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畔居随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河畔居随笔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4.36 6.1折 39.8 全新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天扬 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09399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1200866846

上书时间2025-01-05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一 清词丽句必为邻一张林岚
序二 敢言?代言?善言一丁法章
序三 末代理想主义者一潘真
哀恸中的信任
第一反应
如何看待高考作文题?
中国足球的级别
书之聚散
假如“周老虎”是真的
“公民记者”,烫手的山芋
“大熊猫”王旭明
奥运会?中国?我
穆铁柱的时代
美女与野兽
润格与级别
酒后狂言析
披着“外衣”
禁“禁操办”
文理分科
怎么老是你
从“十大假新闻”说起
不能把孩子逼疯逼呆
清者、浊者
为什么要发电脑?
“雷人”提案之我见
常识
从今天到未来
又闻“读书无用论”
我为什么不看《梅兰芳》
“读书读太多了”
毛边本与腰封
弃考表象的背后
理想主义VS潜规则
官员豪言的别样功能
想起鲁迅的祖父
赵超构发脾气
面对老房子
哪个杞人在忧天?
赵忠祥与余音
手机里的“荤段子”
语文课上教什么
宝贝并不属于你
访日随想
睢宁的探索
群众不明真相
城市的自信
敢不敢推荐“钱锺书”
王世襄的最后申诉
学老贾,做报人
“好汉林”?耻辱柱!
景区傍电影
如何对待媒体
尊重平凡生命
报人墓存废之间
林放百年
看世博的N个理由
新生代农民工
丰一吟的骨气
周末要去采蘑菇
从温总理漫画说起
拆真建假
当“无冕之王”遭遇“霸王”
欢迎来告
永不拓宽
不识叶雨
怀念金总
漫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张林岚先生来电
周润发的“好莱坞方式”
与周立波本人无关
探险精神与安全意识
“明箱操作”
何为糟粕?
澳门经验
高铁冤不冤?
当我们遭遇核泄漏
回应公众,什么态度?
“请大家放心食用”
黄龙失色
从陈望道旧事说到“萝卜招聘”
雍和的担心
无用之用
偏见
这条路,堵不得
教养
“死亡人数焦虑症”
分色
尺度
再说书之聚散
想起了“宋山木楼”
每一个人都活得有尊严
重温梁思成先生信札
王澍得奖和他的方向
城市的记忆
“武训”何必“半遮面”
想起《中国足球十问》
“易子相食”与“易粪相食”
从罗哲文先生逝世想到中国营造学社
MISSSHANGHAI
儿子的学校
再说尺度


内容摘要
《河畔居随笔》是上海著名新闻记者、编辑李天扬的新闻与文化评论文章集。他随笔是学习“新民体”。短,题材大小不拘;广,笔调力求轻快、生动、有趣、平实;软,寓诤谏于讽刺幽默如漫画,举重若轻如胜友闲谈。他的新闻评论有杂文味,清词丽句,绵里藏针,与一般的“时评八股”大异其趣,可以说多少继承和发展了以林放、亦即赵超构先生所代表的新民报文化传统。

精彩内容
    “河畔居随笔”新张,自报家门:
        我供职于本城一家晚报,现充任评论编辑,偶尔,也写写。蒙错爱,容我来这方宝地,略陈管见。“河畔居”者,是言我居在苏州河畔,别无深意。
        4月18日,我就在这里出现过了。潘真在《蓝色评论》里说
      “几星期前,我写了一篇《作文抄袭事关民族未来》。有同行读了说好,但感觉结尾――‘等我们老了,周围若尽是说假话的年轻人,我们的民族可怎么办啊?’――是否言重了。”这个“同行”,就是我。
        其实,我很同意潘真的观点。说“言重了”,是觉得,还是要信任年轻人。那么,年轻人当得起这份信任吗?
        汶川震灾,给出了答案。
        所谓80后、9。后,一直集宠爱与疑虑于一身。看着这吃西洋快餐、看东洋动漫长大的一群,我们总是不放心。一场灾难袭来,他们证明了自己――他们是把生机留给学生的老师,他们是冒死奔扑前线的士兵,他们是逃生后又转身救同学的学生,他们是排着队献血的自领,他们是自发前往灾区的志愿者……新华社有报道题为《震灾中的80后、90后们:灾难中学会感恩和承担》,海外媒体感慨:“中国的年轻人不自私”。不知年轻人看了这报道,会作何感想。我想,被信任,总是温暖的。
        这一次,被信任的,还有媒体和记者。
        有一句话,叫“防火防盗防记者”。以往,遇突发事件,像防盗一样防记者,确实是某些人的习惯。有的人在事发现场设防线,阻止记者采访;有的人通过特别手段,让报社撤回记者撤下报道。媒体上,“负面报道”是少了。可结果呢?在内,小道消息遍地;在外,不实报道满天。再花力气去辟谣,却“浑身长嘴也说不清”――真相如此,为什么一开始不让报道呢?
        这次震灾过后,在第一时间就发布信息;记者在第一时间就赶到现场;电视上,全天直播救灾现场实况;报纸上,一天刊发十几个整版现场报道……唐山大地震后,人们欲知详情,只得偷偷听短波收音机;今天,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看到CNN、BBC,可谁不是把频道在央视和四川卫视之间来回切换?今年,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灾之后,信任媒体,信息公开,又何尝不是改革开放之果?
        这一份信任,也通过媒体,传递给每一个人。由此,我们相信,灾情没有瞒报,遇难人数没有“缩水”;我们相信,党和政府确实是以人为本,党员干部确实在身先士卒;我们相信,万众一心不只是一句口号,众志成城真的力量无穷……短短十余日,全国捐款捐物多达数百亿元。这,因为爱,也因为信任。
        正是彼此间的信任,在这哀恸的灾后,给了我们温暖和尊严。陈丹燕在《哀悼日》一文中,用“好中国”三字,来抒写灾后的祖国。文末,她又担心,“好中国”会消失在今后的漫漫长目中。这样的担心,我也有。
        这一回,倒是一向苛刻的西方媒体,显得更信任我们。美国《时代》周刊写道:“当然,当国家状况不再那么紧急时,中国将回归其熟悉的方式。但是有一种根本『生的东西改变了。人们对普通中国人更有信心了,可以信任他们拥有建立一个更具美德的社会的能力和责任感,以及促使政府给予其权利这么做的意愿。”
        信任,是温暖的。信任,也是沉甸甸的。被信任着的人们,也该想一想,怎样才能当得起信任。
        前面说的是大我,再说小我。在敲打这篇小文时,有点惶恐:我是不是当得起《联合时报》的信任呢?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