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英豪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9.96
6.7折
¥
5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韩磊,董旻杰 著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ISBN9787510707957
出版时间2014-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8元
货号1201022509
上书时间2025-01-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韩磊:网名Cure,杭州人,留学德国,撰写过多篇军史类文章,曾出版《血色夜空》和《决死德意志天空》等二战战史类专著。
董旻杰:网名本垒打,上海人,曾任“知兵堂”执行总编,曾负责出版《战争艺术》和《图文战史》等军事杂志和丛书,著有《闪击西欧》和《沸腾的雪》等二战战史类作品。
目录
一 初着戎装――从军校到青年军官
二 慧眼识珠――踏上装甲部队之路
三 波兰战役――第1装甲师首席参谋
四 辉煌胜利――闪击法兰西
五 触手可及――冲向列宁格勒
六 功亏一篑――血战莫斯科
七 初为人师――总参谋部军官培训班
八 重返前线――第57装甲军参谋长
九 力挽狂澜――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参谋长
十 沉着应对――霍利特战役集群参谋长
十一 出色组织――第1装甲集团军参谋长
十二 无奈撤退――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参谋长
十三 特立独行――陆军总参谋部
十四 末日之战――第12集团军(Armee Wenck)
1.临危受命――大杂烩集团军
2.绝望出击――装甲将军之死
3.各显神通――下属军部的战斗
4.命令与现实――救所能救的人
5.冲出地狱――第9集团军的浴血突围
6.最后的目标――易北河西岸
十五 战后时光――老兵远去
内容摘要
本书讲述了二战德国装甲兵上将温那传奇般的从军经历,以及其装甲部队在欧洲东线的战史。他是传统的普鲁士军人,行事果敢坚定,指挥组织能力出色,但又性格幽默乐观,处事灵活,深得士兵和军官的一致拥护和信赖。书中采用了300余张珍贵历史照片和20余幅中文战役地图,全书是480页内容详实的人物传记及部队史。
主编推荐
《装甲英豪:二战德军装甲兵上将温和他的部队》通过大量历史文献、照片和地图,客观讲述了二战德国装甲兵上将温那传奇般的从军经历,以及其装甲部队在欧洲东线战场中那血与火的战史。本书还对温将军在二战后鲜为人知的经历进行了介绍,驰骋商界的他为战后德国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精彩内容
古德里安在回忆德军摩托化部队创始之初的情况时,这样写道:“……我们的演练得到了布施和李斯中校的第9步兵团3营的全面支持。在这些演练中,我熟识了自己今后的同僚和伙伴温,当时他正担任着第9步兵团3营副官。我们共同学习和研究装甲战术,探讨如何单独地利用坦编成排、连乃至营级规模作战。”
时任少校的古德里安已经深深认识到装甲部队的巨大价值:“我们不能再把坦分散到步兵师里,仅仅担负支援步兵的配角任务。我们必须组建装甲师,合理编制武器装备,让坦发挥优选的战斗效能。”
1931年2月,古德里安中校出任第3摩托化运输营营长。在得到运输兵总监部参谋长奥斯瓦尔德?鲁茨(Oswald Lutz,1935年11月1日他晋升为德军靠前位装甲兵上将)上校的许可后,古德里安把他的营改编为实验性装甲部队:1连为装甲侦察连,2连为坦(装甲车)培训连,3连为反坦连,4连为摩托化步兵连。由此古德里安得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试验田”,他可以在这里试验并且实践他的理念和设想,进而得以深入进行关于装甲部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各项研究。1931年10月1日,古德里安成为鲁茨少将的运输兵总监部(第6总监部)参谋长。在这个未来德军装甲部队的摇篮里,古德里安的各项试验和训练计划得到了充分肯定和支持,并且得以有效地实施。很初,摩托化部队和步兵部队的协同演练只能在较大规模的演习中才可能实现,通过这些协同演练使得德军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装甲部队训练和作战的经验。在1932年的秋季大演习中,德军很早成立的1个摩托化侦察营和1个“模拟”装甲连参加了演习,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不过德军装甲部队的高速发展还要等到希特勒正式上台之后了。
在这段时间里,古德里安多次和第9步兵团3营配合进行协同训练,作为3营营部副官的温也自然有机会和古德里安进行长时间的密切合作,彼此之间更加熟悉和信赖。求贤若渴的古德里安自然不会错过招募温来自己帐下的机会。1932年11月1日,在古德里安的关心努力下,温得到了要被调到第3摩托化运输营的消息,为此惹得团长布施大为光火,甚至和上级还打了一场笔墨官司。
温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学会开摩托,并且一直钟爱着摩托车,无论他到前线还是在后方指挥部,他都喜欢开着摩托去,甚至“拉风”地将摩托开到了希特勒的狼穴大本营,当然这是后话。尽管如此,一直接受普鲁士军事传统熏陶的温还是想留在老部队,因为一般普鲁士军官都很好留恋或者说“珍视”老部队。在布施和古德里安进行了一次关于温去向的决定性讨论后,温还是被“转让”给了第6总监部参谋长,如古德里安所愿调到第3摩托化运输营。至此,温正式走上了装甲部队之路。
此刻,德军运输兵总监部(第6总监部)的军官们需要完成三项重要任务。
1.组建摩托化侦察部队。
2.为今后坦的使用构建合理的部队组织架构。
3.在步兵师编成内组建摩托化反坦营。
鲁茨和古德里安的目标是组建专业化的装甲师乃至装甲军,装甲部队不应仅仅是步兵的附庸,而是成为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专业部队。对于当时的德国而言,《凡尔赛条约》犹如紧箍咒,依然牢牢控制着这个潜在的军事怪兽,因此装甲部队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在此期间德国曾寻求苏联的帮助,把装甲部队的军官秘密送到苏联接受培训。从1933年底开始,德军装甲部队的发展发生巨变,逐步挣脱各种限制,其中试点侦察营扩充到了4个连,开始装备6轮装甲侦察车,而且还成立了新的“特别摩托化战斗部队指挥部”,靠前任指挥官就是鲁茨中将(同时他还继续兼任运输兵部队总监),参谋长则是古德里安上校。
1933年5月1日,温中尉正式到第3摩托化运输营报到,该营很快就更名为第3摩托化侦察营,温所在的连装备的就是宝马摩托车。到新部队后,温开始全力关注部队的训练状况,努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德军摩托侦察兵的典型任务是:开着摩托快速前进,侦察收集情报或者直接冲向战区,然后跳下车立即投入战斗。所有的训练都是围绕着这一优选目标展开的。
1934年,温率领1个排参加了柏林的阅兵集会,他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几天后温收到了慕尼黑宝马汽车公司总裁的亲笔嘉奖信一一对于宝马公司而言,还能有比温部队的表演更形象的产品宣传广告吗?
温在第3摩托化侦察营待的时间不长,他接到通知要进入军事学院接受总参谋部军官培训,显然他早已经被上级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得到了进一步培训的机会。有趣的是,温一开始还有点不愿意离开部队,他参加了其老部队第9步兵团举行的军区资格考试后,“不幸”被淘汰出局,显然他在考试的时候没有全力以赴。不过,古德里安在获知温被淘汰后并没有放过他,因为他很清楚新生的装甲部队迫切需要大批合格的专业参谋军官,温这样很好的种子军官怎么会被轻易放弃?所以他亲自给温报名,要求他再次参加考试。温在“盛情难却之下发挥正常,不负众望”地通过了考试。
德国军事学院的录取筛选除了根据考试成绩以外,部队指挥官的评价和推荐也是极其重要的评选依据,在这方面倒是温的强项,所有和他一同工作过的部队主官对他都赞誉有加。1934年明1日,温晋升为上尉,同年10月1日,他进入军事学院接受长达2年的严格的参谋军官培训,踏上了成为一名很好参谋军官的道路。在军事学院,温将陆续参加战术理论、实用战术、武器装备、工兵作业、地形勘探、军史、国民学、经济学和外语等科目的学习与考试。
P14-1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