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苏州特大城市地区人居空间过密化与治理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海-苏州特大城市地区人居空间过密化与治理研究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3.18 7.1折 75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磊贤 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51384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5元

货号1202300439

上书时间2024-12-29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试解人居空间质量

1.1.1 中国城镇化锁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1.1.2 对大城市高质量空间发展路径争议激烈

1.1.3 需要从“质量”视角思辨大城市人居空间发展

1.2 已有研究面临的理论困境

1.2.1 本体层面:定义困境

1.2.2 认识层面:感知与测定争议

1.2.3 理念层面:无限更迭陷阱

1.2.4 方法层面:内涵还原悖论

1.2.5 实践层面:量-质关系问题

1.2.6 批判地认识当前研究状况

1.3 重建研究纲领

1.3.1 突破“质量”认识论

1.3.2 聚焦特大城市地区尺度

1.3.3 拓展研究的时、空两向维度

1.3.4 引入“治理”因素

1.4 研究对象、问题与方法

1.4.1 研究群像:世界特大城市地区

1.4.2 重点对象:上海-苏州地区

1.4.3 重点对象选取意义及典型性

1.4.4 科学问题

1.4.5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框架

2.1 人居空间质量的核心研究变量

2.1.1 将“质量”降维到空间层面所得变量

2.1.2 由“质量”概念源头推导所得变量

2.1.3 密度与设施

2.2 “密度-设施”关系:一种人居空间质量认识论

2.2.1 密度、设施的类哲学意义关联

2.2.2 以密度、设施描述空间发展现象

2.2.3 对密度、设施构成测度方式的讨论

2.2.4 “密度-设施”比例关系

2.3 人居空间过密化与反过密化

2.3.1 前提假设

2.3.2 人居空间过密化与“密度-设施”失衡

2.3.3 治理主体多路径调节“密度-设施”关系

2.3.4 形成阶段性城市形态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比较视野下的特大城市地区人居空间发展

3.1 世界特大城市地区人居空间质量及其治理状况

3.1.1 后发地区受困于“密度-设施”失衡问题

3.1.2 根据自身资源条件选择改善调节路径

3.1.3 治理模式和能力是重要支撑因素

3.2 样本地区的密度-设施空间分布

3.2.1 对象与空间构造

3.2.2 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3.2.3 基础设施分布特征

3.2.4 “密度-设施”分布特征

3.3 “密度-设施”分布与人居空间质量调控策略的关系

3.3.1 分布曲线聚类与发展阶段的关系

3.3.2 分布曲线形态与路径策略的关系

3.3.3 初步解释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上海-苏州地区人居空间过密化-反过密化演进

4.1 研究语境与叙述方法

4.1.1 作为“话语”的“‘骨’‘肉’关系”

4.1.2 理性逻辑下的空间干预进程

4.2 时空范围

4.2.1 历史时期划分

4.2.2 空间层次界定

4.2.3 主要文献材料

4.3 历史演进

4.3.1 起始状态:城、乡空间双重过密

4.3.2 疏散理想受阻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时势(1946-1957年)

4.3.3 多管齐下向外疏解市区人口(1958-1977年)

4.3.4 在空间过密失衡中寻找出路(1978-1989年)

4.3.5 大规模增长与扩散的二十年(1990-2010年)

4.3.6 改善区域人居环境的新时期(2011年至今)

4.4 周期特征

4.4.1 两轮“密度-设施”关系内外消长

4.4.2 市区两轮空间过密与一次失衡

4.4 -3较显著的三十年周期波动特征

4.4.4 与政经体制和治理模式的潜在关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内外转换

5.1 验证原理与分析方法

5.1.1 波动验证原理

5.1.2 测度分析方法

5.1.3 数据来源

5.2 上海-苏州地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律

5.2.1 上海市域部分

5.2.2 苏州市域部分

5.2.3 沪苏走廊地区

5.3 空间波动进程中的过密空间转换

5.3.1 各级居民点“密度-设施”变化

5.3.2 特大城市中心区与外围地区“密度-设施”变化

5.3.3 空间过密化区域随波动进程转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围过密空间的治理实践

6.1 边界外侧作为空间开发的优先区位

6.1.1 现象:外围地区大规模空间“贴边”开发

6.1.2 原因:设施供给成本角度的情景模拟解释

6.1.3 结果:空间拓展首选“密度-设施”配比洼地

6.2 外围圈层成为外来人口落脚集中地

6.2.1 现象:外来人口分布集聚地圈层外移

6.2.2 原因:落脚定居综合成本角度的解释

6.2.3 结果:公共设施与外来人口高度错配

6.3 上海-苏州外围地区空间反过密化自主实践

6.3.1 人居空间质量提升难点

6.3.2 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设施服务改善实践

6.3.3 上海-苏州跨界地区设施服务合作探索

6.4 实践的治理性

6.4.1 以柔性治理摆脱“权”、“利”困境

6.4.2 以多元投入代替单一主体供给公共资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试论上海-苏州地区人居空间演化机制与质量调控策略

7.1 质量调控导向的人居空间演化

7.1.1 长期空间过密化与过密空间周期转换的过程逻辑

……

内容摘要
处在高质量空间发展门槛上的中国大城市地区面临空间规划与治理的路线争议,学术研究亟待从“质量”角度回答中国大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机制问题。 本书将“质量”概念降维到城乡规划学科核心关注的空间层面,选取人口密度和基础设施作为调节人居空间质量的核心变量,以“密度-设施”比例关系作为聚落质量的空间测度,构建了基于“空间过密化”假设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经由“密度-设施”的研究视角并通过长时间的历史-空间研究与多样本、多尺度的比较研究方法,本书概括了世界特大城市地区的“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与聚类特征,并以上海-苏州地区为重点对象,全面解析了1946年至今该地区的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过程。 经过归纳、解释和初步验证,本书认为,上海-苏州地区的人居空间发展表现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的过程逻辑,形成了在长期空间过密化进程中局部突破低水准人居空间质量困境的空间演化与治理机制。该机制是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在外部政治经济环境下,根据体制特征和公共资源条件,策略性选择疏解人口、供给基础设施等不同成本“密度-设施”调节路径的结果。现阶段,外围地区成为上海-苏州应对空间过密化的重点地带,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和上海-苏州跨界地区等外围地区典型空间的“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实践则表现出通过治理模式创新改善设施服务的新趋向。综合研究发现,本书也对上海-苏州地区提出了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人居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