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研究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8.63
6.7折
¥
5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石玉 著;石鸥 丛书主编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36580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1183072
上书时间2024-11-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石玉,女,苗族,1982年2月出生,湖南吉首人。嘉兴学院讲师,湖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自2006年起师从石鸥教授,进行教科书专项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以清末民初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变迁为题,获湖南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以中国革命根据地教科书为题。目前,主持一项省部级课题(在研),一项厅级课题(已结题),在教科书研究领域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第一章中央苏区时期的教科书(1927—1937)
第一节中央苏区时期的教科书编撰背景
一、“中央苏区”的教育形式
二、“中央苏区”的教育任务
第二节中央苏区时期的教科书编撰
一、根据地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建立
二、中央苏区时期的新编教科书
三、中央苏区时期禁用的课本
第三节中央苏区时期教科书的文本特征
一、教科书内容主题单一化
二、教科书编撰形式单一
第二章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教科书(上)(1937—1942)
第一节抗日战争初期教科书的编撰背景
一、教育为抗日战争服务
二、迅速建立正规的教育制度
第二节教科书的编撰概况
一、“课本荒”现象
二、几种主要的教科书
第三节教科书的文本特征
一、教科书内容主题突破单一化
二、教科书编撰形式的规范化
第三章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教科书(下)(1942—1946)
第一节教科书的编撰背景
一、教育与党的“实际”结合
二、教育与群众的“生产劳动”结合
第二节教科书的编撰概况
一、初级小学国语和常识教科书
二、高级小学历史和地理教科书
三、其他学科教科书
第三节教科书的文本特征
一、教科书内容主题本土化
二、教科书编撰形式强调本土特征
第四章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教科书(1946—1949)
第一节教科书的编撰背景
一、教育与战争结合
二、再次建立正规的教育制度
第二节教科书的编撰概况
一、小学教科书
二、中学各科教科书
三、禁止使用的教科书
第三节教科书的文本特征
一、教科书内容主题突破本土化
二、教科书编撰形式强调学科规律
第五章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特征及影响
第一节革命根据地教科书之特征
一、根据地教科书的政治面向特征
二、根据地教科书的农村面向特征
第二节革命根据地教科书之影响
一、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动员功效
二、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塑形作用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研究》首次对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编撰的教科书展开系统研究。研究建立在丰富的教科书史料基础上,以文本特征为切入点,将该时期教科书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中央苏区、抗日战争(上)、抗日战争(下)、解放战争四个时期。对每一时期教科书的编撰概况、文本内容展开分析。其中,重点分析教科书的内容主题、编撰体例的特点与变迁。最后,将该时期的教科书置位于中国百年教科书的历史脉络中,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以及对1949年之后教育及教科书的形塑作用。全文共五个章节。“第一章”讨论中央苏区时期的教科书(1927-1937);“第二章”讨论抗日战争初期的教科书(1937-1942);“第三章”讨论抗日战争后期的教科书(1942-1946;“第四章”讨论解放战争时期的教科书(1946-1949;“第五章”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典型特征及后续影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