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装藏书馆-三言二拍(大开本.全四卷)
  • 线装藏书馆-三言二拍(大开本.全四卷)
  • 线装藏书馆-三言二拍(大开本.全四卷)
  • 线装藏书馆-三言二拍(大开本.全四卷)
  • 线装藏书馆-三言二拍(大开本.全四卷)
  • 线装藏书馆-三言二拍(大开本.全四卷)
  • 线装藏书馆-三言二拍(大开本.全四卷)
  • 线装藏书馆-三言二拍(大开本.全四卷)
  • 线装藏书馆-三言二拍(大开本.全四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线装藏书馆-三言二拍(大开本.全四卷)

35 1.2折 298 九五品

仅1件

江西新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明]凌蒙初 著;《线装藏书馆》编委会 整理;[明]冯梦龙

出版社线装书局

出版时间2014-05

版次1

装帧线装

货号5C

上书时间2024-05-18

何兵13879077312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明]凌蒙初 著;《线装藏书馆》编委会 整理;[明]冯梦龙
  • 出版社 线装书局
  • 出版时间 2014-05
  • 版次 1
  • ISBN 9787512013230
  • 定价 298.00元
  • 装帧 线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4600千字
【内容简介】
  《喻世明言》中,描写爱情、婚姻主题的作品占突出地位。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有的反映城市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歌颂朋友间忠诚的友情。还有一些作品反映了明代商业社会发达情况及中小商人的精神面貌。亦有不少作品存有封建说教和因果报应的消极思想。是明代『话本』和『拟话本』的重要选集之一,亦是后人研究『话本』小说的重要参考资料。

  《警世通言》中,大部分作品描写了市民生活百态,表现了他们在封建黑暗势力统治下所遭受的迫害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爱情描写在《警世通言》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般都能反映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妇女的不幸遭遇。《警世通言》还有一些宣扬义气的作品,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强调临财不苟得,《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突出无私助他人,另如《桂员外途穷忏悔》,从反面批判了忘恩负义的行为,这些作品都反映了市民阶层的道德观念。整体来说,《警世通言》代表了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高峰,它构筑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

  《醒世恒言》在『三言』中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部。它在内容和题材上都显示出一些独道的特点,在艺术上则更加成熟。《醒世恒言》中,表现明代中后期城乡工商业繁荣的《施润泽滩阙遇友》是最著名的一篇;在婚姻爱情题材方面,最精彩的当推《卖油郎独占花魁》,表现市民爱情观念,反映了市民在两性关系上不同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态度,成就最为杰出。

  总之,《三言》,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总称。

  『二拍』的内容概括起来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描写爱情与妇女问题的篇章在《二拍》中占有重大比重。这一题材的作品很大部分肯定了青年男女,特别是年轻女性对爱情坚贞的信念、大胆的追求,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陈旧观念,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第二,描写商人与商业活动的文章在《二拍》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他们忠厚老实,买卖公平,对事业、爱情执著追求,并最终获得成功,同时也描写了一批反面的商人形象,如好色之徒,狠心毒辣者,薄情厌旧的小人等。

  第三,《二拍》写了不少贪官和酷吏。有贪赃枉法、勾结强盗的,有官盗一体徇私舞弊的,也有买官卖官的。同时《二拍》也写了不少的好官。他们能主持正义,为民申冤。

  第四,有描写社会险恶、世风颓废的文章。这里有描写盗贼横行不法的,有骗子行骗的,有僧尼道士淫乱的,有贪图钱财,事亲不孝,甚至家庭成员反目成仇的。

  总之,《二拍》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世俗社会的生活风貌,鲜明地体现出反抗封建礼教,争取个性自由的时代精神,它是明代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它生动地反映了明代随着社会阶级关系的改变而发生的生活观念的变化,表现了金钱对封建社会的腐蚀和冲击,形象地勾勒出一幅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中国社会的生活画卷。
【作者简介】
  冯梦龙(1574—1646),字犹尤,号墨憨子、顾曲散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在明末启蒙思潮影响下,冯梦龙投身于通俗文学的创作与编辑工作,成绩斐然,按其成就,可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杰出的通俗文学家,正如当时人所说:『子犹著作满人间』。为我国文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入北京,明朝灭亡,冯梦龙与一般的士大夫一样,深感灭顶之灾,极为哀痛,为宣传抗清,抱着『忽忽念故国』的心情,奔走于江、浙、闽之间,直至去世。

  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吴兴)人。他出生于官僚家庭,年轻时热衷功名,可是命运不济,55岁才以副贡授上海县丞。崇祯十五年(1642年)擢升徐州通判,分署房村,料理河事。他生当明末,既慨叹朝政的黑暗腐败,又敌视农民起义,最后为抗击李自成部队的进攻,呕血而死。天启年间,正当他功名无望,满怀怨气,滞留南京之际,受当时文坛风气影响,他开始从事拟话本的创作。后来应商贾要求,将自己创作的作品编辑出版,这就是《拍案惊奇》。《拍案惊奇》共分两集——《初刻拍案惊奇》(明末天启七年即1627年完稿,翌年刊行),《二刻拍案惊奇》(崇祯五年即1632年刊行)。《二拍》与《三言》不同,因完全是作家个人的独立创作,因而较好地保持了全书的思想艺术风格的统一。
【目录】
线装藏书馆-三言二拍 卷一

线装藏书馆-三言二拍 卷二

线装藏书馆-三言二拍 卷三

线装藏书馆-三言二拍 卷四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