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传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3.84
4.5折
¥
119.9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美)本杰明·格雷厄姆 著 王培 译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19682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9.9元
货号1202485888
上书时间2024-11-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本杰明·格雷厄姆(1894~1976),被誉为“现代证券分析之父”“华尔街教父”。价值投资理论奠基人。其在投资界的地位,相当于物理学界的爱因斯坦、生物学界的达尔文。
作为一代宗师。其投资哲学为“股神”巴菲特、“市盈率鼻祖”约翰·内夫、“指数基金教父”约翰·博格等一大批顶级投资大师所推崇,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资产规模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他的信徒。
他不仅是沃伦·巴菲特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时的研究生导师,而且被巴菲特膜拜为“精神导师”,巴菲特称自己投资理论的“85%来自格雷厄姆”。巴菲特甚至给自己的儿子取名霍华德·格雷厄姆·巴菲特,以纪念恩师。
目录
序言是什么成就了本杰明·格雷厄姆-001
第1章“造梦”的童年旧时光-025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用来牵引高架轻轨的是和中央公园里那种小火车头很像的火车头。它们带着响亮的轰鸣声越过人们头顶。在冬日的夜晚,轨道摩擦迸出的火花清晰可见。
第2章家道中落,长成真正的男子汉-043
随着父亲的去世,我们一家的生活水平急转直下。那真是一段漫长又痛苦的岁月。无论是我还是其他人都从未想过,多年后,报纸上的金融版面会成为我再熟悉不过的内容,而那个爱幻想、不切实际的书呆子本杰明·格雷厄姆会成为华尔街的著名人物。
第3章少年时代,理想在心中萌生-059
罗马神话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就是我自身年龄和经历的投影,他献木马计里应外合攻破特洛伊后,不顾海神波塞冬的阻挠,历尽劫难,最后于第10年侥幸回到故土。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打破传统观念的理想,这种理想一直像磁铁般吸引着我,而磁铁中那看不见的磁力正在持续增强。我常对自己说:“要奋斗,要探索,要寻求,而不屈服。”
第4章动荡的生活激发对财富的渴望-077
母亲努力想带着我们自立门户,然而经济的拮据让我们屡次搬迁、动荡不安。作为一名有抱负的男孩,我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赚点小钱,15岁那年,我构思并完成了一项发明,我天马行空地梦想着凭此发明为家族重新积累财富,甚至把财富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然而,没过几天我的梦想就破灭了。
第5章奖学金乌龙,错失理想大学-091
我的理想是去哥伦比亚大学读书,而且我还认为,我很有希望成为获得普利策奖学金的12个学生之一,这些奖学金足以支付我离家在外的所有学费和生活费。出于这一目的,我参加了大学入学考试。面试进行得很顺利。然而一场乌龙事件,却让我险些错失理想的大学。
第6章大学时代,朝职业梦想飞奔-111
我直接从更难的高年级课程开始了我的大学学业。我需要拿到120个学分才能毕业,在整个学期里,每周上1小时的课能拿到1学分。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3年毕业,事实上,两年半之后我就拿到了学位。
第7章作为证券分析师启航-139
在举行毕业典礼前夕,凯佩尔教务长为我引荐了一份在华尔街做债券销售的工作。面试官对我说,华尔街拥有巨大的商机。我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想要亲历华尔街的神秘氛围和重大事件。我接受了聘用,我一辈子的职业路径就此确定。
第8章检视真正有效的投资方法-157
我发现华尔街是一片处女地,可以在其中检视真正有效而普适的证券分析方法。如果说我足够幸运,能把我的才华施展在金融分析领域,那么我也同样足够幸运,能在一个好时代进入华尔街。
第9章提出价值投资理念,真正成功的开始-177
1919—1929年,我在华尔街的事业蒸蒸日上,甚至可以说是如日中天。那是一段令人振奋的时期,我在投资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我的生活水准持续提高,我对生活中物质和精神享受的理解得到了拓展和深化,我对自己在金融圈的地位以及同事对我的尊重感到极为满意。然而,生活也并非尽如人意。
第10章我成了准百万富翁-197
本杰明·格雷厄姆共同账户的初始本金为40万美元,3年后,我们的资产达到了大约250万美元,大多数来自赚取的利润。由于口口相传,每年都有新的朋友想加入基金账户。吸收新资金对我而言是件毫不费力的事情。
第11章与北方管道公司展开较量-209
我突然意识到,它们的年度报告可能包含没有向投资者公布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也许非常有意思、有价值。现在时机似乎已经成熟,我应该说服北方管道公司管理层做明显正确的事情:将相当大一部分不必要的资本金返还给投资者。
第12章结识戴维·多德,开启学术生涯-227
为了从家庭带来的伤痛中走出来,我又从事了一份新工作。我想过要写一本关于证券分析的书。我认为那时出版的相关书籍已经过时了,并且内容也不全面,尤其是那些书籍很少关注普通股的重要性或者公司财务的异常和陷阱。在把想法写成书之前,我先就这一主题在大学里开一门名叫“证券分析”的课程。
第13章大萧条开始,财富一落千丈-257
股市已经涨到了不可思议的高度,投机者已然疯狂,而受人尊敬的投资银行家也沉浸在不可饶恕的胡作非为之中,这一切必将在某一天以大崩盘的方式终结。真正让我惊讶的是,尽管我当时已经预见到了市场崩盘的发生,却没能意识到本杰明·格雷厄姆共同账户中的资金一直处在这些危险之中。
第14章股价攀升,开启复苏之路-275
1932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最低触及42点,随后股市开始上涨。到了1933年底,指数回升到99点,直到1937年3月,指数达到了牛市的顶峰197点。我们的操作重获成功。
第15章在剧本创作中,“复盘”投资遗憾-287
我第一本书的面市几乎与我第一部戏剧的上演同时发生,这让我有了极大的成就感,也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不仅如此,本杰明·格雷厄姆共同账户赚取了丰厚利润这一事实也让我喜上加喜。
第16章我的理念被写入经济学教科书-301
尽管缺乏经济学这一“乏味的科学”的专业训练,但这并没能阻碍我随后在证券投资、公司金融、专业意义上的经济学等领域成为理论和实践的权威。我了解经济学知识的方式跟我了解投资知识的方式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阅读、思考和实践。
附录1格雷厄姆63岁时的自我剖析-317
附录2格雷厄姆80岁时的生日演讲-321
附录3格雷厄姆的思想和他人思想中的格雷厄姆-325
附录4格雷厄姆的传奇一生-333
参考文献-343
译者后记这是一位投资大师对人生的诚恳总结-345
内容摘要
这本书是格雷厄姆亲自写就的关于他一生经历的精彩回顾。他在书中亲述了自己在跌宕起伏的时代背景下的情感生活、精神世界、职业生涯、价值观和喜怒哀乐。这本书是一位投资大师对人生的诚恳总结。格雷厄姆不仅分享了他的生平经历、投资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剖析了他是如何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的。他在书中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剖析是坦诚而深刻的,而这种反思能力可能就是他在投资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这本书揭示了格雷厄姆少有人知的学术生涯。他在书中谈到了自己的学术生涯是如何开始的、结识了哪些重要的伙伴,以及他作为经济学家所取得的建树。
主编推荐
● 这本书展示了一个鲜活人物的传奇一生,而这个人物正是“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
● 这是格雷厄姆亲自写就的关于他一生经历的精彩回顾,读起来更有启发意义,有助于读者了解其投资方法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并更深刻地理解其投资思想。
● 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信璞投资合伙人归江,央视十集《学习巴菲特》节目主讲人、《巴菲特选股10招》等书的作者刘建位,北京金石致远投资公司CEO、金融投资家、财经作家、译者杨天南重磅推荐。
● 湛庐文化出品。
精彩内容
许多人似乎都能记得童年最早期的无数细节,我却不是这样。父亲去世那年,我只有8岁半,在那之前发生的事情几乎没给我留下任何印象。而我能记起的那些经历也并不完全可信,因为我不确定我记住的究竟是事情本来的样子,还是他人讲述的版本。
比如,我过去常说,我能清楚记得的第一件事就是母亲用急切的声音把我和我的兄弟们叫醒:“莱昂、维克托、本尼,起床啦!快到窗户这儿来看!我们进人20世纪啦!”那时我5岁半,维克托大我1岁,莱昂大我2岁。我清楚地记得母亲当时的兴奋之情,但仔细想来,我得承认,或许是由于母亲在之后的岁月中经常提及此事,所以我把她讲述的轶事与当时真实发生的情况混淆了。
不论我记不记得,我都是于1894年5月9日在英国伦敦的阿伯丁路87号出生的,我最早的名字叫本杰明·格罗斯鲍姆。我的年纪刚好比赫鲁晓夫小一个月,又比温莎公爵大一个月,这两个人后来都下台了。我家中有3个男孩,我是最小的一个。母亲曾告诉我,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我自然是该叫本杰明这个名字的。我现在觉得那只是一个玩笑。由于天生敏感又缺乏好奇心,我从来没问过母亲,为什么在我之后家里没再添弟弟或妹妹。
在一个问题上我母亲的态度是相当明确的:我是男孩这一事实曾让她颇感失望。在流产了一个男孩又生了两个男孩之后,她非常想要一个女孩。她很直接地告诉我,生下我后,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想把我扔出窗外”。但考虑到我的感受,她总是会补充说,她很庆幸自己没那么做。
我曾在《圣经》中查找过跟我同名的人物,我很想知道那个人的品行和成就。在《创世记》中,便雅悯固是父亲雅各最爱的宝贝,也深得哥哥约瑟的喜爱。但《圣经》只记载了便雅悯做的两件事:一是他伏在约瑟的脖子上哭泣;二是在所有兄弟中,他生育的孩子最多,足足有10个,而且全是男孩。后者是更为值得一提的成就,因为当他携所有儿子前往埃及时,自己也还只是个少年。在雅各家族,女孩的数量相当少。雅各有12个儿子,却只有一个名叫底拿的女儿。这些儿子一共生了50多个孩子,也只有亚设的女儿西拉一个女孩。“这是耶和华所做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⑨《圣经》没有直接评价便雅悯的品行,但雅各临终前给他的预言远谈不上中听:“便雅悯是个撕掠的狼,早晨要吃他所抓的,晚上要分他所夺的。”后来,便雅悯的后代惹了很多麻烦,差点儿被兄弟族裔灭宗。
61岁那年,我曾短暂地到访伦敦,当时我迫切想要重访故里。我告诉出租车司机我印象中的地址——阿伯丁路14号。在几经周折后,司机找到了那条街,在镇上东北角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我就像人们从前乘坐旧式伦敦出租车那样从车上跳下来,怀着激动的心情向14号走去。结果那里只是一排脏乱的两层砖楼中的一栋,明显正在施工。它的外观与我记忆中的样子完全不同,印象中我的家族一直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住着带有漂亮花园的舒适别墅,能雇得起几个用人,每月每个用人1英镑薪水。后来我才发现,我是把位于布赖顿(Brighton)剑桥路14号用来避暑的房子记成了阿伯丁路14号,所以,我的失望只是由于我错误的记忆。第二年,我的堂哥威尔弗雷德给了我一张照片,这张照片真实呈现了故居在1956年时的样子。房子的构造虽然很普通,但它的确有三层楼,还有一个很大的飘窗。在20世纪之初,它也许算得上中产阶级体面生活的典型象征。1960年,我重访了故居,发现那是一栋位于拐角处的非常讨人喜欢的房子,院子里有个很小的花园,多年来这里一直保持着原样。我最后一次在那里玩耍时还只是个7岁的男孩,那时的小花园在我眼里要比现在看起来更宽敞。
莱昂出生14个月后,维克托出生了,又过了13个月,我出生了。事实证明,三兄弟年龄相差太小给年纪最小的我带来了极大的不安。但实际上,年龄相仿也有很多优势,我们可以一起学习。比如,我们一起从法国女管家那里学会了一点儿法语。我至今还保留着一封4岁时用法语写给“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信,写完这封信后,我就出门“旅行”去了。信写得很工整,完全符合语法。事实上,正是由于写得太好,反而让我心生疑惑:除了小男孩的手写字迹是真的,信的内容必定出自法国女管家之口。
我记不太确切那些年我们家是不是还请过其他管家。除了做过稀奇的美食,她或者她们没给我留下其他任何印象。我们经常能吃到自制的甜点,比如俄式奶油糕点,这是一种美味的海绵蛋糕(不是如今的松脆饼),上面覆盖着美味的生奶油。我至今仍记得当时的一个画面:一个女管家把尤尼塔饼干的纸盒切开,做成一个个小纸板,用来盛蛋糕。P26-2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