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环境考古研究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93.16
7.2折
¥
129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吴立 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93443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9元
货号1201797772
上书时间2024-12-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朱诚,男,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区域环境演变研究所所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主任(2008~2016年)、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变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2012~2015年)。多年从事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已发表过多篇环境考古研究论文,已出版《优选变化科学导论》和《环境考古概论》教材。
目录
前言
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国际古洪水水文学研究历史与进展
1.2.2考古地层学与环境考古地层学的关系
1.2.3古洪水事件环境考古研究进展
1.2.4江汉平原古洪水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研究过程与工作量
1.4.1研究过程
1.4.2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研究区地理环境和考古地层剖面选择
2.1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2.1.1地质地貌
2.1.2气候
2.1.3土壤
2.1.4植被
2.1.5水文
2.2区域古文化发展概况
2.2.1城背溪文化(8500~7000aBP)
2.2.2大溪文化(6500~5100aBP)
2.2.3边畈文化(6900~5900aBP)
2.2.4油子岭文化(5900~5100aBP)
2.2.5屈家岭文化(5100~4600aBP)
2.2.6石家河文化(4600~3900aBP)
2.3典型遗址考古地层剖面选择和采样
2.3.1沙洋钟桥遗址ZQ-T0405剖面
2.3.2石家河-谭家岭遗址TJL-T0620剖面
2.3.3石家河-三房湾遗址SFW-T1610剖面
第3章环境代用指标意义与实验方法
3.1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3.1.1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
3.1.2粒度分析的实验方法
3.2磁化率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3.2.1磁化率的环境指示意义
3.2.2磁化率测定的实验方法
3.3锆石微形态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3.3.1锆石微形态的环境指示意义
3.3.2锆石矿物提取与微形态鉴定实验方法
3.4化学元素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3.4.1化学元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3.4.2化学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实验方法
3.5孢粉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3.5.1孢粉的环境指示意义
3.5.2孢粉分析的实验方法
3.6总有机碳和总氮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3.6.1总有机碳和总氮的环境指示意义
3.6.2总有机碳和总氮测定的实验方法
3.7有机碳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3.7.1有机碳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3.7.2有机碳同位素测定的实验方法
第4章古洪水沉积特征与判别考古地层分析
4.1钟桥遗址ZQ-T0405剖面
4.1.1粒度
4.1.2磁化率
4.1.3锆石微形态
4.1.4Rb/Sr及Cu化学元素含量
4.1.5孢子花粉组合特征
4.2谭家岭遗址TJL-T0620剖面
4.2.1粒度
4.2.2磁化率
4.2.3锆石微形态
4.3三房湾遗址SFW-T1610剖面
4.3.1粒度
4.3.2磁化率
4.3.3锆石微形态
第5章江汉平原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年代分析
5.1加速器质谱碳十四(AMS14C)年代分析
5.1.1钟桥遗址文化层与古洪水事件的AMS14C断代
5.1.2谭家岭遗址文化层界定及其14C年代序列
5.1.3三房湾遗址文化层与古洪水事件的AMS14C断代
5.2光释光(OSL)年代分析
5.3剖面地层与古洪水事件年代综合对比
第6章江汉平原中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地层记录
6.1钟桥遗址ZQ-T0405剖面孢粉鉴定结果及其环境考古意义
6.1.1孢粉鉴定结果
6.1.2环境考古意义分析
6.2钟桥遗址ZQ-T0405剖面元素记录的人类活动与环境信息
6.2.1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2.2元素含量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6.3谭家岭遗址TJL-T0620剖面的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记录
6.3.1孢粉鉴定与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6.3.2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记录讨论
6.4三房湾遗址SFW-T1620剖面环境演变的地球化学记录
6.4.1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及其环境意义
6.4.2不同层位环境演变阶段的地球化学记录
6.5荆州江北农场JZ-2010河湖相沉积记录的全新世环境干湿变化
6.5.1荆州江北农场JZ.2010河湖相沉积剖面概述
6.5.2荆州江北农场JZ-2010河湖相沉积剖面的环境干湿变化记录
6.6沔阳M1孔河湖相沉积记录的全新世古环境演化
6.6.1沔阳M1孔概述及其沉积特征
6.6.2沔阳M1孔河湖相沉积孢粉记录的全新世气候与环境演化
6.7长湖地区孢粉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6.7.1长湖地区钻孔的孢粉资料
6.7.2长湖湖泊钻孔的孢粉分析
第7章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成因及其对江汉平原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影响
7.1古洪水事件成因分析
7.1.1地貌与古水文过程
7.1.2古洪水事件对环境演变的响应
7.1.3大气环流模式与季风雨带移动变化
7.2古洪水事件与环境演变对区域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影响
7.2.1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考古遗址分布特征
7.2.2遗址高程变化与环境演变的关系
7.2.3中全新世江汉平原古洪水事件与环境演变对文化遗址分布的影响
7.2.4江汉平原4000aBP前后文化兴衰与古洪水事件的关系探讨
7.3对江汉平原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环境考古研究的概括性总结与认识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通过对沙洋钟桥、天门石家河古城谭家岭和三房湾等遗址中全新世晚期典型遗址古洪水事件考古地层学和年代学、孢粉、锆石微形态、粒度、磁化率、地球化学等多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研宄,结合研宄区现代洪水沉积物特征指标的对比分析、文化遗址数量变化、时空分布、地层堆积特征、区域遗址变动情况及江汉平原众多中全新世考古遗址的地理位置、年代学数据、地貌高程、古洪水层埋深和文化层厚度等资料的统计,对江汉平原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及其与人类文明演进的互动响应关系进行系统的环境考古研宄,以揭示该区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的年代、特征过程、发生的环境背景与东亚季风降水变化的关系,并弄清古洪水事件对新石器时代各期文化和人类文明演进过程的影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