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研究进展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1.89
7.2折
¥
58
全新
仅1件
作者梁日欣,杨洪军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29329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1520663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中药药性研究
第一节中药四气
第二节中药五味属性的研究
第三节中药归引经等其他研究
第四节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中药药效评价研究
第一节中药药效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影响中药作用的因素
第三节中药药效学研究内容及方法
参考文献
第四章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及其意义
第三节中药药动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P450酶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意义
第五节中药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
第六节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实例
第七节中药药动学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五章中药毒理学研究
第一节中药毒理学基本理论
第二节中药安全性评价
第三节中药新药的安全性评价
第四节GLP的概念与实践
参考文献
第六章生物力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生物力药理的提出与发展
第二节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三节研究实例
第四节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七章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蛋白质组学与中药蛋白质组学研究
第二节蛋白质组学与中药药理学研究
第三节蛋白质组学在中药毒效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节代谢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五节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在中药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八章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现状与前沿
第一节网络药理学概述
第二节网络药理学与中药(含方剂)配伍理论研究
第三节网络药理学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第四节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
第五节展望
参考文献
第九章中药整合药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第一节中药整合药理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整合药理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中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十章抗疟药青蒿素的发现及其药理学研究进展
一第一节抗疟药青蒿素的发现
第二节青蒿素类药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第三节青蒿素耐药性的出现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研究进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中药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第三节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实例
第四节展望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抗病毒中药药理研究进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三节展望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抗肿瘤中药药理学进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抗肿瘤药理学及中药在现代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第三节中药抗肿瘤研究实例分析
第四节中药抗肿瘤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总论、青蒿素的发现及青蒿素类药物药理学研究进展、生物力药理学研究进展与趋势、血清药理学研究进展与趋势、整合药理学研究进展与趋势、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理研究进展与趋势、抗病毒药理研究进展与趋势、中药毒理学研究进展与趋势、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与趋势、中药药性研究进展与趋势、组学技术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分子生物学在中药药理学研究等;本教材系我国中医药研究重量专门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教学的一线人员,结合中医药及现代医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沿,系统阐述概括了中药体内外药效作用及作用机理研究的相关内容及方法,不仅可为从事中药教学和科研的人员提供参考,而且也是抢先发售对中医药学研究的前沿和近期新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概述,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精彩内容
**章 总论
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学科任务和研究内容明确,是一门与多学科密切联系的桥梁性学科。
一、 中药药理学概述
1. 中药药理学概念
中药药理学(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TCM)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借鉴现代科学技术与手段,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 中药药理学研究目的
(1) 揭示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中药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药药理的研究对中药药性理论给予现代科学的表述,可以揭示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
(2) 阐明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中药配伍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医药理论的精髓,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是中医药领域的关键核心问题。通过中药药理学研究,可以证明中药复方中组成成分的配伍关系是协同作用(增强或相加),还是拮抗作用。并从药味组成的数目、量、比例等角度,阐明复方中单药味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单味药对总体复方的贡献度和贡献形式,科学阐释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
(3) 提高对中药复方理、法、方合理性的认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4) 发现新用途:中药药理研究是挖掘老药新用、老方新用的重要手段,为中药新药的创制提供科学依据。
(5) 挖掘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发现中药的毒副作用:借鉴现代中药分析技术手段与方法,深入探讨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是中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以及在国际上认可度的提高,中药毒副作用受到了高度关注。研究中药的毒副作用、毒效物质基础及发生机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是中药药理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3.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特点
中药药理学属于中药学的范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现代药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与中药学、中医学及药理学密切关联的桥梁学科,是中西医药结合的产物,既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同时也凸显了本学科自身的特点。
(1) 中药药理研究强调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借鉴现代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药的药性、配伍、功效、毒副作用及体内过程,以揭示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科学本质,促进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继承发展与提高。
(2) 中药药理学研究与临床合理用药紧密关联,中药药理学为中医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是临床医生合理遣方、提高临床疗效及减少毒副作用的重要保障。
(3) 中药药理学研究与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资源学、中药炮制学及制剂学等中药学科相互渗透。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中药复方,单味药,中药有效成分、组分,以及成分或组分的配伍,因此,药材或饮片的质量和制剂的稳定性等因素与中药制剂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密切相关,同时中药药理学研究又是中药制剂药效、毒性评价及制剂工艺筛选的重要参考依据;由此可见,中药药理学与其他中药学科的交叉渗透是中药药理学的独特之处。
(4) 基于“证”的动物模型的中药药理学研究是不同于西药药理学研究的独特之处。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中药治病的药效是以“证”为对象,故建立“证”的动物模型进行中药药理学研究,揭示中医用药的本质,是中药药理学体现中医药特色的重要方面。
二、 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1. 药物学(本草学)阶段
中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作斗争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内容,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早的药性理论学说可追溯到中医两部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先秦至汉代奠定药性理论基础,唐和五代时期对法象进行探索,宋金元时期提出法象药理和归经理论,明清时期深入研究中药药理,为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现代中药药理学阶段
自1923年陈恢学者对麻黄碱进行系统研究以来,中药药理学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并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其中20世纪50~60年代主要围绕现代医学相关系统疾病进行有目的的中药疗效验证研究,在强心、降压、利尿、抗菌、消炎、解热、镇痛、驱虫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有效中药的筛选。这一时期研究比较深入的中药有茵陈蒿、秦艽、大黄、防己、附子、柴胡、甘草等单味中药。
20世纪70~80年代中药药理研究开始重视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手段揭示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中药药性理论如四气、五味、归经,以及中医治法、法则结合的中药研究、中药配伍机制等研究开始起步。这一时期中药复方药理研究也有了显著进展,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有:生脉散、参附汤、桃红四物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苏合香丸、桂枝汤和六味地黄丸等。此外,对常用单味药的研究仍占我国中药药理研究的知名品牌地位。1982年**本《中药药理学》教材出版,作为中药学专业的必修课。1985年成立了全国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并创办《中药药理与临床》杂志,颁布《新药审批办法》,激励了中药新药的研究及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药效、毒理、临床相结合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的发展,中药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思路也有较大突破,研究方法和手段日益**,研究目标更加明确。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与不良反应得到了深入发展。
三、 中药药理学研究思路
1. 基于中医药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面对中医药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中药药理学中医药领域需要深刻认知当前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自身的独特性,中药药理学应从如何保持中医药自身特色优势入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思路,使中医药成为能够被世界范围内所接受的科学。
2. 跟踪生命科学研究前沿,关注*新发展动态
21世纪被认可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前沿不断取得创新成就,并对中医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结合当前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发展方向、技术手段以及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并关注*新进展,比如系统生物学、网络药理学、整合药理学等新技术和新策略的出现,为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探索途径。
中药药理学是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紧密结合和相互渗透的学科,是中西医药结合的典范学科,多年来,在中医药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药药理学将会取得更具突破性的进展,理论体系将更加成熟完善。
第二章 中药药性研究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部分和中医药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并揭示中药运用规律的一种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其中,中药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本章主要对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和梳理,为进一步了解和深入解析中药药性本质提供参考和借鉴。
**节 中药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属性,它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部分。中医学认为,寒为凉之甚,热为温之极,故寒与凉、温与热并无本质上的差异。寒凉属阴,温热属阳。相比于中药的其他属性,目前对中药寒热药性的研究较多,以下主要从生物效应及物质基础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 中药四性的生物效应研究
传统中医学认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即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可见,中药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一般而言,能减轻或消除热症的药物,即具有清热、凉血、泻火、清虚热、滋阴等功效的药物,其药性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即具有祛寒、温里、助阳功效的药物,其药性属于热性或温性。有关中药寒热药性的现代研究,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机体能量代谢及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
1. 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有学者研究发现附子、干姜、肉桂等温热药可以通过增加实验动物脑内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促进儿茶酚胺的合成,同时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含量也在逐渐增加,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而石膏、黄柏、知母等寒凉药则可通过降低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由此认为温热药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相反寒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亦有学者采用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度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唾液分泌量、收缩压和舒张压作为自主神经功能评价指标,研究结果显示热证患者平衡指数偏高,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高,而寒证患者则偏低,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则偏低。也有学者针对几种虚证所伴随出现cAMP/cGMP水平失衡的情况,分别采用滋阴药及助阳药进行治疗,发现热性药可提高自主神经功能活动,增强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活性,而寒性药可通过降低自主神经功能,增强副交感神经-M 受体-cGMP系统活性,两类药物均可通过影响自主神经的递质、受体及环核苷酸水平,调整自主神经功能,纠正机体寒热的不平衡,*终达到治疗的目的。也有研究认为,寒凉药可使模型动物血清T3、T4、促甲状腺素(TSH)、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代谢下降,动物动情周期延长,对亢进的垂体轴系统呈现出抑制作用;温热药可使模型动物血清TSH、性激素含量增加,尿中肾上腺皮质激素代谢产物排出增多,对低下的垂体轴系统呈现出兴奋作用。
2. 对能量代谢方面的影响
临床研究表明,寒证患者基础代谢普遍偏低,而热证患者的基础代谢则偏高。寒凉药或温热药可通过影响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和细胞膜钠泵(Na+-K+-ATP酶)活性,而纠正热证(阴虚证)或寒证(阳虚证)异常的能量代谢。温热药可通过兴奋红细胞膜钠泵活性,提高细胞储能和供能物质ATP含量,纠正寒证(阳虚证)患者的能量不足。相反,寒凉药都具有抑制红细胞膜钠泵活性的作用,可抑制热证(阴虚证)患者的产热。有学者分别对6味热性中药及6味热寒性中药的水体物进行大鼠骨骼肌及大鼠肝脏Na+-K+-ATP酶、Ca2+-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测定,研究发现,6味热性中药能显著升高三种酶活性,通过促进肌糖原的分解,增加SDH的活性,从而加快机体三羧酸(TCA)循环,使细胞内ATP生成增加;6种寒性中药则显著降低Na+-K+-ATP酶、Ca2+-ATP酶及SDH酶的活性,减慢TCA循环,使ATP生成减少。以上的研究结论总体认为,温热药增加机体的能量代谢过程,它们虽然可能作用于代谢调节产热过程的不同环节,但*终的生物效应表征基本一致或相似;而寒凉药则通过影响相应的代谢相关环节减少机体的能量代谢过程。
3. 其他相关研究
近年,有学者从生物热力学角度,基于用药后动物的温度趋向性,探索中药寒热属性的客观真实性及科学内涵,发现了口饲寒凉性中药的大鼠对温热有一定的趋向性,而口饲温热性中药的大鼠对寒凉有一定的趋向性,进而评价中药的寒热客观属性。也有学者基于负荷寒热药性中药的大肠杆菌的生长状态的差异,寻找中药寒热药性的客观表征规律。有研究者采用基因芯片,将有显效患者治疗前后的基因表达谱进行比较,探索热药疗寒的分子机制和中药寒热药性的本质,发现了疗效与证候的基因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与温热药通过基因网络间接作用于虚寒证的相关基因有关。也有研究认为,中药有效成分可通过对人体蛋白质组、激素等的调节,从而影响到基因组的调控性及整体性,温热药能够激发基因组的活性,增强基因组的演化功能,促进内分泌等,而寒凉药则起到相反作用。另外,近年有研究者尝试基于机体的寒热感受角度,引入瞬变感受器电位(TRP)离子通道蛋白,发现很多温热(如辛温药)或寒凉(如苦寒药)性中药通过其所含的活性成分激活或干预相应的TRP 离子通道,进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