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近现代建筑引论
  • 中外近现代建筑引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外近现代建筑引论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0.39 7.2折 42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焕加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19797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1750386

上书时间2025-01-06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吴焕加,1929年出生于苏州。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及建筑历史教学。曾在罗马靠前文物保护中心研修,在美国耶鲁大学及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任德国海德堡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客座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史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师学会理论与创作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外国近现代建筑科学史话》、《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合著)、《国外有名建筑师丛书:雅马萨奇》、《欧美建筑外观与环境空间》、《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20世纪西方建筑史》、《论现代西方建筑》、《中国建筑.传统与新统》、《西方现代建筑的故事》、《建筑学的属性》等。建筑作品有辽宁间山历史文化风景区山门与景点建筑群(指导)、山东广饶历史博物馆。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维护人类存在的人造物


1.1 维护人类存在的人造物


1.2 人为自身建构的特殊物体


1.3 材料一建构技术


第2章 房屋建筑的实质


2.1 房屋建筑是实体与空间的耦合体


2.2 房屋建筑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的耦合体


第3章 “建筑”与“房屋”的差别


3.1 今日中文“建筑”一词的来历


3.2 古希腊人的普通房屋与“architecture”的区别


3.3 建筑与房屋相通而有差别


第4章 建筑学术的性质


4.1 建筑学是一门制作性学术


4.2 “形式大于内容


4.3 建筑设计的高度相对性


4.4 建筑设计的高度主体性


第5章 建筑的外形式与内形式


第6章 建筑是艺术吗?


6.1 建筑是不是艺术?


6.2 黑格尔:建筑是“不纯的艺术


6.3 艺术概念的历史变化


6.4 康德:审美无利害关系论


6.5 对非功利美学的驳斥


6.6 建筑艺术的性质——工程型的工艺品


第7章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7.1 柏拉图:“美是什么”,“美是难的


7.2 柳宗元:“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7.3 意象论美学


7.4 建筑师的立意与构图


7.5 悉尼歌剧院传奇


第8章 建筑感兴与建筑审美


8.1 面对建筑:感兴油然而生


8.2 海德格尔论“器具”如何成为“作品


8.3 建筑与“物-器具-作品”的关系式


8.4 英加登关于审美知觉的解说


8.5 建筑审美的主体与客体


第9章 建筑历史的新篇章


9.1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建筑领域发生广泛深远的变化


9.2 建筑工程——从宏观经验到科学分析


9.3 出现土木建筑学科群


9.4 “摩天楼”的出现


第10章 新型建筑师与新型建筑


10.1 新型建筑师


10.2 建筑样貌多样化


10.3 有历史传承的新型建筑——巴黎歌剧院


10.4 去传统——铁和玻璃的“水晶宫”(伦敦,1851年)


第11章 20世纪——建筑大变身


11.1 现代主义建筑大潮


11.2 “包豪斯”——20世纪设计革命的起点


11.3 美国建筑文化的嬗变


11.4 “厚、重、稳、实”变为“轻、光、透、薄


 2章 现代建筑——有意味的抽象形式


12.1 贝尔的艺术论


12.2 西方绘画的再现与抽象,中国画之写意


12.3 意味来自何处


12.4 客体培育主体


12.5 现代建筑与“有意味的形式


第13章 严格编码,非严格编码,无编码


13.1 符号学家艾柯的理论


13.2 符号学与建筑


第14章 潮起潮落——人自为战


14.1 颠覆者文丘里


14.2 “后现代”建筑


14.3 “高技派


14.4 “解构派


14.5 “混沌”和“非线性”建筑


14.6 美国建筑师盖里


第15章 建筑形式美变异


15.1 建筑形式美


15.2 传统形式美——变异


第16章 20世纪的三座有名建筑


16.1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1929年)


16.2 流水别墅(1936年)


16.3 朗香教堂(1955年)


第17章 中国建筑——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17.1 中国传统建筑体系


17.2 李鸿章:中国社会“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17.3 晚清的洋建筑


17.4 大转变:1911―1937年


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二十七年


17.6 改革开放的中国当代建筑


第18章 传统与现代


18.1 建筑形象更替转变的特点


18.2 六十年前的“大屋顶”事件


18.3 有身临其境感的记忆载体


18.4 传统融入现代


18.5 仿古建筑的审美品质


第19章 “文化综合创新”与建筑创作


19.1 张岱年:文化综合创新论


19.2 综合建筑众生相


第20章 行进中的中国建筑


20.1 为中国建筑转型转轨鼓与呼


20.2 转型不是抛弃,是扬弃,是进步


20.3 建筑文化的时空性


20.4 建筑文化的层次性


20.5 有望出现更多具有中国风貌特色的现代建筑


内容摘要
  
建筑学家吴焕加先生以清华大学“近现代建筑引论”课程的讲义为基础撰写了《中外近现代建筑引论》,将40年教学与研究的成果凝结于此。吴先生用轻松的笔触和深刻的视角对近现代建筑进行了分析和评述,阐释了建筑的基本概念、学术内涵、艺术理念与建筑审美的渊源和性质,对欧美国家的近现代各阶段的建筑进程和思潮作了评论,其中涉及了20世纪初以包豪斯为起点的现代主义建筑,以及之后的后现代主义、高技派、解构派,等等。同时,还对中国近现代建筑,即晚清以来的建筑转型与各个时期的建筑思潮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后的中国建筑作了展望。


在建筑评论多元混杂的当下,本书具有独特的思考视角和深厚的文化意味,作者见解独到,娓娓道来,内容既有深度又十分有趣,体现了老一辈建筑学者的人文素养,是一本深入浅出评述近现代建筑的佳作。既适合建筑师、规划师及相关专业的在校师生学习参考,也适合对建筑设计与建筑文化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