑是千古高手24
12.反间计成功运用的杰出战例25
13.田忌赛马,赢得漂亮26
14.《诗经》是老百姓的民歌27
15.《庄子》告诉了我们大道理30
16.《楚辞》也有历史价值33
17.《孙子兵法》里面的好东西很多36
18.屈原说两国不要互相伤害44
第二章毛泽东品读《秦纪》
19.秦始皇是第一个有名的皇帝48
20.李斯在思想上是拥护秦始皇的50
21.焚书坑儒还有待商量51
22.陈胜、吴广起义拉开了旧社会农民战争的序幕52
23.《中庸》也是为学之道53
24.陈胜有二误55
25.贾谊分析的很有道理56
第三章毛泽东品读《汉纪》
26.刘邦是杰出的政治家60
27.项羽逊色了很多62
28.文、景也是守旧派64
29.韩信作为晚辈打败了长辈65
30.汉武帝有大气魄66
31.赵充国敢于坚持自己的原则67
32.汉元帝优柔寡断68
33.王莽已经很重视农民问题了70
34.刘秀更适合当个大学士71
35.班超也是在正当防卫73
36.司马迁发愤在受腐刑之后74
37.贾谊还得说一说75
38.成皋之战得益于指挥正确76
39.赤眉、绿林起义推动了历史的发展77
40.黄巾起义埋葬了汉王朝78
41.长社之战体现了灵活的战术79
42.五斗米道最早实现了人民公社80
43.《史记》既严谨又准确86
44.《治安策》值得一看88
45.《七发》批判了腐败的封建统治90
46.《汉书》需要挑着去读92
47.《后汉书》写得比前一部好多了93
48.刘胜项败绝非偶然96
49.朱博以才服人98
50.陈寔做得很好99
51.梁鸿教人立志100
第四章毛泽东品读《魏纪》
52.曹刘之间是主要矛盾104
53.西晋能够统一应该感谢曹操107
54.刘备多谋寡断110
55.周瑜是个“小团员”112
56.诸葛亮推行了好的民族政策114
57.孙权其实很能干115
58.魏文帝开创了文学批评116
59.蜀汉不应该两分兵力117
60.官渡之战要好好借鉴119
61.赤壁之战也是好样的119
62.彝陵之战打运动战就对了120
63.要好好向吕蒙学习122
第五章毛泽东品读《晋纪》
64.裴松之下了大功夫128
65.郭嘉多谋善断128
66.谢安文武双全132
67.桓温是个野心家133
68.王猛有双火眼金睛134
69.郭象不怎么样135
70.王羲之的书法让人赏心悦目135
71.淝水之战以少胜多137
72.《文赋》有内涵,就是太冗长了点138
73.谢灵运活得很纠结140
第六章毛泽东品读《宋纪》
74.刘裕不在乎部将贪财144
75.檀道济以武功有威名145
76.刘义庆编撰了《世说新语》147
77.殷景仁和宋文帝合谋害死了刘湛149
78.范晔也是个“好反”的角色151
79.宋文帝北伐用兵欠考虑154
80.臧质是“豪杰之士”156
81.王僧达是个“叛徒”159
82.刘彧平定全国创造了一个奇迹161
83.沈庆之很无能163
8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65
85.天不变,道亦不变166
第七章毛泽东品读《齐纪》
86.孔琇之治狱有失误170
87.萧衍雍州起兵前后171
第八章毛泽东品读《梁纪》
88.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梁武帝174
89.曹景宗也是豪杰175
90.韦睿有刘秀、周瑜之风177
第九章毛泽东品读《陈纪》
91.陈后主太没出息182
第十章毛泽东品读《隋纪》
92.李延寿写史有统一的思想186
93.隋炀帝也是个没有出息的人187
94.隋末大起义促进社会发展18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