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辰倭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壬辰倭乱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6.92 6.9折 39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崔官 著作 金锦善,魏大海 译者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29371

出版时间2013-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1200761071

上书时间2024-12-30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部 中韩日的冲突―壬辰倭乱
第一章 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壬辰倭乱
第一节 在大航海时代的背景下
第二节 东亚的地壳变动
第三节 诸多外籍士兵组成的明朝军队
第二章 壬辰倭乱的展开
第一节 战争爆发之前
第二节 壬辰倭乱
第三节 丁酉再乱
第三章 壬辰倭乱的影响
第一节 相互间的印象根深蒂固
第二节 日本国内对壬辰倭乱的不同评价
第三节 《东国新续三纲行实图》
第四节 陶瓷战争、书籍战争、活字战争、俘虏战争
第五节 朝鲜性理学与江户幕府
第六节 朝鲜的关羽信仰
第二部 战争、记忆、想象力
第四章 壬辰倭乱在韩国的文学化
第一节 文学化的背景
第二节 实记文学
第三节 小说文学
第四节 诗歌文学
第五章 壬辰倭乱在日本的文学化
第一节 文学化的背景
第二节 与壬辰倭乱相关的短篇记录类
第三节 壬辰倭乱系列作品(朝鲜军记物)
第四节 近现代日本和壬辰倭乱
第六章 与壬辰倭乱相关文学的蔓延
第三部 英雄、反英雄―以晋州城攻防战为中心
第七章 壬辰倭乱的象征―晋州城攻防战
第一节 晋州城攻防战的起因
第二节 第一次晋州城攻防战
第三节 第二次晋州城攻防战
第四节 晋州城攻防战的特征
第八章 文艺作品中的英雄
第一节 朝鲜的忠臣―金晋州(金时敏)
第二节 近松门左卫门笔下的木曾判官
第三节 木曾官形象的转换
第四节 “日本的将军是三韩的狗”
第九章 朝鲜妓女与日本豪杰
第一节 义妓论介
第二节 豪杰毛谷村六助
第十章 郑成功与东亚―以近松的《国性爷合战》为中心
第一节 郑成功与日本
第二节 近松的《国性爷合战》
第三节 近松、和藤内与壬辰倭乱
第四节 从郑成功到和藤内
第四部 战争、国家、和平
第十一章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壬辰倭乱
第一节 芥川龙之介和《壬辰录》
第二节 中岛敦的历史观点
第十二章 李舜臣将军在日本
第一节 木曾官和李舜臣
第二节 龟船的戏剧化
第三节 近代日本的李舜臣崇拜
第十三章 壬辰倭乱和国家意识
第一节 “忠”文学和“武”文学
第二节 民众和对外意识
第三节 壬辰倭乱与乌托邦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壬辰倭乱,在中国称做万历朝鲜战争,在日本称做文禄庆长战争。
这本《壬辰倭乱--四百年前的朝鲜战争》(作者崔官)的异质性在于令人震惊的陌生感。《壬辰倭乱--四百年前的朝鲜战争》这部很好的历史著作使用韩、中、日三国史料,竭力去还原一段尘封四百多年的往事。

精彩内容
    上文阐述的是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单方面的影响,这种殖民化行为带来的影响,令亚洲的形势于16世纪末发生了变化,丰臣秀吉统一日本,而后趁势侵略朝鲜,明军作为朝鲜的援军参战,朝鲜、明朝和日本――这东亚三国倾尽国力进行了长达7年的战争。这场战争在韩国称做“壬辰倭乱”,在日本称做“文禄、庆长之战”或“朝鲜役”,在中国则称之为“万历东征”或“抗倭援朝”。这一连串不同的战争称谓指称的是同一场战争。
    从当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格局看,朝鲜是中国的邻国,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位于东亚的东端即外廓。外廓国(日本)对中心国(中国)基本的文化态度是认同和兼容,但是日本并不甘心这种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格局长此以往地存续下去。中心国(中国)与其周边国(朝鲜)则已习惯于安居在这样稳定的靠前秩序中,并不想发生任何改变。不同的文化心理在面对新的外部文明时,其反差显而易见,中国和朝鲜面对外部文明的态度是无视或反应相对的迟钝,日本的态度却相当敏感。16世纪后半期日本不仅认可弗朗西斯科?赛维尔(Franciseoxavier)啭教士的传教活动,还积极学习并汲取了西洋文明。当时传入日本的火绳枪(日语称铁炮)――在后来的日本战国时期――在日本政局的改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火绳枪属点火枪,点火发射需要时间,遇上大雨就不能使用,所以一开始与其说是新型武器,不如说是一件神奇的礼物。火绳枪后经织田信长(1534-1582)开发,正式用于战争之中。织田信长以近期新武器火绳枪武装的部队打前锋,战胜了其他的战国武将,短期内结束了日本的战国时代。织田信长一举跃升为日本新的统治者,但在京都本能寺,织田信长却因明智光秀(1528-1582)的背叛而被杀。之后丰臣秀吉(1537-1598)打败了明智光秀,为织田信长报了仇,并继承了他的伟业,统一了全日本。丰臣秀吉在统一过程中建立了强硬的统治体制。完成统一之后,丰臣秀吉便以火绳枪部队为前锋,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当时,日本火绳枪部队的战斗力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重量的水平。众所周知,战争初期丰臣秀吉的目标是要征服中国。然而,很终却无力攻击中国,即使在朝鲜也没有占到一寸土地,战争以秀吉的死亡而告终。战争让日本在东亚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负面印象。可以说,欧洲和东亚的接触直接导致了试图建立亚洲新格局的日本对亚洲大陆的侵略,这在东亚历目前是靠前的。壬辰倭乱是大航海时代发生的一大事件,它成为近世以后中、韩、日三国关系的一个新起点。
    当时,丰臣秀吉梦想统治中国,借以打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秩序,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新格局――推行所谓“日本型华夷意识”。虽说位于东亚之边缘,日本却积极汲取西方优选文明,很快崛起为新的势力。可以说,日本型华夷意识的推行就是彰显日本新势力的举措。需要强调的是,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但之后日本积极利用外部世界的刺激,形成了强大的统一政权。这个统一政权使用了西欧的新式武器进攻亚洲大陆,企图改变既定存在的东亚格局。由这个观点回顾东亚历史,16世纪后半期壬辰倭乱的展开过程,再现于19世纪后半叶西方势力的东方扩张中。19世纪的中国和朝鲜,对世界变化的反应仍旧是迟钝的。日本的幕府讨伐军却利用西欧的新式武器推翻了江户幕府,建立了强大的天皇制集权国家。明治政府建立后不久即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这一模式和壬辰倭乱如出一辙。
    历史在相似的轨迹中运行,只有了解此般循环反复的历史,我们才可能开创新的世界。
    从战争的结局来看,壬辰倭乱并没有带来任何领土上的变化,也没有明确的胜利者,战争也不是以签订某种和平条约而告终的。但是,这场战争却毫无疑问地引起了东亚格局的新变动。秀吉的挑战,使之前以中国明朝为中心的东亚旧秩序转变而为17世纪的东亚新秩序体制。
    众所周知,明朝是1368@:在中国本土驱逐了蒙古(元)势力后建立的汉民族国家政权。15世纪初,郑和的数次远征向世界炫耀了中国的强大国威,兴盛的明朝作为东亚的宗主国是不容置疑的。但明朝强大的国力在进入16世纪后开始逐渐衰退。北方受塔塔尔(Tatar)的侵扰,南方沿海地区则倭寇横行,国力一度衰弱到连南京都难保的程度。与北虏南倭经年不绝的艰苦战争,使国家的财政每况愈下。张居正的改革(1573-1582)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已开始衰退的国力却无法接近地恢复。1583年,满洲努尔哈赤(Nurhachi)发动起义并扩展满洲势力,那正是朝鲜遭受日本侵略的时期。1392年朝鲜王朝成立以后,朝鲜和明朝的“事大关系”④持续了200年,朝鲜是明朝的忠实友邦。
    明朝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为援助朝鲜派遣了20万大军,随之带来沉重的军事负担。战争中明朝不仅失去了数万名士兵,还耗费了庞大的物力、财力。中国记载壬辰倭乱时况的《两朝平攘录》中,记录了1597-1598年“丁酉再乱”期间支付白银800万两、赠送军粮数十万石。明朝本来国运衰退,加上这场与日本的战争,国力消耗殆尽,从此无法抵挡新兴的满族势力。1616年满立后金,利用李自成起义攻下北京,中国从此开始了清朝统治的政权。壬辰倭乱正是加速明朝灭亡的一大事件。P4-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