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日风尚 文化的记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节日风尚 文化的记忆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5.43 6.4折 40 全新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彦章 著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2043758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0元

货号1202083196

上书时间2025-01-02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彦章,吉林榆树人,浙江大学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现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安徽省历史学类专业合作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主要从事清代政治制度史、中国民俗文化等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清代奖赏制度研究》《世说清语:清朝生活图志》《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六述奇>点校》等图书8部。

目录
总序

一、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节的由来及其演变 

春节的习俗及其文化 

春节诗词赏析 

二、元宵:火树银花不夜天 

元宵节的由来及其演变 

元宵节的习俗及其文化 

元宵节诗词赏析 

三、清明:寒食东风御柳斜 

清明节的由来及其演变 

清明节的习俗及其文化 

清明节诗词赏析 

四、端午:玉粽袭香千舸竞 

端午节的名称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诗词赏析 

五、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 

七夕节的由来与变迁 

趣味盎然的七夕风俗 

乞巧节诗词赏析 

六、中秋:八月十五夜玩月 

中秋节的由来与演变 

中秋节的习俗文化 

中秋节诗词赏析 

七、重阳:九九佳节又重阳 

重阳节的前世今生 

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诗词赏析 

八、冬至: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节溯源 

冬至节的习俗演变 

冬至节诗词赏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岁时节庆活动,是我国古代社会人民物质生产活动与精神生活的产物,同时,它又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活动起着强化、催化、序化的作用。这些社会生活活动,既因阶层、地域、传统而异,又有共同遵循的礼仪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呈现出丰富多彩、色彩缤纷的繁盛景象,同时又彰显出昭穆有序、各循其规、各行其礼的特色。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中影响较大的  个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讲述了每个节日悠久的历史、相关的优美传说、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绚丽夺目的节日服饰、特色鲜明的节日饮食和饶有趣味的风土人情。本书力求深入浅出,语言畅达,力求知识性、思想性和可读性相统一。

精彩内容
        春节的由来及其演变
    元旦、过年、春节
    正月初一是农历一年的第一天,因此也被称为“元旦”“元日”“元朔”等。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实行农历纪年。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因此叫作端月;元旦为一年中的第一天,因此称为元日。北宋王安石曾作《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述的就是当时过新年的热闹景象,道出了元旦的喜气洋洋与大地回春之象。
    从历法的角度看,正月初一处于特殊的岁月坐标,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称为“三元”,因此备受关注,号称“三元”“三朔”。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
    正月初一往往被称为新年。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民间一般叫作“过年”。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年”解释为“谷熟也”。从节俗角度看,它与庄稼的种植及收获的周期有关,而过年则可以理解为传统社会里人们庆祝收获的节日。
    年的另一种说法则带有一定的神话色彩。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把它叫作“年”。每逢年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正月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后来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和巨大的响声,于是慢慢出现贴对联、放鞭炮等习俗。
    因为这个时候是冬末春初,所以把这个节日叫作“春节”。春节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物复苏,草木更新,新的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就要开始。虽然几千年前人们就在过新年,但是使用“春节”这个称号的时间却不长。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下令废除阴历,改用阳历。新历法推行不久后,发现旧历法很难取消,尤其在广大中国农村,没有阴历就无法耕种、收获。1913年,时任内务总长朱启钤向大总统袁世凯提出《定四时节假呈》:“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从此,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依然采用此种做法,即把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春节的历史发展进程
    春节是农历新年的岁首,俗称“过年”。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新年礼俗经历了萌芽、定型、裂变、转型等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是新年习俗的萌芽阶段。那时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在一年农事完毕之际,人们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祭祀活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以酬谢一年来神的保佑和赐福,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时的欢庆活动因各诸侯国采用的历法不一致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际。这是后来新年习俗的雏形。
    年节的原型在周代出现,《尚书》有“正月元正”之语。《周礼·大司徒》谓:“正月之吉,始和,布教于邦国、都鄙。”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后,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一系列节日习俗逐渐形成。《太初历》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确立。这样一来,原来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举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便逐渐统一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阳、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春节逐渐演变成为中国第一大节日。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唐朝是经济繁荣、政治昌明的时代,同时也是内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新年习俗渐渐从祈报、迷信、禳祸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节日。元旦的爆竹不再是驱鬼避邪的手段,而成了欢乐、喜庆的方式;庆祝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转向了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享受生活。可以说,在唐代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万民共度的佳节良辰。
    新年习俗到明清时期开始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礼仪性、应酬性逐渐加强。人们在新年相互拜谒,达官贵人或互送名帖,或登门叩拜;平民百姓也讲究“礼尚往来”,馈赠礼品,互相拜年。二是游艺性进一步加强。新年期间,耍狮、舞龙、演戏、说书、高跷、旱船等各种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北京人逛庙会,广州人游花市,苏州人听寒山寺钟声……各地游艺活动别具特色,令人眼花缭乱。这时的新年习俗充分吸收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集中展示中国几千年风土人情的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