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故事丛书.苏洵故事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4.59
6.3折
¥
23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张桂琴 著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ISBN9787544526074
出版时间2013-01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3元
货号1200389146
上书时间2025-01-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家有小儿初长成
苏洵自小就表现出博闻强识、记忆超常、思维发散的特点。但谁也没有想到,在他的影响下,苏家在历史上的地位会被推至无以复加的高度。
仲兄及第偶动心
二哥苏涣的中举,激起了苏洵好胜求知的自信心,但严苛的考试制度并没有顺利地接受这位志得意满的年轻人,他落第了。
少年拓鞍马间
寥廓长天,无限江山,年轻的苏洵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纵情放浪。光怪陆离的奇山异水,开阔了蜀中少年壮怀天下的心胸。
成家立室娶贤妻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总是站着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苏洵的妻子程夫人就是苏洵人生的守护神。
玉局观中祈子嗣
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苏洵婚后多年未有子嗣,见到张仙画像后,遂顶礼膜拜,终于求得轼与辙。
慈母见背初觉悟
母亲的过世,让苏洵第一次认真思考起生命与责任的意义。而苏氏族谱的修订,更是激发起了苏洵内心无比的自豪感与荣耀感,他暗自以先人为其,从内心深处开始觉悟了。
……
内容摘要
这套选题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每个人创作编撰一个故事集,从其人生中截取最能表现其性情、最有故事情节的事件,通过简明精炼的文笔描述出来。我们要求作者把严谨的学术研究和生动的文学创作结合起来,在对传主生平事迹进行坚实考证的基础上再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虚构,写成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的文学故事。为人们了解八大家之人品、之才气、之作品搭建一个桥梁,为阅读和学习写作创造一点氛围。
精彩内容
“嗯?”苏序一抬头,看到了身上略有些浮土与枯草的小儿子苏洵扑向了自己。苏序张开双手,把苏洵揽入怀中,一边拍打着小苏洵身上的土、择去他衣上和头上的枯草,一边问道:“在哪儿呀?”
“那边――”苏洵拖着长长的尾音。
“哪儿呀?”苏序抬头望去,湛蓝的天空飘着几丝白云,看不出什么马的模样。
“那儿――刚才有一匹马,现在跑走了。”苏洵脆生生地说。
苏序笑了。他知道他的小儿子又开始思维奔逸了。小苏洵虽然只有五岁,但是他的思维总是和一般的孩童不大一样,总是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嗯,知道了。去找妈妈给擦擦脸,换换衣服,好不好?”苏序慈爱地看着苏洵。
“好!”苏洵大声答道,一蹦一跳地跑进了屋里。
苏序站起身,掸了掸衣服。
“老爷,亲家公子来了,找二少爷,二少爷还没下课……”下人进来通报道。
“知道了,我去看看。”苏序快步走向客厅。
客厅里,石昌言端端正正地坐着看书。石昌言是苏序亲家家的二公子,知书识礼、勤奋进取,时年十八岁,与苏涣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石昌言见到苏序进来,忙放下书,起身行礼。
“坐坐坐――”苏序一边招呼石昌言,一边吩咐家人准备茶点。
“昌言啊,来找涣儿啊?”
“是的,伯父。前几天,涣弟找我借本书,正好今天有空儿,就给涣弟送过来。”石昌言答道。
“昌哥哥一一”,还没等苏序答话,苏洵高声欢呼着跑进客厅。“昌哥哥,你好久都没来了,洵儿都想你了。,’苏洵仰着小脸儿,咧着小嘴儿,娇憨地说。
“这不来了吗?”石昌言抚摸着苏洵的小脸笑嘻嘻地说。??对了,你看,这是什么?”石昌言转身拿过放在案几上的红枣和栗子,在小苏洵的面前晃动着。
“红枣――,栗子――”,小苏洵大声说道。
“是呀,这不都是你最爱吃的吗?”
“嗯――”
“那昌哥哥剥给你吃啊?”石昌言宠爱地问。
“好。”小苏洵甜甜答道。
“洵儿,没有礼貌啊――”苏序的话音还没有落,“谢谢昌哥哥!”小苏洵马上站起身,规规矩矩地给石昌言鞠了个躬,亮晶晶的大眼睛转到案几上的红枣和栗子上,他仿佛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祝昌哥哥早及第,早立业。”
“啊?哈哈哈……”石昌言爽朗地笑了。
“嗯?”苏洵充满疑惑地看了看小苏洵。
“你这小家伙,怎么什么都知道啊?”石昌言想起了此前自己
曾经和苏涣谈论参加科举考试的事情。当时小苏洵在旁边玩
耍,两人顾自兴高采烈地谈天,谁都没有想到小苏洵竟然记住了两人的谈话。今天,“及第、立业”的话语从小苏洵的嘴里冒了出来,怎能不让石昌言感到惊异?
“伯父,洵弟聪慧伶俐,记忆力又好,以后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石昌言揽着小苏洵言辞恳切地说。 “呵呵呵,顺其自然吧。”苏序自己洒脱淡泊,不受拘束,对于名利没有过多的追求。因此在孩子的成长中,只是尽自己所能为孩子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条件,但却并不给与压力。
“洵弟,最近长什么本事了?给昌哥哥演示一下?”石昌言逗趣道。
“好。”小苏洵仰起了小脸儿,站到石昌言的对面。
“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小苏洵抑扬顿挫地拖着长音一字一字地慢慢背着。
“嗯 ?”苏序感到非常疑惑,自己并没有教过苏洵这首诗啊。
“好啊!洵弟!”那边石昌言已经大声地喝起彩来了。
“什么时候学会的?谁教你的?”
这是一首非常合时应景的诗歌。虽然西南春来早,但是,毕竟乍暖还寒,旷野尚未全绿,茫茫的枯绿中点染着初春的早芽,隐约透露出一抹抹青青之痕,走近细看,仿佛又踪迹全无。一个年仅五岁的孩子,能在这样的初春时节,在一个连绵许久的霏霏细雨初停、新阳初现的时间段,背诵这样的一首诗歌,怎能不让石昌言惊异万分。P3-P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