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医学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医学卷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14.12 7.2折 15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钱伟长 总主编;刘德培 本卷主编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25386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58元

货号1201043902

上书时间2024-12-30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总序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医学卷》前言
20世纪的中国医学
20世纪中国知名医学家
徐诵明(1890~1991)
林宗扬(1891~1988)
侯宝璋(1893~1967)
吴绍青(1895~1980)
胡正详(1896~1968)
卢惠霖(1900~1997)
刘士豪(1900~1974)
陈志潜(1903~2000)
魏曦(1903~1989)
裘祖源(1904~1988)
易见龙(1904~2003)
吴执中(1906~1980)
杨恩孚(1908~1977)
叶恭绍(1908~1998)
朱壬葆(1909~1987)
吴征鉴(1909~1982)
马海德(1910~1988)
何观清(1911~1995)
杨简(1911~1981)
王兆俊(1911~2001)
郭祖超(1912~1999)
陈学存(1917~)
王克勤(1918~)
于恩庶(1918~2011)
李士谔(1919~2014)
黄翠芬(1921~2011)
李河民(1922~)
杨贵贞(1923~2014)
田牛(1925~)
钟世镇(1925~)
顾方舟(1926~)
吴德昌(1927~)
韩济生(1928~)
俞永新(1929~)
王琳芳(1929~)
刘彤华(1929~)
赵铠(1930~)
洪涛(1931~)
吴祖泽(1935~)
陈慰峰(1935~2009)
陈亚珠(1936~)
夏家辉(1937~)
曾溢滔(1939~)
曹雪涛(1964~)
20世纪中国医学大事记

内容摘要
国家“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世纪在各学术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数千位华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展示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成就、治学方略和价值观念,彰显他们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全书按学科分别结集卷册,并于卷末另附学科发展大事记,以反映中国各学术专业领域的百年发展脉络。书中着力勾画这些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路径和学术生涯,力求对学界同行的学术探索有所镜鉴,对青年学生的学术成长有所启迪。《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医学卷》记述了300余位著名医学专家。其中,基础医学分册记述了约50位专家学者,是研究我国基础医学发展的重要文献。

主编推荐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医学卷:基础医学与预防医学分册》记述了100多位医学家的研究路径和学术生涯,其中基础医学与预防医学分册共收录了44位医学家。

精彩内容
    朱壬葆作为总设计师完成了这项课题的总结,由徐海超教授向周恩来总理直接汇报,受到了周总理的表扬,但朱壬葆认为仍需要进一步改进,认为目前的药物只起到一时的抗防作用,而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就在当年年底,他又组织论证如何搞出毒性低的抗辐射药。1965年提出动议,计划1968年完成,还制定了该药的指标、方向。后因自身受政治运动的冲击,未能参加研制。若干年后又成立新课题组与相关单位合作,于1982年终于研制成功一种新的抗辐射药,才算有个较满意的结果。
    
四、开创中国造血干细胞研究之路
    
关于造血干细胞的概念,早在20世纪初国际上就有人提出来了,到了20世纪60年代已趋向研究的热门。而中国当时正是因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使医学科学领域同样仍处于封闭状态。朱壬葆在被剥夺做任何科研的权利,被安排在资料室工作的日子里,虽然心情很受压抑,事业心却没有泯灭。他静心查阅国外医学科研杂志,纵观国际动态,敏锐地预测到造血干细胞的研究将成为研究治疗放射病以及其他血液病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不到半年时间,他就完成了题为《造血干细胞在放射损伤中的意义》这篇综述论文,1972年刊登在《国外军事医学资料》第二分册上。这是在国内第一篇有关造血干细胞研究与应用设想的综述文章,由此引起了上级和有关方面的重视。至1973年他又先后完成《造血干细胞中的几个问题》等4篇文献综述,进一步向国内介绍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研究进展情况。然而,一项高难度的科研工作要开展起来,如没有具有相当实力的科研群体,将犹如纸上谈兵。他清楚地认识到,在自己“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还没有摘掉的情况下,要夺回失去的时间,追赶国际研究水平,必须依靠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人。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吴祖泽,就是朱壬葆当年物色到的年轻人之一。一天下午,朱壬葆拿着一本英国医学杂志向坐在不远处的吴祖泽走去,建议道:“这篇文章希望你能认真读一读。”吴祖泽接过杂志认真读了一遍题为《关于造血干细胞辐射损伤机理分析》的国外文献后,有着扎实物理化学基础的他,也敏感地意识到造血干细胞在放射病发生与治疗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它在其他造血障碍疾病研究中的深远意义。正处于苦苦寻找科研突破点的吴祖泽,在朱壬葆的点拨后,脑中的思路豁然清晰起来。他答应朱壬葆“找个机会给大家讲讲”,以便在本所科研人员中首先传播开来。在以后的日子里,吴祖泽在朱壬葆的启发下,写出了第一篇在造血干细胞领域里的文章《放射损伤中造血干细胞的损伤和恢复问题》,刊登在《国外军事医学资料》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