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秀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2.16 4.7折 25.9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秀敏,赵峰 著;金萍 丛书主编 著作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074902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5.9元

货号1201245228

上书时间2024-10-19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关于藏书楼(代序)
第一章 发微
一、载体:从甲骨走向纸张
二、装帧:从简册走向线装
三、书写:从手抄走向印刷
四、溯源:从萌芽走向兴盛
第二章 趣谈
一、书楼取名
二、藏书来源
三、藏书保护
四、女藏书家
五、藏书世家
六、藏书家贡献
七、历代中央官府藏书机构
八、刻书与书肆
九、书厄
十、禁书
第三章 十记
一、购置
二、鉴别
三、装潢
四、陈列
五、抄补与传录
六、校勘
七、题跋
八、收藏
九、印记
第四章 遗珍
一、天一阁
二、《四库全书》七阁
三、敦煌藏经洞
四、清代四大藏书楼
第五章 名人堂
附录:历代官、私藏书一览

内容摘要
现代图书馆的前身就是古代的藏书楼。古代书写材料和印刷技术的发展演变,带动了藏书——这一保存古人智慧的行为。随着朝代更迭、社会的发展演变,藏书楼里包含着古人世代的精神寄托。一个个藏书楼的背后又有多少故事值得言说,《藏书楼/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读本》作者李秀敏、赵峰用扎实的学术功底和通俗生动的文字语言,带你走进藏书楼——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精彩内容
    王国维先生在其《简牍检署考》中说:“书契之用,自刻画始。金石也,甲骨也,竹木也,三者不知孰为后先,而以竹木之用为*广。”在纸普及之前,我国使用时间*长、应用*广、影响*大的书写材料就是竹木简牍了。一根竹片称之为“简”,把单根的简编起来即为“策”(册),合称“简策”。没有写字的木片称为“版”,写字后称为“牍”,所以写了字的木板为“版牍”,简策和版牍又合称为“简牍”。
    竹简作为书写材料有很多优点,一方面是取材容易,满山皆是竹木,整治刮削后即可书写,**方便;另一方面,简可以连缀成册,能容纳较长篇幅的内容,更为实用。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竹简作为公文、书信、历书、律令、诏书、牒书等文书内容的载体被普遍使用,即使后来出现了绢帛和纸,竹简也与之并行了数百年。
    当然,竹简也有其缺点,即连简成册之后,较为笨重,携带不是**方便,于是出现了另一种轻便易携带的载体――绢帛。绢帛质地轻软,书写、舒卷、阅读、携带皆十分方便,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裁剪,整块的绢帛上还可以绘图。然而绢帛制作成本较高,除了贵族外,一般人未必能用得起,因此帛书并未普遍使用。虽说如此,它却促成了造纸术的诞生。
    竹木简牍取材方便、容易大量生产,但是不便携带;帛书舒卷携带方便,却造价昂贵。那么能否有一种载体,既造价低廉,又易于携带呢?于是,纸诞生了。
    关于造纸术的发明,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是《后汉书?蔡伦传》中的一段话: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上面这段记载便是蔡伦造纸说法的来源。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纸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发明了,蔡伦只是造纸术的改良者,其依据是关于西汉时期用纸的记载。
    《三辅故事》中说,汉武帝时期,卫太子长着一个大鼻子,有一次汉武帝生病了,太子要进去探望,便有人跟他说:“皇上不喜欢大鼻子,你应当用纸遮蔽住鼻子再进去。”这是关于纸的*早记载。再如《风俗通义》记载说,东汉建武元年的冬天,光武帝徙都洛阳,其车驾中“载素、简、纸经”的有两千辆,其中素应是洁白的绢帛,简指的是竹木简牍,而纸则是用来书写的纸张了。
    事实上,根据考古发现,我国西北地区已出土过西汉时期的纸,用以书写和绘画等,这从根本上否定了蔡伦造纸之说。与笨重的简牍和昂贵的绢帛相比,纸张造价低廉,而且光滑易书写、轻便易携带,自然成为书写文字的*佳载体。经蔡伦的改良及推广,纸张被广泛利用,在其后的千百年里,纸一直是*主要的书写载体,直至今日。    纸张的普及使得各地纷纷造纸,因其原料和产地的不同而产生了种类繁多的纸。例如,用麻、废布造的纸叫麻纸,也叫布纸;用楮皮造的纸叫楮纸;用桑树皮造的纸叫桑皮纸;用藤皮所造的叫作藤纸;用栈香树皮制成的是香皮纸;用稻麦草制成的纸叫草纸;晋代时用竹子造的纸叫作竹纸,到宋代时,江浙一带所产竹纸已名冠天下。
    在历目前,人们为了让纸更精细易用,更美观,更易于保存而做了诸多尝试,也传下诸多关于纸的佳话。汉末的左伯擅长书法和造纸,他做的纸光滑、适于书写,被人赞为“研妙辉光”,得名“左伯纸”。用于书法和绘画的宣纸因其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有“纸寿千年”之誉。唐代的女诗人薛涛擅写短诗,因为纸张经常有空白处,便把纸裁成窄幅,并用花汁浸染,上面还有精巧鲜丽的花纹,作为诗笺,得名“薛涛笺”,又名“浣花笺”“松花笺”“减样笺”“红笺”,有“红笺小字”之说。宋代的谢师厚将纸加工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十种颜色,得名“谢公十色笺”。
    P6-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