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描西藏:边境城市、集镇、村落、边贸市场探访
  • 线描西藏:边境城市、集镇、村落、边贸市场探访
  • 线描西藏:边境城市、集镇、村落、边贸市场探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线描西藏:边境城市、集镇、村落、边贸市场探访

30 6.7折 45 八五品

仅1件

安徽阜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凌江 著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二

上书时间2024-05-21

三蓬塔书摊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正版无写过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凌江 著
  •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8376080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57页
  • 字数 2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线描西藏:边境城市·集镇·村落·边贸市场探访》所记录的是中国众多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地区之——西藏,记录的对象是当地的传统民居、聚落以及边境贸易市场。这些民居和聚落地处偏远,其中一些是由使用者亲自取材建造,没有夸张与刻意的建筑手法或理论,而以一种最朴素的方式与形态出现。虽然它们的类型和形态各不相同,但是都体现出一种属于当地的传统与原生态的营造方式。这些建筑的空间与形式也处处体现出对人的考虑,并反映着建造者对美和传统文化的理解。
《线描西藏:边境城市·集镇·村落·边贸市场探访》从形态人手,以田野考察资料为依据,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析“自下而上”形成的传统建筑与聚落的空间风貌与形态,以期通过建立建筑形象概念,保留一份中国西藏边境地区建筑及聚落的学术档案,从专业的角度记录21世纪初中国西藏国境线上的建筑状况。
【目录】
前言
第一篇西藏城市
后藏首府——日喀则(Xigaze)
1.城市概况
2.历史沿革
3.城市中心
4.城市边界
5.城市新与旧
6.城市交通
7.城市中的城市——扎什伦布寺
8.传统街区——江洛康莎
9.空间的序列——冲嘎青姆林巷
结语——传统与更新

王城之顶——江孜(Gyangze)
1.城市概况
2.城市格局
3.城市空间格局变迁
4.城市标志
5.传统街区
6.加日郊冲林宁老街表皮特征分析
结语——人性的居所

朴素的风土-——普兰(Burang)
1.城市概况
2.城市布局
3.城市废墟
4.城市标志
5.旧城
6.地方风味的元素
结语——整体与差异

高山峡谷中的石头森林——昌都(QAMDO)
1.城市概况
2.城市布局——寺庙统领全局,带状组团分布
3.强巴林寺区域——神性空间的延续
结语

第二篇西藏集镇
白铁皮的屋顶——亚东下司马(Xarsingma)
1.小镇概况
2.下司马镇格局
3.上街下街
4.城镇标志物
5.亚东建筑特色
结语——朴素中的华丽

红砖的小镇——樟木(Zham)
1.小镇概况
2.小镇格局
3.小镇风貌
4.樟木表情
5.樟木片段——杂尔吉岗林
6.曲日玉布林60号
7.樟木迷路
8.樟木转弯
9.樟木中心——土旺寺平台
10.土旺寺
11.关外老街——迪斯岗林
结语——限制下的风景

高原驿站——帕羊
1.小镇概况
2.空间布局
3.以寺庙为中心的空间组织特点
4.标志物
结语——风情

第三篇西藏村落
麦田中的石头村落——多由(Doiyoi)
1.村落概况
2.村落空间形式
3.居住单元的布置
4.农耕聚落的特点——场所意象及界定
5.功能完备的生活性建筑
6.村落特色
7.人物与生活

神鬼之间的村落——即乌
1.地理区位
2.沿革与聚落选址
3.村落空间形态
4.院落式布局及其扩散方式
5.空间组织方式——因商发展的聚落特点
6.典型家庭旅馆建筑单体
7.生活

从游牧到定牧转型的聚落形态——久嘎
1村落概况
2.聚落的形成及其整体布局
3.路径的强调和模糊的空间边界
结语——场与路径

冰川脚下桃花源——米堆
1.村落概况
2空间布局
3.民居形式
结语

澜沧江边的村落——盐井
1.村落概况
2.上盐井——以教堂为中心的扇形布局
3.下盐井——顺山势的自由布局
4.守望的距离——宗教空间的对比
5.历史的橱窗——古盐田
结语

第四篇西藏边贸市场
1.西藏边贸历史沿革
2.西藏三大边贸市场
结语——三大边贸市场的比较

第五篇西藏宗教文化与建筑空间
1.中心——世界的中心和建筑、聚落、行为的中心
2.转——轮回意识与朝拜方式和朝拜空间
3.“苦”的修行和室内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