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城市增长模式转型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城市增长模式转型研究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5.49 6.6折 69 全新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涛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187750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1202090162

上书时间2024-09-23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于涛,1978年生,河北故城人,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博士。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委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城乡空间发展演化的特征、机制及治理政策研究。发表中外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教材及著作5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曾获重量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住建部和江苏省住建厅优秀勘察设计奖10余项。

目录
序言

前言

上篇 理论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2 国内外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进展

2.1 基本概念

2.1.1 城市营销

2.1.2 城市增长模式

2.2 国内外城市营销理论研究综述

2.2.1 城市营销理论的发展历程

2.2.2 城市营销理论的研究视角

2.3 城市增长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4 研究进展述评

3 中国体制转型的总体背景与城市营销的企业化倾向

3.1 中国体制转型的总体背景

3.1.1 体制转型对地方政府的总体影响

3.1.2 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的企业化

3.2 地方政府企业化导致城市营销企业化倾向

3.2.1 地方政府的营销性特征

3.2.2 营销型城市增长模式的企业化倾向

4 营销型城市增长模式评价及内生型城市增长模式建构

4.1 营销型城市增长模式的经济效应

4.1.1 转型期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1.2 营销型城市增长模式的积极经济效应

4.1.3 营销型城市增长模式的消极经济效应

4.2 营销型城市增长模式的社会效应

4.2.1 转型期政府职能与社会构架的转变

4.2.2 营销型城市增长模式的积极社会效应

4.2.3 营销型城市增长模式的消极社会效应

4.3 营销型城市增长模式的空间效应

4.3.1 激烈竞争环境中城市空间角色的转变

4.3.2 营销型城市增长模式的积极空间效应

4.3.3 营销型城市增长模式的消极空间效应

4.4 内生型城市增长模式的提出

4.4.1 对于营销型城市增长模式的反思:“内生”与“外生”

4.4.2 内生型城市增长模式的产生

4.4.3 内生型城市增长模式的特征

4.5 内生型城市增长模式的构建

4.5.1 内生型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统一城市发展的行动纲领一

4.5.2 内生型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主体的多元化选择

4.5.3 以政府营销增强城市竞争力——塑造高效、清廉的政府形象

4.5.4 以市民营销增加城市魅力——引入“全民营销”策略

4.5.5 打造城市品牌特色——保护与发掘城市无形资产

4.5.6 城市定位方法的转变——面向市民的城市定位模式

4.5.7 构建城市同盟与协作网络——实施城市与区域管治

5 城市增长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1 科学性原则

5.1.2 针对性原则

5.1.3 可行性原则

5.1.4 层次性原则

5.2 指标分类及选取

5.2.1 经济增长模式

5.2.2 社会发展模式

5.2.3 生活环境质量

5.2.4 城市增长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5.3 指标选取的针对性

5.3.1 可持续发展方式的遵循

5.3.2 经济发展原动力为“外生”还是“内生”

5.3.3 其他体现两种增长模式差异的指标

5.4 城市增长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以长三角为例

5.4.1 城市数据收集

5.4.2 主成分分析法

5.4.3 研究过程

5.4.4 评价与分析

下篇 实证研究

6 大事件营销的研究背景、概念界定与实践历程

6.1 实证选择背景及目的

6.1.1 大事件营销的研究背景

6.1.2 大事件营销的研究目的

6.2 基本概念

6.2.1 大事件营销

6.2.2 城市空间效应

6.3 大事件营销的相关理论研究

6.3.1 大事件营销的相关理论基础

6.3.2 大事件营销理论的研究进展

6.4 大事件营销的实践历程

6.4.1 起步阶段:单一场馆模式

6.4.2 初级阶段:集中建筑群模式

6.4.3 中级阶段:多中心组团模式

6.4.4 高级阶段:多元化发展模式

6.4.5 小结

7 大事件营销的实证逻辑框架

7.1 研究目标

7.1.1 理论目标

7.1.2 实践目标

7.2 大事件营销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内在联系

7.2.1 大事件营销的空间效应内在机制

7.2.2 大事件营销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要素

7.3 大事件营销的空间效应特征的分析框架

7.3.1 时间维度

7.3.2 空间维度

7.3.3 表征维度

8 大事件营销的空间效应特征

8.1 大事件准备阶段的空间效应特征

8.1.1 物质空间效应

8.1.2 非物质空间效应

8.2 大事件运行阶段的空间效应特征

8.2.1 物质空间效应

8.2.2 非物质空间效应

8.3 大事件后续阶段的空间效应特征

8.3.1 物质空间效应

8.3.2 非物质空间效应

9 大事件营销的空间效应影响要素与内在机制

9.1 物质影响要素

9.1.1 场馆设施

9.1.2 基础配套设施

9.1.3 土地开发

9.2 非物质影响要素

9.2.1 政策制度

9.2.2 规划引导

9.3 城市空间发展内在机制的主体分析

9.3.1 发展主体

9.3.2 主体博弈

9.4 城市增长模式与空间效应的内在机制

……

内容摘要
本书将城市增长的模式与路径作为研究重点,以体制转型背景下营销型城市增长模式为切入点,对中国城市增长模式转型进行了理论建构和实证解析的系统研究。在理论层面,梳理了城市营销和城市增长模式等概念,提炼出中国城市营销企业化倾向的主要特征,并在审视营销型城市增长模式的经济、社会和空间效应基础上,提出了超越原有营销型增长逻辑的内生型城市增长模式。在实证层面,分析了大事件营销引发的城市空间演化过程、效应、影响要素及内在机制,并基于向内生型城市增长模式的转型判断,提出了大事件营销城市运行体制改革和规划技术创新的应对建议。本书内容新颖、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适合城市研究、城乡规划、城市治理和人文地理等领域的科研、管理和决策人员阅读与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