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2.69
6.3折
¥
68
全新
仅1件
作者李欢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0453432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2667663
上书时间2024-11-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李欢,女,博士,教授,现为湖南工商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师。从事污水处理技术、流域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等研究和教学16年,主持编制国家行业标准一项、省级地方标准四项,发表SCI和核心期刊论文多篇,主持设计污水处理项目多项。2019年荣获“全国生态环境教育创新人物”称号,2021年主持的名师工作室获湖南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称号。
目录
1 污水来源与特性
1.1 城市生活污水来源
1.1.1 生活污水的界定
1.1.2 生活污水的社会循环
1.2 城镇排水系统体制
1.2.1 合流制排水系统
1.2.2 分流制排水系统
1.2.3 混合制排水系统
1.2.4 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
1.3 水中污染物种类及对应指标
1.3.1 水中污染物种类
1.3.2 污水的性质与水质指标
1.4 城镇污水排放及回用标准
1.4.1 标准分类
1.4.2 主要指标标准值
1.5 城镇污水处理与回用的基本方法与工艺及污泥处理和处置
1.5.1 城镇污水处理与回用的基本方法与工艺
1.5.2 污泥处理和处置
2 城市生活污水预处理技术
2.1 格栅
2.1.1 格栅的作用
2.1.2 格栅的分类
2.1.3 格栅的新工艺、新技术
2.2 泵房抽升
2.2.1 泵房的作用和设置位置
2.2.2 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类型
2.2.3 泵运行管理要点
2.3 调节池
2.3.1 调节池的作用
2.3.2 调节池的分类
2.3.3 调节池新技术
3 城市生活污水颗粒物去除技术
3.1 沉砂工艺
3.1.1 作用
3.1.2 分类
3.1.3 沉砂工艺运行管理和新技术
3.2 沉淀工艺
3.2.1 作用
3.2.2 分类
3.2.3 沉淀工艺运行管理和新技术
4 城市生活污水有机物及氮、磷去除技术
4.1 去除有机物、氮和磷的微生物及其特性
4.1.1 微生物种类
4.1.2 微生物的代谢
4.1.3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4.1.4 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4.2 有机物去除技术
4.2.1 有机物去除机理
4.2.2 活性污泥法
4.2.3 生物膜法
4.2.4 厌氧生物处理
4.3 污水中氮的去除技术
4.3.1 物理化学脱氮技术
4.3.2 生物脱氮技术
4.4 污水中磷的去除技术
4.4.1 化学沉淀法除磷技术
4.4.2 生物除磷技术
4.5 污水有机物、氮和磷同步去除技术
4.5.1 氧化沟工艺
4.5.2 A/O工艺
4.5.3 A2/O工艺
4.5.4 SBR工艺
4.5.5 膜生物反应器(MBR)
4.5.6 VertiCel-BNR工艺
4.5.7 有机物、氮和磷同步去除技术的运行要点
5 城市生活污水离子态污染物去除技术
5.1 混凝法
5.1.1 混凝机理
5.1.2 混凝剂的种类及其特点
5.1.3 影响混凝的主要因素
5.1.4 混凝设备
5.2 过滤法
5.2.1 滤池的种类
5.2.2 滤池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5.2.3 滤池的应用
5.3 吸附法
5.3.1 吸附原理及类型
5.3.2 吸附剂及其再生
5.3.3 吸附设备
5.4 膜处理技术
5.4.1 膜处理技术原理
5.4.2 膜处理技术的分类
5.4.3 膜处理技术应用特点
6 城市生活污水细菌、病毒去除技术
6.1 紫外线消毒
6.1.1 紫外线消毒的机理
6.1.2 紫外线消毒设备
6.1.3 紫外线消毒所需剂量
6.1.4 紫外线消毒运营管理注意事项
6.2 氯消毒
6.2.1 加氯消毒的机理
6.2.2 加氯量的控制
6.2.3 用氯安全
6.3 二氧化氯(ClO2)消毒法
6.3.1 ClO2的性质
6.3.2 ClO2的发生技术
6.4 其他氯消毒法
6.4.1 漂白粉消毒
6.4.2 次氯酸钠消毒
6.4.3 氯胺消毒
6.5 臭氧消毒
6.5.1 臭氧的性质
6.5.2 臭氧消毒原理
6.5.3 臭氧的制备
6.6 消毒技术的比较
7 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
7.1 污泥的种类与性质
7.1.1 污泥种类
7.1.2 污泥性质
7.2 污泥的一般处理工艺
7.3 污泥浓缩
7.3.1 重力浓缩法
7.3.2 气浮浓缩法
7.3.3 离心浓缩法
7.4 污泥消化
7.4.1 污泥的好氧消化
7.4.2 污泥的厌氧消化
7.5 污泥脱水
7.5.1 自然干化脱水
7.5.2 机械脱水
7.6 污泥处置
7.6.1 建材利用模式
7.6.2 农业利用模式
7.6.3 能源利用模式
7.6.4 污泥蛋白质利用
8 回用技术工艺组合及提标工艺概况
8.1 回用工艺组合
8.2 改进工艺提高碳源利用率,增加脱氮效率
8.2.1 控制好氧池中的溶解氧
8.2.2 采用多点进水或分段进水的生物脱氮工艺
8.2.3 采用生物膜或活性污泥进行原水碳源保存
8.3 低碳耗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
8.3.1 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
8.3.2 反硝化除磷技术
8.4 外加碳源提高脱氮除磷效率
8.5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
8.6 深度处理技术强化氮磷的去除
8.6.1 高效沉淀池处理技术
8.6.2 膜处理技术
8.6.3 反硝化滤池
8.6.4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仅对生活污水的回用技术进行梳理,首次结合水中污染物粒径和城镇污水处理与回用流程,将水中污染物按照粒径大小进行分类,共分为3mm以上的肉眼可见的粗大悬浮物,1mm粗颗粒物,0.1~1mm的细颗粒物,0.1~100μm的细菌、细胞和细小微粒等,1~100nm的胶体、病毒、大分子有机物等,0.1~1nm的重金属、离子态污染物、小分子有机物六大类。按照不同粒径,根据回用用途,利用不同处理工艺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对应去除。全书共8章,其中,按照污染物粒径由大到小的顺序,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对应章节为城市生活污水预处理技术,城市生活污水颗粒物去除技术,城市生活污水有机物及氮、磷去除技术,城市生活污水离子态污染物去除技术,城市生活污水细菌、病毒去除技术,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其中特别针对生活污水中主要的污染有机物、氮和磷的分类处理方式和联合处理方式进行了规整,可用于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提质改造项目的技术参考。本书适用于各专业污水处理相关课程授课、城镇污水运营企业员工培训,以及作为环境工程、给排水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主编推荐
本书适用于各专业污水处理相关课程授课、城镇污水运营企业员工培训 , 以及作为环境工程 、给排水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