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安管理处罚法释义与实务指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治安管理处罚法释义与实务指南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9.3 6.6折 90 全新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柯良栋 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315503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90元

货号1200970717

上书时间2024-11-11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部分法律文本与相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八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七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决定
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2006年1月23日)
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二)(2007年1月8日)
违反公安行政管理行为的名称及其适用意见(节录)(2010年12月27日)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的说明(2004年10月22日)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2005年6月26日)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2005年8月23日)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节录)(2005年8月27日)
第二部分条文释义与实务问题
章总则
条(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目的)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为什么要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2.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第二条(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和实施机关)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区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行为?
2.治安管理处罚权可以交由综合执法机构行使吗?
3.公安机关在联合执法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第三条(治安管理处罚程序的适用原则)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如何区分治安管理处罚与其他行政处罚,从而适用不同的程序?
第四条(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空间效力范围)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外国人、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大陆违反治安管理的是否可以处罚?
2.外国驻华使领馆内发生的治安案件是否可以适用本法处理?
第五条(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和办理治安案件的基本原则)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贯彻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第六条(政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义务)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第七条(治安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和治安案件的管辖)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目前如何确定治安案件的管辖分工?
第八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事责任)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损害赔偿如何确定和计算?受害人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153)
2.公安机关是否可以裁决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第九条(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的调解)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治安调解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2.治安调解可以当场进行吗?
第二章处罚的种类和适用
第十条(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行政拘留与司法拘留、拘留审查、刑事拘留有何区别?
2.公安机关依法吊销许可证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如何区分对违反治安管理的限期出境、驱逐出境处罚与遣送出境、限期离境等其他类似强制措施或者处罚?
4.办理涉外治安案件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第十一条(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的处理)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区分收缴、追缴、扣押和没收措施?
2.如何确定收缴非法财物和追缴违法所得的范围?
3.处理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第十二条(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理)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正确认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年龄?
2.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造成他人损害的,由谁负责赔偿?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如何处理?
第十三条(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理)
一、条文释义
一、实务问题
1.如何判断或证明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时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2.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如何处罚?
3.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造成他人损害的,由谁负责赔偿?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如何处理?
4.对实施了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应当如何处理?
第十四条(盲人和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如何选择适用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
第十五条(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如何执行对醉酒人的保护性约束?
第十六条(数过并罚的原则)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为什么不将行政拘留合并执行的最长期限规定为30日?
2.如何计算行政拘留的时间?
第十七条(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如何认定教唆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如何把握对这种行为的处罚?
第十八条(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具体认定违反治安管理的单位?
2.在查处单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第十九条(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的情形)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公安机关应当如何把握主动投案?
第二十条(从重处罚的情形)
条文释义
第二十一条(不执行行政拘留的情形)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对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可以不执行行政拘留吗?
第二十二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追究时效)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公安机关受理调查后逃避处罚的,如何计算追究时效?
2.如何统计受理和查处的治安案件?经调查认定超过追究时效的治安案件是否需要统计?
3.治安案件中有正当防卫吗?
4.对违反治安管理的预备、中止、未遂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第三章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节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
第二十三条((聚众)扰乱单位秩序、(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聚众)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聚众)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聚众)破坏选举秩序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界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范围?
2.居(村)民委员会是否属于单位?对扰乱居(村)民委员会秩序的行为如何处理?
3.如何区分扰乱单位秩序行为与过激行为的界限?
4.如何区分扰乱单位秩序行为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
5.如何区分聚众扰乱单位秩序行为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
6.如何区分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与扰乱单位秩序行为的界限?
7.如何区分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与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的界限?
8.如何区分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界限?
9.如何区分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
10.如何区分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行为与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的界限?
11.如何区分聚众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行为与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的界限?
12.如何区分聚众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行为与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行为的界限?
13.如何区分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行为与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行为的界限?
14.如何区分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行为与非法拦截机动车行为的界限?
15.如何区分聚众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行为与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行为的界限?
16.如何区分聚众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行为与聚众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行为的界限?
17.如何区分聚众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行为与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的界限?
18.对破坏居(村)民委员会选举秩序的行为如何处理?
19.如何区分(聚众)破坏选举秩序行为与破坏选举罪的界限?
第二十四条(强行进入大型活动场内、违规在大型活动场内燃放物品、在大型活动场内展示侮辱性物品、围攻大型活动工作人员、向大型活动场内投掷杂物、其他扰乱大型活动秩序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适用责令禁止观看比赛措施?
2.如何具体适用强行带离现场?
3.单位违反治安管理,但法律、行政法规未对该行为设定单位处罚,而地方性法规对该行为设定单位处罚的,如何适用法律?
第二十五条(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区分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界限?
2.对道听途说的虚假险情信以为真而向有关单位、机关报告的,是否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3.如何区分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中的谎报警情行为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0条第2项规定中的谎报案情行为的界限?
4.对于谎报火警的,应当如何定性和适用法律?
5.如何区分投放虚假危险物质行为与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界限?
第二十六条(寻衅滋事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区分寻衅滋事行为中的结伙斗殴行为与聚众斗殴罪的界限?
2.如何区分寻衅滋事行为与寻衅滋事罪的界限?
3.如何认定寻衅滋事行为?
第二十七条(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危害社会,冒用宗教、气功名义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认定行为人所从事的是邪教或者会道门活动?
2.如何区分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行为与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界限?
3.邪教与冒用宗教如何区别?
4.对冒用宗教、气功名义,严重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如何处罚?
第二十八条(故意干扰无线电业务正常进行、拒不消除对无线电台(站)的有害干扰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对故意干扰无线电业务正常进行的是否只能予以行政拘留处罚?
2.如何认定“有关主管部门指出”和“拒不采取有效措施”?
3.如何区分拒不清除对无线电台(站)的有害干扰行为与故意干扰无线电业务正常进行行为的界限?
4.如何区分故意干扰无线电业务正常进行行为与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界限?
5.如何区分拒不清除对无线电台(站)的有害干扰行为与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界限?
第二十九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改变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非法改变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和应用程序,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破坏性程序影响运行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对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如何定性处罚?
2.如何区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与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界限?
3.如何区分非法改变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行为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界限?
4.行为人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改变的,如何认定?
5.如何区分非法改变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和应用程序行为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界限?
6.行为人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改变的,如何认定?
7.如何区分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破坏性程序影响运行行为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界限?
第二节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
第三十条(非法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危险物质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一、实务问题
1.什么是危险物质?
2.非法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危险物质行为中的“危险物质”与刑法罪名中的“危险物品”及“危险物质”有无区别?
3.“国家规定”具体指哪些规定?是否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4.对单位非法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的,如何处理?
5.对通过道路非法运输放射性物品行为进行处罚时,应当如何适用法律?
6.非法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危险物质行为中的哪些行为只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7.如何区分非法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危险物质行为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的界限?
8.如何区分非法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危险物质行为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界限?
9.对违法排污行为是否可以适用本条规定?
第三十一条(危险物质被盗、被抢、丢失不报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如何区分危险物质被盗、被抢、丢失不报行为与丢失枪支不报罪的界限?
第三十二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器具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非法携带枪支行为的主体是否特殊主体?
2.对非法携带的枪支、弹药、管制器具如何处理?
3.在公共场所销售管制器具的行为,如何处理?
4.对弩是否需要鉴定?
5.对管制刀具是否需要鉴定?
6.未开刀刃且刀尖倒角半径R大于2.5毫米的各类武术、工艺、礼品等刀具是否属于管制刀具?
7.如何区分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器具行为与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及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8.对在禁止携带枪支的区域、场所携带枪支行为的行政处罚是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2条的规定,还是适用《枪支管理法》第44条款第2项的规定?
第三十三条(盗窃、损毁公共设施,移动、损毁边境、领土、领海标志设施,非法进行影响国(边)界线走向的活动,非法修建有碍国(边)境管理的设施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区分盗窃、损毁公共设施行为与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界限?
2.如何区分移动、损毁边境、领土、领海标志设施行为与破坏界碑、界桩罪的界限?
第三十四条(盗窃、损坏、擅自移动航空设施,强行进入航空器驾驶舱,在航空器上使用禁用物品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区分盗窃、损坏、擅自移动航空设施行为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界限?
2.如何区分强行进入航空器驾驶舱行为与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界限?
3.如何区分强行进入航空器驾驶舱行为与劫持航空器罪的界限?
4.如何区分在航空器上使用禁用物品行为与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行为的界限?
第三十五条(盗窃、损毁、擅自移动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安全标志,在铁路线上放置障碍物,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在铁路沿线非法挖掘坑穴、采石取沙,在铁路线路上私设道口、平交过道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区分盗窃、损毁、擅自移动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安全标志行为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界限?
2.如何区分在铁路线上放置障碍物行为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界限?
3.如何认定在铁路沿线非法挖掘坑穴、采石取沙行为?
4.如何区分在铁路沿线非法挖掘坑穴、采石取沙行为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界限?
第三十六条(擅自进入铁路防护网,违法在铁路线上行走坐卧、抢越铁路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一、实务问题
怎样掌握违法在铁路线上行走坐卧、抢越铁路行为的处罚对象?
第三十七条(擅自安装、使用电网,安装、使用电网不符合安全规定,道路施工不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故意损毁、移动道路施工安全防护设施,盗窃、损毁路面公共设施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一、实务问题
1.如何区分擅自安装、使用电网行为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2.盗窃、破坏城市霓虹灯的行为,如何定性?
3.如何区分盗窃、损毁路面公共设施行为与盗窃、损毁公共设施行为的界限?
第三十八条(违规举办大型活动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认定违规举办大型活动行为中的“有发生安全事故危险”?
2.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是否都要经过批准?
3.如何确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审批机关?
4.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者应当负责哪些安全事项?
5.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管理者具体负责哪些安全事项?
6.如何区分违规举办大型活动行为与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界限?
第三十九条(公共场所经营管理人员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对公共场所经营管理人员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如何处罚?
2.旅馆、饭店等公共场所有哪些安全规定?
第三节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
第四十条(组织、胁迫、诱骗进行恐怖、残忍表演,强迫劳动,非法限制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住宅,非法搜查身体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区分组织、胁迫、诱骗进行恐怖、残忍表演行为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2.如何区分强迫劳动行为与强迫劳动罪的界限?
3.对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如何适用法律?
4.如何区分非法限制人身自由行为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5.对保安员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如何适用法律?
6.对用人单位拘禁劳动者的,如何适用法律?
7.如何区分非法侵入住宅行为与非法侵入住宅罪的界限?
8.如何区分非法搜查身体行为与非法搜查罪的界限?
9.对保安员搜查他人身体的,如何定性和适用法律?
10.对用人单位非法搜查劳动者的,如何定性和适用法律?
第四十一条(胁迫、诱骗、利用他人乞讨,以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如何区分有违法行为的流浪乞讨人员与一般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界限?
第四十二条(威胁人身安全,侮辱,诽谤,诬告陷害,威胁、侮辱、殴打、打击报复证人及其近亲属,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侵犯隐私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区分侮辱行为与侮辱罪的界限?
2.如何区分诽谤行为与侮辱行为的界限?
3.如何区分诽谤行为与诽谤罪以及名誉侵权行为的界限?
4.如何区分诽谤行为与诬告陷害行为的界限?
5.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以外的行政处罚的,是否构成诬告陷害行为?
6.如何区分诬告陷害行为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7.如何区分诬告陷害行为与错告的界限?
8.如何区分威胁、侮辱、殴打、打击报复证人及其近亲属行为与打击报复证人罪的界限?
9.采取不断拔打电话等方式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如何定性?
10.如何区分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行为与传播淫秽信息行为的界限?
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故意伤害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必须明知?
2.如何区分结伙殴打他人与寻衅滋事中结伙斗殴行为的界限?
3.对殴打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否可以适用治安调解?
4.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殴打他人,可否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5.对临时起意共同殴打他人的,如何处理?
6.如何区分故意伤害行为与殴打他人行为的界限?
7.如何区分故意伤害行为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8.为制止正在进行的侵害而采取的伤害行为如何处理?
第四十四条(猥亵、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区分猥亵行为与强制猥亵妇女罪、猥亵儿童罪的界限?
2.如何区分猥亵行为与侮辱行为的界限?
3.猥亵行为是否以身体接触为必要条件?
第四十五条(虐待、遗弃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区分虐待行为与虐待罪的界限?
2.家庭暴力是否都构成虐待行为?
3.遗弃行为是否必须告诉才处理?
4.如何区分遗弃行为与遗弃罪的界限?
第四十六条(强迫交易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区分强迫交易行为与强迫交易罪的界限?
2.如何区分强迫交易行为与寻衅滋事中的强拿硬要行为的界限?
第四十七条(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刊载民族歧视、侮辱内容的行为及处罚)
一、条文释义
二、实务问题
1.如何区分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行为与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界限?
2.如何区分刊载民族歧视、侮辱内容行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