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7.61
7.0折
¥
68
全新
仅1件
作者陈凯峰 著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836163
出版时间2010-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1617346
上书时间2025-01-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一篇:建筑学引论
1 建筑与建筑科学
1.1 建筑
1.2 建筑学
1.3 建筑与建筑学的关系
1.4 其他建筑科学
2 建筑学主体
2.1 主体性质
2.2 主体内容
3 建筑学客体
3.1 客体性质
3.2 客体内容
4 建筑学范畴
4.1 建筑学(内容)标准
4.2 建筑学(构成)体系
……
内容摘要
本书是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学参考书。全书共13章,包括建筑学引论,建筑学本论以及建筑学史论三部分,具体内容有:建筑与建筑科学,建筑学主体,建筑学客体,建筑学范畴,建筑性质,建筑内涵,建筑要素,建筑规律,建筑形式,建筑学区域史,建筑学混融史,建筑学同一史,建筑学史说。
精彩内容
第三是非意识的标准。
建筑不仅是物质的,也是意识的,这是建筑与原始穴居的最根本区别,也是建筑能得到蓬勃发展的本质所在。仅以满足人类的基本生活活动需求而论,建筑与原始穴居一样,都可以满足人类基本的"住"的需求。如果人类也仅以基本的生活活动需求为满足,则原始穴居确已有其功能满足的可能,但是,人类的生活活动需求与创造力是相长的。一方面是人类生活活动需求的不断增长,刺激了人类创造力的发挥;另一方面是创造力的发挥给予了人类生活活动需求的满足,又使人类生活活动的新需求的滋长成为可能形成的欲望。于是,人类的创造力,不仅产生了建筑,也发展了建筑;而产生和发展建筑的这种创造力,实际上是人类某种创造意识的结果,是这些创造意识给建筑以新的内容,从而出现了新的建筑发展状况。那么,这能说建筑不是意识的?若没有意识的蕴涵,能有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后来给予人类需求增长的不断满足?
不过,建筑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也已有现代以后形成和出现的建筑哲学、建筑伦理学、建筑心理学或建筑文化学等给予研究。同样,建筑学既不包括这些内容,与这些学科也没有任何研究范围的交叉,因为建筑学的研究范围并不涉及建筑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与这些意识形态方面学科的关系当然是相离的。
于是,反过来而言,若要建筑学的学科独立,则建筑学的研究内容标准也必须是非意识的。
第四是概念性的标准。
建筑是物质的,也是意识的;同时,建筑更是技术的和艺术的。那么,若要总结性的概括而言,建筑又是什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概念性的问题。
无论是物质形态的建筑,还是意识形态的建筑,都是建筑的构成内容,建筑的发展,都是这两个方面的协调发展。物质形态存在是建筑的形象、是建筑的表现,意识形态存在是建筑的精神、是建筑的灵魂。建筑需要形象和表现,也需要精神和灵魂,否则,建筑就只是一个无机的"容器",其存在的过程就是"容器"的大小、形状等的发展。
无论是技术性的建筑、还是艺术性的建筑,都是建筑的组成因素,建筑的出现和存在,两因素缺其一都不成其为建筑。技术性因素是建筑的安全保证、是建筑的功能需求,艺术性因素是建筑的愉悦满足、是建筑的人居氛围。建筑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既可以有安全保证、又可以获功能需求;既可得愉悦满足、又可构人居氛围。否则,建筑就只是一种工业产品,或只是一种雕塑品。
那么,研究建筑的建筑科学整体,不仅需要研究建筑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也需要研究建筑的技术性和艺术性,更需要研究包容这诸多内涵、兼有这些性质等的建筑基本概念问题,这是孕育建筑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因子。当然,这也当是建筑学研究内容不可缺少的一个标准。
第五是以科学性思维为主要研究方式的标准。
建筑学是建筑整体科学的核心学科、本体学科,是研究建筑的一些本质性东西的学科。建筑本质性的东西是隐蔽的、深刻的,也是间接的、抽象的。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唯有靠思维来把握建筑的这些隐蔽的、抽象的本质性的东西。
建筑学并不研究具体的建筑物及设备,也不研究各种建筑思潮或建筑思想的演变,更不研究建筑的具体技术手段或艺术形式,仅以"建筑"本体为研究范围。而这一范围的"建筑",都是一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被给定的研究问题的存在区域,可以说是一个完全抽象的"建筑"空间范围,既没有现实存在,更没有模型可比拟,人们更多的只能是依靠自己头脑的思维能力去捕捉这些概念,并给予科学认定。这种认定的建筑学研究,当然必须有一套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来论证合符科学要求的假说或预设、推理和判断等,否则所进行的建筑学研究,将会得到不科学的结论。
因此,建筑学研究的最基本方式只能是思维,是科学性的思维,并以此作为可归作建筑学研究内容的一条标准。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