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金融史 1841-201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香港金融史 1841-2017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81.71 4.9折 168 全新

库存16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邦彦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23519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1203253695

上书时间2024-09-24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冯邦彦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先后担任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2000—2007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2005—2008年),并曾先后担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1987—1994年曾应聘赴港,任香港东南经济信息中心经济分析员。长期从事香港经济、香港资本与财团、香港金融、香港经济史等领域的研究。

目录
前言

饶序

李序

胡序

第一章 金融业的崛起与早期发展

1.外资银行进入与汇丰银行创办 2

1.1 香港开埠初期的外资银行 2

1.2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的创办 6

1.3 19世纪下半叶汇丰银行的发展 8

1.4 银行业发展新高潮与中环银行区形成 10

2.华商经营的金融机构:从银号到西式银行 15

2.1 早期华商经营的旧式银号 15

2.2 恒生银号的创办与发展 19

2.3 早期华商创办的西式银行 21

2.4 东亚银行:“华南最稳健、实力不错的华资银行” 26

2.5 1920—1930年代华资银行的挤提风潮 29

3.保险业的早期发展 31

3.1 开埠初期的保险业:谏当与于仁 31

3.2 19世纪下半叶香港保险业的发展热潮 35

3.3 20世纪上半叶的保险业 38

4.早期黄金市场:金银业贸易场 44

4.1 金银业贸易场的创办 44

4.2 金银业贸易场的业务与发展 50

5.早期的货币制度:从银本位制到英镑汇兑本位制 54

5.1 银本位制时期(1841—1935年) 54

5.2 早期的英镑汇兑本位制(1935—1941年) 58

第二章 二战后金融业的蜕变与拓展

1.二战后金融业的繁荣与《银行业条例》制定 66

1.1 二战后香港金融业的复苏与发展 66

1.2 二战后香港金融市场的异常繁荣 70

1.3 1948年《银行业条例》 73

2.1950—1960年代银行业的拓展 75

2.1 1950年代初香港银行业务拓展原因 75

2.2 1950—1960年代银行业发展的特点 84

3.1960年代的银行危机 89

3.1 银行危机序幕:廖创兴银行挤提风潮 89

3.2 1965年银行危机第一波:明德、广东信托倒闭 91

3.3 1965年银行危机高潮:恒生银行控股权易手 94

4.“利率协议”和《银行业条例》的修订 97

4.1 “利率协议”的签订 97

4.2 汤姆金斯报告和1964年《银行业条例》 98

5.二战后保险业的重建与发展 101

5.1 二战后水险与火险业务的发展 101

5.2 “汽车险”“劳工保险”等意外保险业务的发展 103

第三章 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改革

1.香港股市沿革:从香港会到“四会时代” 112

1.1 香港早期的股票市场 112

1.2 二战后香港股票市场的发展 116

1.3 香港股市的“四会时代” 122

2.1970—1980年代初期香港股市的牛熊市 133

2.1 1970年代初期股市狂潮及其后崩溃 133

2.2 1980年代初期股市高潮及其后急跌 140

3.四会合并:香港联合交易所的成立与运作 149

3.1 四会合并的棘手问题:会籍之争 149

3.2 香港联合交易所的成立与运作 151

4.1987年10月股灾:“黑色星期一” 157

4.1 1980年代中期的大牛市 157

4.2 香港股市的“黑色星期一” 159

5.戴维森报告与香港证券市场改革 164

5.1 戴维森报告:《证券业检讨委员会报告书》 164

5.2 香港证券市场的改革 166

5.3 香港股市新一轮牛市的形成 175

6.“怡和震荡”:从迁册海外到“上市豁免” 177

6.1 “怡和震荡”:迁册百慕大与结构重组 177

6.2 从“上市豁免”到撤离香港股市 181

第四章 金融业的多元化与国际化

1.金融机构多元化:接受存款公司大量涌现 188

1.1 金融机构多元化:商人银行及财务公司崛起 188

1.2 “金融三级制”的形成和确立 200

2.外汇、黄金市场的崛起与发展 203

2.1 香港外汇市场的崛起与发展 203

2.2 本地伦敦金市场的崛起与发展 207

3.1980年代银行危机与1986年《银行业条例》 220

3.1 危机序幕:恒隆银行挤提风潮 220

3.2 危机高潮:海外信托银行被接管 223

3.3 危机冲击波:新鸿基、嘉华、永安、友联、康年易手 226

3.4 1986年《银行业条例》 229

4.1991年“国商事件”及其余波 232

4.1 1991年“国商事件”始末 232

4.2 余波:银行挤提风潮与存款保险制度之争 236

5.过渡时期银行业的发展与银行集团 239

5.1 1980—1990年代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239

5.2 香港主要的银行集团 247

6.1970年代以后保险业的发展 256

6.1 1970年代保险业的多元化与1983年《保险公司条例》 256

6.2 香港保险业联会的成立 260

6.3 保险业中介人自律监管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63

7.香港期货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266

7.1 商品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266

7.2 金融期货、期权市场的发展 267

第五章 过渡时期货币金融制度的演变

1.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建立及其运作 274

1.1 二战后香港货币制度的演变 274

1.2 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建立的背景 277

1.3 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建立及其运作机制 278

1.4 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初期对香港经济的影响 283

2.汇丰:淡出“准央行”角色与中国银行参与发钞 286

2.1 汇丰:香港的“准中央银行” 286

2.2 过渡时期汇丰淡出“准中央银行”的部署 288

2.3 “帝国还乡战”:汇丰兼并米特兰银行 290

2.4 中国银行:1994年5月起参与发钞 294

3.外汇基金的设立与功能演变 296

3.1 外汇基金功能的设立 296

3.2 英镑汇兑本位制下外汇基金的功能 298

3.3 1970年代中期以后外汇基金功能的演变 300

4.过渡时期金融制度的改革及外汇基金功能的扩大 304

4.1 推出“利率及存款收费规则”(负利率计划) 304

4.2 建立香港式的“贴现窗” 305

4.3 建立即时支付结算系统(RTGS) 310

4.4 港府推行金融改革的原因分析 313

5.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建立及其职能 318

5.1 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成立及其组织架构 318

5.2 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职责及职能 322

第六章 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与联系汇率制的完善

1.亚洲金融危机对港元联系汇率的冲击 328

1.1 亚洲金融风暴冲击香港的历史背景 328

1.2 金融风暴对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冲击 331

1.3 香港经济陷入二战后以来最严重衰退 336

2.百富勤的清盘与证券业危机 339

2.1 百富勤集团的清盘 339

2.2 证券业危机:一连串证券公司的倒闭 343

3.红筹风暴与粤海集团债务重组 346

3.1 广信集团破产与红筹风暴 346

3.2 粤海集团的债权重组 348

4.香港特区政府的“救市行动” 356

4.1 特区政府的“救市行动” 356

4.2 特区政府成功捍卫联系汇率的原因 359

5.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完善及其效应 362

5.1 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优化与完善 362

5.2 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经济效应 366

第七章 回归后金融业的转型与发展

1.银行业转型与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 372

1.1 银行业转型与发展 372

1.2 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 374

1.3 回归后香港银行集团的发展演变 377

2.证券市场转型与红筹股、H股发展 383

2.1 回归以来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概况 383

2.2 红筹股的崛起与H股的发展 385

2.3 “沪港通”与“深港通”的开启 392

3.债券市场的发展与雷曼“迷你债券”风波 398

3.1 债券市场的发展与人民币债券发行 398

3.2 雷曼“迷你债券”风波的发生与解决 403

4.资产管理/基金业的新发展 405

4.1 回归后资产管理/基金业的新发展 405

4.2 对冲基金市场的新发展 407

4.3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市场的发展 409

4.4 QDII与RQFII计划的实施及内地基金业来港发展 412

4.5 强制性公积金制度的形成与建立 415

5.保险业转型与发展 417

5.1 一般保险业务的转型与发展 417

5.2 长期保险业务的发展与转型 418

5.3 银行保险的兴起与发展 419

第八章 特区政府的金融政策与金融监管

1.特区政府的金融政策 426

1.1 香港特区政府金融政策的主要内容 426

1.2 香港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策略和政策 431

2.银行业:建立以“风险为本”的监管制度 437

2.1 改革和开放市场:撤销《利率协议》和“一间分行”政策 437

2.2 建立以风险为本的银行监管制度 439

2.3 提高银行安全和稳健性:最后贷款人角色与电子银行监管 441

2.4 实施《巴塞尔协定二》和《巴塞尔协定三》 445

3.证券市场:实施“三管齐下”的改革纲领 447

3.1 推动香港交易所和结算公司实施股份化、合并和上市 447

3.2 全面改革证券及期货市场的规管制度 449

3.3 改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451

3.4 香港证券及期货业的监管架构 456

4.基金业监管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460

4.1 基金管理业监管制度的建立 460

4.2 致力发展具宽度及深度的优质市场 461

4.3 基金管理业监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466

5.保险业:建立保险业监管局 470

5.1 保险中介人规管制度的检讨与改革 470

5.2 设立保单持有人保障基金 472

5.3 推动成立独立的保险业监管局 473

第九章 迈向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

1.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演变 480

1.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与确立 480

1.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演变和发展 482

1.3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巩固和提升 485

2.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优势与差距 489

2.1 香港作为全球性金融中心的比较优势 489

2.2 香港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 493

3.迈向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趋势 496

3.1 战略定位:致力发展成为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 496

3.2 发展趋势一:中国内地企业首要境外上市中心与“走出去”平台 499

3.3 发展趋势二:亚太区首要的国际资产管理中心 501

3.4 发展趋势三:全球主要的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 504

3.5 结束语 507

香港金融业大事记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内容摘要
香港金融业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开埠之初。经过逾170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香港经济中拥有战略价值的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香港有名金融学家饶余庆教授就认为:“香港之崛兴为一国际金融中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香港经济的两大成就之一(另一成就是从一转口港转变为一富裕的工业经济体)。”

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约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起飞,百业繁荣,股市蓬勃发展,特别是香港政府采取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政策,吸引外资银行及跨国金融机构大举涌入香港,香港金融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迈向多元化和国际化。在此进程中,金融业形成门类齐全而发达的市场体系,以及健全而较完善的监管制度。回归以后,尽管遭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的严重冲击,但凭借着“中国因素”的影响,以及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推进金融业的改革,香港金融业获得了长足发展,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本书以作者于2002年撰写出版的《香港金融业百年》为基础,将时空延伸至2017年,从银行业、资本市场、资产管理、保险业以及金融监管等多个角度,全面展现香港金融业横跨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发展脉络,用丰富的数据、简练的文字、珍贵的图片,生动而深入地剖析了香港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的演变发展及其规律,并据此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