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调亏灌溉理论与技术试验研究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3.2
5.5折
¥
7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刘小飞,孟兆江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55325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2590472
上书时间2024-11-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目录
1 调亏灌溉研究的依据及其重要意义
1.1 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水资源现状与发展节水灌溉的意义
1.2.1 世界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1.2.2 中国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1.2.3 发展节水灌溉的意义
1.3 作物节水灌溉的理论依据
1.3.1 物种资源的生理抗逆机制与对缺水的适应能力
1.3.2 作物吸水的土壤水分特征及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1.3.3 作物全生育期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差异
1.3.4 作物的有限缺水效应和补偿生长效应
1.4 调亏灌溉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1.4.1 调亏灌溉理论的提出及其基本概念
1.4.2 调亏灌溉研究发展的历史阶段
1.4.3 调亏灌溉与传统灌溉的区别
1.4.4 调亏灌溉的生物学基础
1.4.5 调亏灌溉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1.4.6 调亏灌溉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调亏灌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2 调亏灌溉对作物根冠生长及其关系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测定项目
2.1.4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RDI对冬小麦根冠生长发育的影响
2.2.2 RDI对夏玉米根冠生长发育的影响
2.2.3 RDI对棉花根冠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2.3.1 RDI对冬小麦根冠生长发育的影响
2.3.2 RDI对夏玉米根冠生长发育的影响
2.3.3 RDI对棉花根冠生长发育的影响
参考文献
3 调亏灌溉对作物光合特性与物质分配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测定项目
3.2 结果与分析
3.2.1 RDI对冬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
3.2.2 RDI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征的影响及模拟模型
3.2.3 RDI对作物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4 调亏灌溉对作物经济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测定项目
4.2 结果与分析
4.2.1 RDI对冬小麦经济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4.2.2 RDI对夏玉米经济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4.2.3 RDI对棉花经济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4.2.4 作物RDI指标与模式
4.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5 调亏灌溉对作物经济产品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取样时间
5.1.4 测定项目
5.2 结果与分析
5.2.1 RDI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5.2.2 RDI对冬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5.2.3 RDI对冬小麦籽粒赖氨酸含量的影响
5.2.4 RDI对冬小麦籽粒降落值的影响
5.2.5 RDI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及氨基酸产量的影响
5.2.6 RDI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5.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6 调亏灌溉与营养调节结合及其数学模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1.3 测定项目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营养水平下的RDI
6.2.2 秸秆覆盖条件下的RDI
6.2.3 RDI与营养调节优化组合及其数学模型
6.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7 调亏灌溉条件下大田温度及冬小麦耗水量模拟
7.1 大田温度模拟
7.1.1 土壤热流方程
7.1.2 连续几天土壤温度变化趋势分析
7.1.3 模拟评价指标
7.1.4 实例验证及模型误差对比分析
7.1.5 结论
7.2 能量平衡法估算麦田蒸散量
7.2.1 能量平衡的理论基础
7.2.2 水量平衡法
7.2.3 统计与模型评价指标
7.2.4 结果分析
7.2.5 结论
7.3 冬小麦需水量模拟
7.3.1 冬小麦需水过程的模拟模式
7.3.2 冬小麦叶面积指数模拟
7.3.3 冬小麦的墒情预测和灌溉预报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8 讨论与结论及其研究展望
8.1 讨论
8.1.1 水分调亏对根冠关系的调控
8.1.2 水分调亏时期与作物补偿效应
8.1.3 水分调亏与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8.1.4 RDI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8.2 结论
8.3 本研究创新之处
8.4 今后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调亏灌溉是靠前上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传统的灌溉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灌溉策略。其基本概念是根据作物的遗传和生态生理特性,在其生育期内的某一(些)阶段(时期)人为主动地施加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亏缺),调控地上和地下生长动态,促进生殖生长,控制营养生长,调节其光合产物向不同组织器官的分配,从而提高经济产量,达到节水高效,高产优质和增加灌溉面积的目的。调亏灌溉方法关键在于从作物的生理角度出发,根据其需水特性进行主动地水分调亏处理,因而可以说调亏灌溉开辟了一条很好调控水-土-植物-环境关系的有效途径,不失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新的灌水策略。因此,在黄淮海平原等水资源不足地区开展调亏灌溉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