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梦幻旅程——表现主义戏剧"心理叙事"创作研究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9.34
5.4折
¥
36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焦资涵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039849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1202203128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焦资涵,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讲师。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戏剧编剧艺术研究方向,艺术学博士。师从陈小玲教授(中国话剧奖“金狮奖”获得者、瑞典皇家剧院邀请演出的位亚洲女性剧作家)。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戏剧编剧理论,编剧学理论。在核心期刊发表戏剧创作研究文章多篇,参研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编剧创作豫剧话剧《豫声悠扬》、话剧《陈酿》、小剧场戏剧《梁祝》、音乐剧《红旗渠的故事》等。
目录
绪论
章表现主义戏剧中的"心理叙事"
节戏剧叙事
第二节戏剧创作中的"心理叙事"
第三节表现主义戏剧概况
第四节表现主义戏剧"心理叙事"概览
第二章表现主义戏剧"心理叙事"中的人物系统
节"超级一号人物"与"单向性人物群体"的概念
第二节心灵的主调——表现主义戏剧"心理叙事"中的"超级一号人物"
第三节心灵的映照——表现主义戏剧"心理叙事"中的"单向性人物群体"
第三章表现主义戏剧"心理叙事"中的情境建构
节表现主义戏剧中情境的特点
第二节梦幻的引人——对表现主义戏剧"心理叙事"中情境的拓展
第三节梦幻的作用——为表现主义戏剧"心理叙事"构建特殊的情境
第四章"心理叙事"作为戏剧创作理论的价值
节中国话剧对"心理叙事"创作方法的借鉴
第二节"心理叙事"对戏剧创作的启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表现主义戏剧诞生于20世纪的欧洲,在康德、尼采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下,面对特别激化的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剧作者们不再关注对社会表象的直观再现,而是表现人精神上的困窘和压迫、敏感与焦虑作为创作的内核。形成了一套以人的非理性心理为内容,探索人的灵魂深处,打破情节统一传统的“心理叙事”创作方法。“心理叙事”是现代剧作家打开“人”的新课题大门的宝贵钥匙,在后世剧作者的作品中不断发挥重要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