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波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王小波论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9.66 6.6折 45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房伟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99555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201721663

上书时间2024-09-19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房伟,1976年出生于山东滨州。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山东艺术学院特聘研究员。于《文学评论》等刊发表论文及评论百余篇,于《收获》《当代》《十月》等刊发表小说数十篇。获紫金山文学奖等,小说入选2016年中国小说排行榜。主要著作有《批评的表情》《文化悖论与文学创新——世纪末文化转型中的王小波研究》《屠刀下的花季——南京1937》《影视作品分析》等,获靠前9届世界诗人大会铜奖。现供职于苏州大学文学院。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文化悖论的“自由主义”:王小波的研究路径
第一节 思想型作家:现代化语境的王小波
第二节 “群体否定”与“宽容理性”――自由主义文化逻辑
第二章 王小波的家庭环境与童年成长
第一节 王小波的家庭环境
第二节 “坏孩子”的养成史
第三节 “革命”时代的狂欢与失落
第三章 王小波的知青时代
第一节 热风瘴雨的“黄金时代”
第二节 青虎山的苦闷青春
第三节 《绿毛水怪》:浪漫主义的另类宣言
第四章 王小波的青年求学经历
第一节 青工“王二”到老三届大学生
第二节 洋插队:走出国门看世界
第五章 1990年代:王小波的文学生涯
第一节 从海归教师到自由撰稿人
第二节 王小波杂文随笔的成就
第三节 王小波同性爱题材小说研究
第六章 王小波小说的艺术景观
第一节 复古的主体性――叙述者王二
第二节 自由的游戏――叙事时空构建
第三节 王小波小说的三重主题形象
第四节 王小波小说的三大意象
第五节 两个不同的“杂文历史小说”版本
第七章 神话的诞生:王小波形象接受境遇考察
第一节 “文坛受难者”的神话
第二节 知识分子“特立独行”的神话
第三节 文化悖论时代的自由神话
第八章 王小波的思想价值及其局限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品格重塑
第二节 “游戏顽童”的价值与局限性
附录 王小波年谱

内容摘要
王小波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声名鹊起的作家,其作品因思想内容、价值取向和叙述风格迥异于当时主流作家而受到一些年轻读者追捧,去世后又引发更大阅读和评说效应,并被定义为“自由知识分子”和“思想性作家”。
《王小波论》房伟作者研读王小波的作品十七年,在王小波研究领域有独特心得,本书也是作者作为70后一代青年批评家向其精神资源的隆重致敬。作者搜集了大量采访以及与王小波相关的文献书目,以钻研的态度,以通俗的语言,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王小波的精神成长历程。
本书从其个人生平经历、具体作品、媒体舆论、学者评价等方面,多角度分析、论述了王小波的思想倾向、作品特点及价值所在,并对持续多年的“王小波热”现象进行了解析。本书层次清晰,语言流畅,理论性和可读性兼备。

精彩内容
前  言王小波是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如果说谁能在消费文化日益失控的当代中国,引发持续而强烈的纯文学激情,那么王小波的作用不容忽视。无论是那些追求个性的网络愤青、大学校园内为事业与爱情忧心忡忡的莘莘学子,还是广义的当代文化人(诸如传媒、出版、电影、艺术等领域)、态度严谨的学院派学者,都无法完全回避王小波给我们当代文化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很难形容2007年10月的某个下午,当我在网络上看到有关方面“纪念王小波去世十周年”而推出王小波裸体塑像的感想。那片小小的屏幕上,当“一堆黄泥”以一个“手捂裆部”的姿态蹲坐在台上,我很怀疑这个形象就是王小波。至少,他不是我心目中王小波。我不由想起了二十年前,我第一次遭遇王小波作品时候的感受。1997年,我大学刚毕业,在一个小书店发现了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白银时代》。书店灯光昏暗,那本书却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买下这本书出于两个目的。一是相对而言,它比较便宜,另一个方面,它的封面吸引了我。一个中国作家的小说,配上一个希腊酒神宴饮式的浮雕,这究竟意味着什么?现在想来,不得不佩服花城出版社编辑独特的眼光。因为这正道出了王小波小说所表现的文化特质。但是,当我拿到这本书后,却看不下去,因为它对我的阅读经验来说非常陌生。精神贵族式的英美知识分子思维方式,类似自然主义的华丽铺陈,处处可见的逻辑证伪式的理性趣味,尖锐大胆的思考,惊世骇俗又干净坦然的性描写,这完全和我之前得到的有关小说的阅读经验不同。1990年代初期,我读大学时,正赶上新潮小说的余绪和新写实小说流行。但是,王小波却是超越时代的。他的小说形式、小说语言、作品所蕴涵的深刻思考,以及这种形式所代表的文化意味,都超越了那个时代公认的审美范式。他作品中所拥有的大无畏的人性力量,产生于1990年代,但并不符合1990年代文学话语平庸而商业化的标准,例如,窥视意味的隐秘欲望、无处不在的空虚和无聊、伪愤青式的狂欢、自恋式的精神洁癖,还有淹没在琐碎现实之中的审美感觉等等。他的心胸和气度,沟通了民主和自由的精神,直接继承了1980年代有关启蒙的思考。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鲁迅的批判力量、胡适的宽容精神、有关现代小说的审美品位,而且真正培养了我有关科学和理性的感性认识。不久,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国有大型企业的职工,接受人民群众的再锻炼,并在那里度过了几年难忘岁月。在那个灯光昏黄、狭小潮湿的宿舍,我靠读书打发剩余时间。高强度的体力工作,夏夜的蚊虫、老鼠和蝙蝠,冬天冰冷的像坟墓一般的房间,都让我的读书心情变得十分古怪。在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里,原始积累残酷而愚蠢的生产方式,野蛮粗鄙的生存与无奈的抗争,以及知识分子在公众空间中可怜又可笑的文化身份,都深深刺激了我的神经,激发了我重新审视自我和时代的愿望。于是,我重新拿起了王小波,并将《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诸篇读了许多遍,我发现,原来我懵懵懂懂的想法并不孤单,那就是人如何找寻自由的问题,而王小波在属于他的那个时代对此早有深刻的揭示与批判,且更为坚定、热情与无所畏惧。那么,王小波是谁呢?中国人民大学逻辑学教授王方名的儿子?留学美国的计算机和统计学大学讲师?一个落魄的自由撰稿人?一个智慧的顽童?一个准作家?一个保守自由主义学者?还是一个在堕落年代坚持理想的“小鲁迅”?一个反对“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的不合时宜的文人?这个酷似“粗壮民工”的精英化作家,这个不修边幅、羞涩而沉稳,眼神慵懒却不时透出几分倔强的中年“巨人”(他的身材十分高大),到底带给中国什么?王小波就像一团“迷雾”,吸引着我们,却拒绝所有简单的阐释。他在中国出走于红色教堂而飞奔欲望前景的现代化旅程上,不过是窗外一棵高大而古怪的树木,孤独地站立在一片树林中。他的高大与突兀,也许会让身为观光客的我们“大吃一惊”,成为那段躁动的旅途上“恰到好处”的谈资,却绝不会让我们停下来做深刻的思考——也许,这也可以看作王小波接受史在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一个寓言吧。然而,所有预先承诺的“欲望诱惑”,最终却变成了一个个没有终点的“站台”,一个个风尘中迷失的“镜城”,而每一次自以为是的“抵达的欢呼”,都会成为一次“更远的疏离”与“更为焦虑的追索”,并让我们“隐隐地”回忆起那个大个子作家。这也是本书试图阐释王小波的出发点和文学史动力之一。小说中王小波写道:“革命时期好像是过去了,又仿佛还没开始,爱情仿佛结束了,又好像还没有到来。我仿佛中过了头彩,又好像还没到开彩的日子。这一切好像是结束了,又仿佛是刚刚开始。”①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