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里的乡愁 关于瓷与茶的美学日志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4.27
5.4折
¥
45
全新
仅1件
作者李冬君 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220094712
出版时间2016-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1201250573
上书时间2024-11-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李冬君,独立历史学人,自由写作者,人称“文化江山一女史”,现居北京。主要著有《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青花里的乡愁:关于瓷与茶的美学日志》、《中国私学百年祭》等。
目录
子日
文化江山一女史
名画者的窑之舞
人行草木中
瓷语
乡愁是一场华丽的寂
一面徽州老墙的青花记忆
乡愁的背影
乡愁的围墙
电线杆广场时代
回忆在流釉
故乡的一黄花染一
紫藤花下人生如戏
太阳的后花园
一颗存在主义的莲蓬头
思想者的头颅
穿透死亡的枯剑
花开人世经纬中
茶话
收藏春天的风雅
茶席上的人生
故人何时来品茶
青白瓷上的宋人格调
温润到天青
魏晋风度的缥瓷
后记
内容摘要
《青花里的乡愁(关于瓷与茶的美学日志)(精)》作者李冬君以乡愁这个看似飘渺、感性的情感为题,寄托于有形的在茶、瓷器与自然山水中,将这种苦涩的情感化为优雅、细腻的生活情绪和状态。全书分为:子曰,瓷语,茶话,所收录的文章基本来源于作者对画家郑云一瓷器作品的解读、体会和升华,辅以图片,以图文并茂地形式展开。全书文字清新淡雅,图片优美精巧,让人读起来隽永深刻,爱不释手,在看似闲散中感悟人生的哲理。文字之中有100多幅与之相配的图片,风格雅致。
主编推荐
这是一本用心灵赏美的书。美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美不仅是漂亮的事物,更是能激发人内心向善的动因。在作者的心中,美是一种信仰,是冲破乌云直射大地的一缕阳光,是每个人心灵的很终归宿。因此,在《青花里的乡愁》一书中,在作者细腻柔美的文字下,在画师青花墨色的画笔下,一花一木、一人一景,总是能在夕阳余晖、白墙黛瓦的苍茫大地中,找到一份诗意,一种情怀,一处自由,一种思考。
精彩内容
有一种时尚叫历史
云一的艺术底蕴,不仅从水土来,还从历史来。
那一方水土,不光是时尚之母,还是历史之母。
宋朝,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对生活都有一种优雅淡远的趣味,连烧造瓷器都要模仿玉质。浮梁县湖田村窑的瓷器仿玉优选,号“青白瓷”,又叫“影青”,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便以皇帝年号改浮梁为景德镇,景德镇成为青白瓷的烧造中心。
芜湖南部繁昌县柯家冲窑,也是当时有名的青白瓷窑,始于五代,比景德镇早100年。君子怀玉,在一个“早”一个更“好”的时空交错之际,艺人们怀着美玉般的追求,想必早已在繁昌县柯家冲窑与景德镇湖田村窑之间“窑相呼应”了,它与景德镇连襟般的瓷器关系,从宋代就开始了。
元朝,景德镇在青白瓷工艺之后,又创出青花瓷。画工用毛笔蘸青花料,开始在细白的素坯上描绘流线结构的装饰模样。白地青花给出了釉下彩的简明玉润的视觉体验,充分体现孔子“绘事后素”的质朴美趣,与蓝花布有异曲同工之妙。青白之间,布置了中国社会生活的一种简朴格调。
祁门是古徽州的南大门,也是打开徽州青花记忆的大门。唐宋属浮梁县辖,与景德镇相邻为一家。那穿越景德镇的昌江便源于祁门,下接鄱阳湖入长江,徽商外贸,走江湖,多自祁门南下,过景德镇入鄱阳湖,或经由赣江下两广,或转长江,行脚两湖。
作为陶瓷原料供应商以及瓷器产品销售商,徽商参与了青花瓷的烧造过程,与元代“枢府窑”、明朝“御窑厂”中央督造机构一同撑起景德镇的繁华。这条贸易链上的祁门,不仅盛产瓷土,还与景德镇一样建窑烧瓷。在祁门南40公里处,发现了一座明中期至晚期的大型青花窑址,大部分是青花瓷片,还有不少西晋陶片、宋代影青瓷片。水车座及导流孔、水坝、水碾,以及尚未入窑烧制的胚胎,保存完好。碎片与物什中,依稀昔日的烧造繁华。
明万历年,市井文化流行,通俗小说以及戏曲话本畅销。书商开始在书中插图,版画时尚起来,而微州版画很负盛名,美人儿个个都是鹅蛋脸,画在瓷器上个个如玉琢的美。还有花鸟、山水、故事等丹青图案,大量出现在青花瓷器上。画工们在瓷器上表达山水,必定受文人画影响,故事生动,青花生风。青花瓷呈现出靠前的花样年华,在徽州I版画风的熏染下,生成一种文人气质,品位脱俗,成为上流社会的藏品。由赏玩进入收藏,那收藏才有几分闲适,为生活增添几分趣味。明人的收藏品位与他们的文人小品一样,雅致、脱俗、性灵。有一种支点叫精神
巧合是一种缘分,明朝时,文人气息走进了青花瓷,而云一的徽韵青花也带着晚明小品的风骨走来。仿佛前朝旧梦,他在晚明时光中,和徽商们一起往来祁门与景德镇之间,与不仕新朝的文人们一同隐逸在文化的江山里。云一捧着明版书走进青花瓷,住进晚明的徽州老屋里,画面留白的日子,坦荡着内心纯净的生活状态。笔法自笔墨中求之,而笔意却在留白里。
放下文明赐予的多余,减到几根朴拙的思想线条就能组成一个人,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一个洞察人生、还原本色的人。一团和气里却有一种穿透力,穿透内心的自由之力。身后一棵残柳,一斜草廊,身边立着一只小鸟,一幅天塌下来当被盖的派头。那位充满禅智的老者,他爱微州天井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他爱茶乐酒,他爱梨园花脸,既然人生如戏,那就在青花上唱吧。
就像张岱,即使潦倒而自由之志不改,哪怕囊羞无钱买新茶,每每店家闻茶香。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云一有癖有疵,带出他的真情真性真灵性,画笔就像一只灵动的杠杆,站在命运赐予的支点面前,他一瓶啤酒、一杯茶、一支香烟两指夹,呷一口啤酒,泯一口茶,吸一口香烟,再论道谈画。他甚至可以将茶之昧在烟酒混杂的舌之尖上提纯,青花便在他的嗜癖中伸张了自己的品格。
云一作画一定要有题款诗,有时一句,有时一首,不论一句还是一首,都有一种寥落的禅意与空灵的画意相映成趣。“只看山一半”也不错,“一炷心香”献给谁?“人世来去一杯酒”,“且看眼前闲书,莫谈昨日是非”,举棋不定时“放下便是”……他随手把诗意的时光镌刻在青花上,浓郁的书卷气夹带着禅意随着把玩人的品味,进入寻常生活。
禅于平常处很见自由,是云一在青花上的追求。素坯上,任众生用醉眼抛白眼,没了哀怨;真理平常得就像街边的小摊。自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的特殊性生活,具有常识性的生活,为自我而活,这便是人生而自由。云一笔下的人物,自由就像日常茶饭事。
有了釉变,瓷板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也许其中隐藏着某种生命的密码,关键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P20-2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