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门山构造地貌与表面过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龙门山构造地貌与表面过程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87.49 7.2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勇 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40416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1201651889

上书时间2025-01-02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勇,男,1963年12月出生,成都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重量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能源学院院长。198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系,1987年和1994年分别获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和沉积学博士学位。先后到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美国孟菲斯大学和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进修和学术访问。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10年聘为二级教授。李勇教授先后在青藏高原、龙门山和渤海湾盆地开展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靠前合作项目、重点科技项目、横向部门重大科技专项等20余项,完成地质调查和地质科学研究报告27部(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5部,发表论文共150余篇。特别是李勇教授在龙门山造山带与前陆盆地耦合机制、龙门山活动构造与汶川地震等方面开展了靠前合作研究,具有学术特色和靠前学术影响力,在Nature Geoscience、Basin Research、Tectonic、Geology、Journal of Geophysics Research、Tect onophysics、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Quaternary International等靠前和靠前地学刊物上发表了龙门山地质科学研究论文115篇(靠前作者48篇,SCI论文29篇,EI论文2篇,靠前、靠前会议报告和论文28篇),论文的被引频次达1921次,其中2篇为高被引的TOP论文,被引频次在:ESI排名中进入1%行列。李勇教授获重量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共1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侯德封青年地质学家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15项。李勇教授曾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重量人选、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教育部很好青年教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很好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

目录
章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地貌特征
1.1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活动造山带的研究历史
1.2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地貌单元
1.3青藏高原东缘构造地貌的几何形态分析
1.3.1地形形态分析
1.3.2地形起伏度分析
1.3.3剖面分析
1.4青藏高原东缘的现代构造应力场
1.4.1青藏高原东缘的水平运动(GPS)场
1.4.2青藏高原东缘的垂直形变场
1.4.3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动力学机制
第2章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格架与盆—山—原结构
2.1川藏块体(松潘甘孜造山带)
2.2茂汶韧性剪切带
2.2.1茂汶剪切带的空间展布
2.2.2茂汶剪切带的新活动性
2.2.3茂汶剪切带的历史地震
2.2.4茂汶剪切带与龙门山造山带的关系
2.2.5茂汶剪切带的形成机制与形成时间
2.3龙门山造山带
2.3.1龙门山的地表构造特征
2.3.2龙门山的深部构造特征
2.3.3龙门山的构造演化过程
2.3.4龙门山的构造单元划分
2.3.5龙门山的逆冲作用与走滑作用
2.3.6“新生代龙门山”与“中生代龙门山”
2.4龙门山前陆盆地
2.4.1前陆盆地的轮廓
2.4.2前陆盆地的沉积基底
2.4.3前陆盆地的沉积充填
2.4.4前陆盆地的结构
2.4.5前陆盆地的构造分带
2.5龙门山的扩展性与构造单元形成次序的标定
2.6青藏高原东缘的盆—山—原结构模式
第3章龙门山造山带的活动构造与历史地震
3.1龙门山造山带的活动构造
3.1.1研究方法和技术
3.1.2北川断层的活动构造
3.1.3彭灌断层的活动构造
3.1.4龙门山山前的变形特征
3.1.5龙门山的地震危险性
3.2龙门山造山带的历史地震
3.2.1历史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特征
3.2.2历史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3.2.3历史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布特征
3.2.4历史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3.3龙门山强震复发周期的讨论与估算
3.3.1龙门山强震复发周期的讨论
3.2.2龙门山强震复发周期的估算
第4章成都盆地的活动构造与历史地震
4.1成都盆地的构造格架
4.2成都盆地的历史地震
4.3成都盆地的活动构造
4.3.1关口断裂和彭灌断裂
4.3.2大邑断裂
4.3.3蒲江—新津断裂与熊坡背斜
4.3.4龙泉山断裂与龙泉山隆起
4.3.5苏码头断裂
4.3.6新场—甘溪断裂
第5章汶川地震
5.1汶川地震的基本参数、震源机制解及余震的时空分布特征
5.1.1汶川地震的基本参数与震源机制解
5.1.2汶川地震余震的时空分布特征
5.2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
5.2.1北川断裂的地表破裂
5.2.2彭灌断裂的地表破裂
5.2.3小鱼洞断裂的地表破裂
5.2.4擂鼓断裂的地表破裂
5.3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的类型和组合样式
5.3.1平行逆冲断层型组合样式
5.3.2捩断层型组合样式
5.3.3阶梯状逆冲断层型组合样式
5.3.4由捩断层连接的雁列状逆冲断层型组合样式
5.3.5分叉断裂型组合样式
5.3.6前缘逆冲后缘伸展型组合样式
5.3.7叠瓦状叠置样式
5.4汶川地震驱动的构造缩短
5.4.1北川断裂的构造缩短
5.4.2彭灌断裂的构造缩短
5.5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带和先存活动断层之间的对比
5.5.1地表破裂与活动断层的空间匹配关系
5.5.2地表破裂变形样式对活动断层几何形态的约束
5.5.3地表破裂运动学特征对龙门山活动变形的约束
5.6汶川地震的地震动
5.6.1仪器与资料
5.6.2加速度峰值
5.6.3加速度反应谱
5.6.4加速度峰值与地震烈度的相关性
5.7汶川地震的破裂过程分析
5.7.1擦痕特征分析
5.7.2利用赤平投影求解断层的主应力方位
5.7.3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过程
5.7.4汶川地震发震断层的运动特征
5.8汶川地震的发震模式与成因机制
5.8.1龙门山断裂模式
5.8.2对汶川地震的构造运动学过程的讨论
5.8.3对汶川地震构造动力学机制的讨论
5.9汶川地震的地质灾害及灾后重建
5.9.1汶川地震的地质灾害
5.9.2汶川地震观测数据的积累与整合
5.9.3灾后重建及其建议
第6章芦山地震
6.1芦山地震及其震害特点
6.2芦山地震和余震的定位
6.3龙门山南段及前缘地区的地震构造分带
6.3.1龙门山造山带地震活动带(A)
6.3.2龙门山前缘扩展变形带地震活动带(B)
6.3.3龙门山南段及前缘地区的地震构造模式
6.4芦山地震的构造成因机制与断层模式
6.4.1芦山地震的地表变形特征及构造解释
6.4.2芦山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与构造解释
6.4.3龙门山前缘地区逆冲—滑脱作用与芦山地震的断层模式
6.5龙门山前缘扩展变形带的地震构造模式
第7章遂宁地震
7.12008年以来四川盆地的地震
7.2遂宁地震的基本特点
7.3遂宁地震的地震波形特征与震源机制
7.4遂宁地震的构造背景
7.5遂宁地震区的天然气开采
7.6遂宁地震的发震构造分析
7.7遂宁地震的成因机制分析
第8章龙门山的地形雨与短周期剥蚀作用
8.1山脉的隆升作用与剥蚀作用
8.2龙门山的地形雨
8.2.1龙门山地形雨与降水分布
8.2.2龙门山地形雨的形成机制
8.2.3龙门山地区的暴雨中心
8.3龙门山地形雨的降水量与高程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8.3.1黑水河流域降水量与高程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8.3.2杂谷脑河流域降水量与高程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8.3.3岷江干流北部(松潘—沙坝河段)降水量与高程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8.3.4岷江干流南部(龙门山东南坡)降水量与高程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8.4岷江上游径流量与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8.4.1岷江上游径流量与降水量的趋势分析
8.4.2岷江上游径流量与降水量的季节性变化
8.4.3岷江上游洪水的变化趋势分析
8.4.4岷江上游径流量与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8.5岷江上游输沙量与径流量的相关性分析
8.5.1岷江上游输沙量与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分析
8.5.2岷江上游输沙量与径流量的季节性变化
8.5.3岷江上游输沙量与径流量的相关性分析
8.5.4岷江上游输沙量与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8.6龙门山地区主要流域输沙量与径流量的相关性分析
8.6.1岷江流域输沙量与径流量的相关性分析
8.6.2沱江流域输沙量与径流量的相关性分析
8.6.3涪江流域输沙量与径流量的相关性分析
8.6.4龙门山地区主要流域输沙量与径流量相关性的对比分析
第9章岷江上游的水系样式与活动构造
9.1岷江上游水系样式的基本特征
9.1.1岷江上游的水系平面样式
9.1.2岷江上游的水系剖面样式
9.2岷江上游水系平面样式对活动构造的响应
9.2.1岷江上游的流向对活动断层的响应
9.2.2岷江上游河道的水平位错对右旋走滑作用的响应
9.2.3岷江上游非对称性水系展布特征对差异性隆升作用的响应
9.3岷江上游河谷剖面样式对活动构造的响应
9.3.1岷江上游河谷剖面样式对差异性隆升的响应
9.3.2岷江上游阶地面的垂直位错对逆冲作用的响应
9.4岷江上游水系样式的其他控制因素分析
9.4.1气候因素对岷江上游水系样式的影响
9.4.2岩性差异性对岷江上游水系样式的影响
9.4.3岷江上游水系样式的主要控制因素分析
……
0章湔江流域的水系样式与活动构造
1章龙门山的河流纵剖面与构造隆升作用
2章汶川地震的水系响应
3章汶川地震滑坡沉积物的传输过程
4章汶川地震与龙门山地貌生长
5章四川盆地的长周期剥蚀作用与始新世古长江的贯通
6章龙门山隆升机制与沉积响应
7章青藏高原东缘均衡重力异常与盆—山—原系统
8章汶川地震驱动的构造负载量与前陆盆地挠曲沉降作用的模拟
9章九寨沟地震
第20章2017年茂县震后滑坡的形成机制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专著展示了我国在造山带与前陆盆地、活动构造与汶川地震的优势与特色,汶川地震前有预测、震后有研究和科学建议,为靠前外研究造山带与前陆盆地耦合机制、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的灾害防治以及灾后重建、成都盆地的地震安全评价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典型范例。因此,该专著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而且也对四川省今后的地震安全稳定、灾后重建、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