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论丛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66.58
6.8折
¥
9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江畅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95590
出版时间2016-10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1411843
上书时间2024-09-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江畅,男,1957年8月出生,湖北浠水人,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靠前价值哲学学会(ISVI)前会长、中国伦理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伦理学学会名誉会长。长期从事伦理学、价值论和西方哲学研究。著有《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及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研究》《德性论》《比照与融通:当代中西价值哲学比较研究》《教育考试公正论》《幸福与优雅》等10余部,发表论文170余篇。
目录
理论前沿: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论中华文化“走出去”与当代中国价值观构建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略议
汉语教学在巴西的发展状况及应对策略
中国饮食文化传播与“走出去”的路径
中国传统战略文化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推动传统民俗文化“走出去”的对策研究
论坛专题:“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传播
“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中华文化传播
从“走出去”到“走进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德教因素
问题探讨:地方文化与文化“走出去”战略
扩大江苏文化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江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数字化时代对中华经典色彩的传播――以西安城市色彩为例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色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为视角
中华文化“走出去”视野下的大学通识课程研究――以复旦大学通识教育六大模块为例
北方草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学术争鸣:中国文化的内生力
“德”之认同:国家治理的价值描述
文化发展繁荣之势下主流报纸的品质必须力保――以2015年11月“两报”之疵为例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生命周期及创造性转化
传承孝文化精神的系统机制探究
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对非主流文化的主导作用
论人类中心主义与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多元文化视域下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关系的再思考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困境及保护策略研究
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协调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刍议
比较研究:中华文化的比较优势
试析当代多样化社会思潮与国家文化安全的互动方式与效应
明末耶稣会士的儒教观――以《治平西学》与《帝范》之关系为例
全球化下的语言发展趋势探索――以全球中英文大热为例
中西方忏悔观再探
中庸管理:21世纪企业管理之道
参与世界文化,促进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内容摘要
《文化发展论丛》是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和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编写的学术集刊,2013年创刊,每年定期出版3卷,即世界卷、中国卷、湖北卷,汇集了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研究院所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较活跃的中青年学者的近期新力作。江畅主编的《文化发展论丛(中国卷2016年靠前期总靠前0期)》围绕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传播、地方文化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华文化的比较优势等我国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形成了一批有深度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精彩内容
卷首语 文化问题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有重要的意义。从观念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反映生活,并引领生活;从广义文化的角度来看,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都涉及文化。可以说,凡是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文化。把一切都说成文化是不科学的,但是离开了文化来思考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往往不得要领。依唐君毅的说法,人的世界是一个人文的世界,为道德意识的光辉所弥纶,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有各种各样的动机和目的,人们从事体育活动也有各种各样的动机和目的,人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都有道德意识在内,都有心灵活动在内。这些活动和人的追求之间会发生矛盾和“颠倒”,但人们依然有能力进行“再颠倒”。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生存得更美好,都有最初发动的一念之本心。回到生命的初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一阳来复”,才有再生的动能。让嘈杂的生活归于宁静,让躁动的社会脉动回到一个合理的节奏上来,让生命的泡沫散去,民族的生命才能绵延不绝。 中国传统文化有民族的根脉和基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即内求,以虚静以待的观察视野和虚怀若谷的胸怀,把握生生灭灭的本根,从而让中华民族可以处逆不惊,处顺不骄,并以内求圣贤的自我超拔力求实现社会的进步。 西方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管是在学理上的西学,抑或在生活上的现代工商业文明或者带有后现代特征的快餐式的文化上,中国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中西古今的“纠结”中生活了一两百年的中国人,到了结束这种“纠结”的时候了,到了“破茧”的时候了。自信可能是盲目的,但文化的脉动是真实有力的。中国传统文化要破掉自己身上厚重的壳,不管这个坚硬的壳是自己加给自己的,还是别人加的。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西方文化的“寄生”时代正在成为过去时,即便我们可能还没有准备好孕育自己的种子,结出自己的硕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已完成,不过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还任重道远。 文化的多样,可能也是和谐的,不过不能不说,中国人生活本身的多种文化色调之间还不够协调,以至于人格上有点“阴阳”“两面”。“问题”“错误”要从历史的节点上看,从历史长河中来看,有的时候“问题”越严重,成果才越大。 研究中国文化就是要活出中国人的骨气,活出中国人的气节。富而好礼,贫而乐道,没有那个“礼”,没有那个“道”,就没有不与时易的气节和骨气。那个“礼”、那个“道”就是文化研究的使命。 本卷本着展示中华文化“多样和谐”的原则,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回顾传统,展望未来,以问题为核心,以讲理为诉求,以服务文化强国战略为宗旨,欢迎学理研究和现实把握等不同层次的文章,共同为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