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撞上心理学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2.34
6.7折
¥
18.5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肖军 著作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ISBN9787110081693
出版时间2013-06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8.5元
货号1200813230
上书时间2024-11-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肖军,中学不错心理教师、二级心理咨询师,新浪网女性频道特约咨询师,北京大学心理咨询在职硕士研究生。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多家重量刊物特约撰稿人。2007年被卫生部《中国学生健康报》评为“影响本报的重要人物”。华夏心理网咨询论坛婚恋性心理资历版主。长期致力于学生、亲子及婚恋咨询,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咨询风格。
目录
第一章 趣味心理
1.“水煮扁鹊”:初入职场者的反面教材
2.通过《西游记》人物作自我人格分析
3.疯狂英语与森田疗法
4.我们都是变色龙
第二章 爱的代价
1.《致女儿的信》:爱情的本质是美和力量
2.《致橡树》:什么是真正成熟的爱情
3.《诗经·关雎》:完美爱情四部曲
4.《诗经·蒹葭》:爱的幻觉是把双刃剑
第三章 友情无敌
1.《论友谊》心理解读
2.友谊与竞争
3.《送元二使安西》和《别董大》(其一):前路有无知己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真正的友谊超越时空
第四章 亲情无限
1.《羚羊雕木》:代沟该如何消除?
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心理探秘
3.《背影》:笨拙的、有杂质的爱才是真爱
4.《散步》:爱的循环之美
第五章 生命教育
1.《紫藤萝瀑布》:释怀痛苦的启示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将欺骗变成怀恋吧!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接受有缺陷的生活
4.《提醒幸福》:积极的自我暗示是人生幸福的法宝
5.《红楼梦·好了歌》:降低心理依赖才是真的“好”
第六章 情商教育
1.苏东坡的情商
2.《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体现了情绪的适应功能
3.跟傅雷学情绪管理
4.《伊索寓言·蚊子与狮子》:骄傲的根源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积极的情绪让我们从其奇寒中感受温暖
第七章 艺术心理
1.《记承天寺夜游》:给你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杨修之死》的艺术缺陷
3.《观沧海》: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4.《香菱学诗》中的痴迷心理
5.《白兔与月亮》:审美要有心理距离
第八章 心理常识
1.论语中的心理学
2.《公输》中的“窃疾”是怎么形成的
3.《自己与别人》:心灵成长的根本
4.《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我们如何获得心灵的自由
5.《狼》:心理战的生动教材
6.《入若耶溪》:以动趁静的心理解释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初中语文课本中某些文章的主题进行心理诠释,二是针对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深度解码,三是针对文章中的某个现象进行心理透视,四是对一些有心理含量的成语与课外小故事进行心理解读和点评。其中,《幸福变色龙》分册侧重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快乐丑小鸭》分册重在探索自我及感悟心灵。
本书不仅是同学们学习语文与心理学的好帮手,也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好参谋,是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好素材。
主编推荐
语文学习也可以变一种方式,本书创造性地将语文阅读与心理学结合起来,从心理学的视角解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用心理学知识和原理解读中学语文课文、赏析课外经典作品,语文学习因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套丛书的亮点很多。从心理学的视角解读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这些都是很独到的尝试;分析语文课文中的心理防御机制和认知心理,不仅能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还能向学生普及许多有用的心理学知识;专门针对学生所做的“对成语的心理学解读”,利用生动的成语故事普及心理学知识,则能实现语文与心理学教育的双赢;“心灵小故事点评”,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精彩的写作素材,而且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成长;而利用中学语文教材解读爱情、友情和亲情的文章更是精彩纷呈;还有“趣味心理”、“生命教育”、“情商教育”、“艺术心理”等文章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精彩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在《致女儿的信》中告诉我们:爱情的本质是美和力量,是忠诚,是心灵的追念。
现在的问题是,在苏霍姆林斯基笔下如此美好的爱情,为什么在现实中那么不容易实现呢?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爱情的海洋中苦苦挣扎?为什么有人对爱情有效绝望呢?为什么有人要用玩世不恭的态度面对爱情呢?
是苏霍姆林斯基欺骗了我们吗?是他同时也欺骗了自己的女儿吗?
当然不是!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很多人并不明白什么是真正成熟的爱情。
什么才是真正成熟的爱情呢?当代有名诗人舒婷在她的代表作《致橡树》中明确地告诉我们:真正成熟的爱情必须是平等的,是彼此独立的。
《致橡树》一诗通过拟物化的艺术手法,用木棉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城地向橡树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这首诗一诞生,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花叶依风的爱情描写模式,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偏重于给予的爱情模式,完美地体现出富于现代人文精神的爱情品格。
诗篇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表达自己的爱情观:
如果我爱你――
绝不像攀缘的灵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如果我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终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六个否定性比喻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爱情观吧!
靠前类就是“青藤缠树式”的爱情观,其意象是“攀缘的灵霄花”。这类人因为在爱情中过分依赖对方,所以特别害怕失去对方,会紧紧地缠住对方。而他/她越是害怕失去对方,他/她就越会失去对方。在爱情中,对恋人适当的依赖是必须的,有好处的,但过度依赖对方则是他/她没有足够力量支撑自我人格的表现。过度依赖不仅会限制自己的成长,也容易让对方感到疲惫。一旦对方忽视了他/她,他/她就会觉得自己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从而产生痛苦感和挫折感,并开始埋怨对方。埋怨多了,爱情就变味了。
第二类就是把一厢情愿当永恒,追求虚幻满足的爱情观,其意象是“痴情的鸟儿”。一厢情愿的爱,就是我们常说的单相思。单相思的人爱的大多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人,而是他/她心中的梦想。或者说,他/她所爱的那个人不过是他/她梦想的载体而已。心理健康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即一个人区分现实与虚幻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强与弱可以显示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水平。而青少年由于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其区分现实与虚幻的能力相比于成年人会低一些。因此,青少年在爱情的朦胧期常常会将自己虚构的恋人形象投射到自己喜欢的异性身上。因为他/她爱的并不是真实的对象,当然也不可能得到真实的爱啊!唯有走出自我,才能获得心灵真正的成长,为自己的幸福打下坚实的根基。
第三类就是牺牲自我,单方面奉献的爱情观,其意象是给对方带来慰藉的“泉源”、提高对方地位的“险峰”、给对方带来温暖的“日光”以及滋润对方的“春雨”。作为女性,诗人也默认应该具有脉脉含情的体贴和温柔,但又认为不能仅仅停留在这种情意绵绵的状态。她承认铺垫和衬托能使对方的形象更加出众和威武,但又觉得这并不是真正的永恒的爱情。永恒的爱情一定是彼此关爱、相互支持的,而不是单方面付出――单方面奉献的爱情是无法长久的。
为了爱,自己应奉献出“日光”般的温暖,应倾泻出“春雨”般的情意,但她并不满足于这些:“不,这些都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她不当附属品,她不想只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她必须和对方站在同等的位置。
读到这里,我们会忽然发现,舒婷笔下的木棉树形象和十九世纪英国有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形象是何其相似啊!“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别人把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一滴生命之水从我杯子里泼掉?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同学们是不是觉得简?爱的这段对白和木棉树的内心独白极其神似?
诗人接着写道:“你有你的铜皮铁干,/象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显然,木棉深深懂得她和橡树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他们双方不能互相取代,而应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在这里,她毫不掩饰地颂赞橡树的男性美和阳刚气概――豪迈挺拔、锋芒毕露;也对女性的柔韧气质作了赞美:那丰硕的红花不正是青春美和女性美的标志吗?可是,木棉的朵朵红花为何又像“沉重的叹息”?这叹息声带着旧时代痛苦的伤痕――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有多少女性为了实现自己在爱情与婚姻中的价值而苦苦挣扎啊!这沉重的叹息是那么真实,以至于把它掷之于地,便会溅出泪渍和血斑!P18-2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