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善文化遗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阿拉善文化遗产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73.76 5.1折 340 全新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永志,吉平,张文平 主编;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ISBN9787501040452

出版时间2014-08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340元

货号1201064832

上书时间2024-12-23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内蒙古文化遗产概论
阿拉善盟文化遗产综述
文化遗产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汉代
西夏和元代
明清时期
近现代
附录
表一 阿拉善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表二 阿拉善盟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表三 阿拉善盟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后记

内容摘要
陈永志、吉平、张文平编著的《阿拉善文化遗产》综述介绍的内容主要是阿拉善盟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及以往文物考古工作概况等。附录主要是对阿拉善盟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拉善盟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一个较为全面的分解统计。

精彩内容
    二 阿拉善盟地区历史简述
    
阿拉善高原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距今1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在雅布赖山脉特格几格、布布井、额勒森呼特勒、陶兰高勒等地的山洞中都发现了原始的手形岩画。岩画均为褐红色颜料渲染而成的阴形手印。其作画环境、颜料、方法等诸多方面与西方旧石器时代的西班牙卡斯提里奥洞窟岩画、法国加加斯洞窟岩画是非常相近的。这说明二者大体上属于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艺术作品。
    
到了新石器时代,也就是距今8000~5000年之间的气候环境最适宜期,农耕文明一度向北扩展,其陶器制造技术的影响远波阿拉善高原。在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和腹心地带,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大大小小的海子。距这些海子不远的沙地上,被风吹过的地表往往暴露出丰富的遗物,石核、石叶、石片、磨盘、磨棒、陶片等随处可见,其中不乏新石器时代遗物。据阿拉善右旗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在巴丹吉林沙漠区域,这类遗存发现近50处之多。在贺兰山西麓的头道沙子遗址发现了仰韶时期的尖底瓶、浅腹钵残片和彩陶片。在阿拉善左旗鹿圈山遗址也采集到客省庄文化的绳纹陶鬲。
    
阿拉善高原南部的河西走廊,水源充足,绿洲农业发达。它所孕育的四坝文化曾经繁盛一时。河西走廊的北界山势断续,中间有许多宽广的缺口。进入青铜时代,原来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四坝文化居民有的顺额济纳河北徙,有的穿越河西走廊北界的山口,来到阿拉善高原,在那里留下了他们生活的足迹。额济纳旗北部的巴彦陶来遗址就是一处内涵较为单纯的四坝文化遗址。另外,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达布苏图和哈布塔盖两处湖泊附近均发现了典型的四坝文化遗物,如锯齿状口沿的灰陶罐、双耳红陶罐、双耳灰陶罐、四系彩陶罐等。与之大体同时,齐家文化的居民也来到了阿拉善高原东部的贺兰山西麓,据报道1958年曾在巴彦浩特以南的鹿圈山遗址发现了齐家文化的泥质红陶双大耳罐。另外,阿拉善右旗文物管理部门曾经先后在巴丹吉林沙漠采征集到近乎完整的2件沙井文化陶鬲,这说明,属于青铜时代晚期的沙井文化,其影响也到了阿拉善高原地区。
    
秦末汉初,匈奴势力日渐强大,占据了阿拉善高原。从此,这里由右贤王等右方王将统领。由于匈奴人不断南下侵扰,汉初北地、云中、雁门、代郡、上郡等北部边郡累受其害。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起,西汉政府调整了对匈奴的斗争策略,连续主动出兵攻打匈奴。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将军去病、公孙敖出北地二千余里,过居延,斩首虏三万余级”(见《汉书·武帝本纪》)。在西汉王朝强大军事进攻的压力下,匈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西汉政府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阿拉善高原广大地区始纳入西汉王朝管辖。根据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今阿拉善盟广大地区在汉代均隶属于凉州刺史部,其中阿拉善左旗大部分地区和阿拉善右旗东南部部分地区属武威郡管辖,额济纳旗大部分地区和阿拉善右旗西南部部分地区属张掖郡管辖。事实上,根据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的初步调查成果来看,西汉时期在阿拉善高原地区所辖领土范围应当更大,因为在阿拉善左旗中部的哈鲁乃山沿线、阿拉善右旗北部的笋布日乌拉山沿线以及中部的雅布赖山沿线都发现有排列整齐的汉代烽燧、城障、天田、当路塞等军事防御设施。王莽统治时期和东汉年间,由于西北防线的不断南移,除局部地区仍归北地郡管辖外,实际上中原王朝已经放弃了对阿拉善高原大部分地区的统治,使这里一度成为鲜卑、羌等北方民族的游牧地。但是,额济纳河流域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一直在中原王朝的控制之下。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改居延为居成,属辅成郡(即酒泉郡)管辖。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窦融为张掖属国都尉,管辖居延等地。汉献帝建安年问,在此设置西海郡,统领居延一县。
    
北周武帝保定年间(561~565年),在居延设置同城戌,治所在今额济纳旗大同城(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编号为“K789障”)。静帝大定元年(581年),隋国公杨坚篡权,建立隋朝。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同城镇直接由西凉州统领。唐代,转属于甘州管辖。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安北都护府迁至同城,中宗景龙二年(708年),从同城迁出。大约此后,成立同城守捉。玄宗天宝二载(743年),升级为宁寇军。德宗贞元六年(790年),沙陀突厥(原为西突厥属部)被吐蕃降服,不久摆脱吐蕃,自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投奔唐王朝,进入贺兰山区和鄂尔多斯高原。
    
北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李元吴筑坛受册,即皇帝位,建立了西夏政权。西夏在全国设十二监军司,其中额济纳旗黑城东北隅小城为西夏黑水镇燕军司驻地。白马强镇军司的驻地,根据前人考证当在阿拉善左旗吉兰泰盐池附近。
    
西夏宝义元年(1226年),黑水镇燕军司陷落。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在额济纳河流域设置亦集乃路总管府,隶属于甘肃行省。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元朝先后两次征发新附军士共600A,在亦集乃路垦植屯田。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征西将军冯胜攻至亦集乃路(额济纳河流域),元军守将F颜帖木尔投降,亦集乃归附明朝,划为张掖、酒泉边外地。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明王朝始置宁夏卫,控制今阿拉善左旗部分地区。而这一时期阿拉善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为蒙古瓦剌等部的游牧地。
    
清初,蒙古鄂尔多斯部额琳沁、固鲁岱青等游牧于阿拉善。顺治六年(1649年),因大札木苏发动叛乱,额琳沁与同族六人率部从额济纳河流域和阿拉善地区移牧于今河套地区。康熙初年,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沙皇俄国的扶持下不断进攻漠南蒙古各部。康熙十五年(1676年),蒙古和硕特部鄂齐尔图汗为噶尔丹所败,所遗部众归属顾实汗之孙和罗理。为躲避噶尔丹的进攻,和罗理率部众迁徙到额济纳河流域游牧。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和罗理奏请归顺,康熙皇帝赐牧阿拉善地区。自此,和罗理属部始定牧阿拉善,成为阿拉善和硕特蒙古。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清王朝将和罗理部按四十九旗之例,编置佐领,册封和罗理为多罗贝勒,授札萨克印,正式设置阿拉善和硕特旗(辖境包括今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全部、磴口县和乌海市乌达区,简称阿拉善旗),上不设盟。自此至1949年9月23日阿拉善旗和平解放,阿拉善旗共传九代十王。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游牧于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汗之侄阿喇布珠尔率500余部众赴西藏礼佛。因归路被准噶尔部阻挡,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阿喇布珠尔率众内附,被清政府册封为固山贝子,赐牧于今甘肃省敦煌市一带。为躲避准噶尔部的不断袭扰,在清政府允许的情况下,阿喇布珠尔之子丹忠率部迁徙到额济纳河流域定牧。乾隆十八年(1753年),清政府在此设置额济纳土尔扈特特别旗,直隶清廷理藩院管辖。自1704年始封阿喇布珠尔为固山贝子,至1949年9月27日额济纳土尔扈特特别旗和平解放,额济纳旗旧土尔扈特部共传十代十二王。
    
1911年,清朝灭亡。次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1913年阿拉善亲王塔旺布鲁克札勒、额济纳札萨克旗郡王达西先后承认中华民国政府的领导。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宁夏行省,阿拉善和硕特旗、额济纳土尔扈特特别旗划归宁夏省管辖。1949年9月,阿拉善和硕特旗、额济纳土尔扈特特别旗和平解放。阿拉善旗由宁夏省管辖,额济纳旗初由甘肃省酒泉专署代管,1951年2月,复归宁夏省直辖。1950年10月,定远营更名“巴彦浩特”。1954年4月,宁夏省蒙古自治区正式成立,驻地巴彦浩特,由阿拉善旗和磴口县两个行政区组成。同年9月,宁夏省建制撤销,合并于甘肃省,刚成立不久的宁夏省蒙古自治区转隶于甘肃省,改称甘肃省蒙古自治区,后又改称甘肃省巴彦浩特蒙族自治州。额济纳旗也划归甘肃省管辖。1956年4月,国务院决定,甘肃省巴彦浩特蒙族自治州改为巴彦淖尔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驻地巴彦浩特。同年6月,额济纳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1961年,撤销阿拉善旗,成立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1969年,中共中央决定,将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划归甘肃省管辖。1979年5月,中共中央恢复内蒙古自治区原行政区划,上述三旗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7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善盟,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P21-2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