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规划理论与实践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规划理论与实践丛书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7.76 7.0折 68 全新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熊国平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33397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201902668

上书时间2024-09-16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熊国平,男,东1973年出生于湖北赤壁市,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不错城市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武汉大学学士、南京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宾夕法利亚大学访问学者,曾就职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任昆明规划局副局长(挂职),主持规划设计项目100余项,主持项目获建设部一等奖,国家银奖1项,获省优一等奖2项,省优二等奖1项,省优三等奖6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1项,出版专著9本,译著1本,专业方向城乡规划与设计,在城市总体规划方向主持北京温榆河公园周边区域、南京雨花台区、南京板桥新城、杭州临平新城、济南市南部山区、郑东新区白沙组团、石家庄市中心城市绿色隔离空间、苏州吴中区西南片、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三门峡市、桠溪靠前慢城、江阴市、昆山市、启东市等,在城市详细规划方向主持苏州古城、苏州东环路、石家庄建设大街、石家庄二环路、石家庄中山路等。

目录
前言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进展
    2.1.1  规划概念与理论的研究
    2.1.2  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
    2.1.3  规划设计内容的研究
    2.1.4  规划评估与趋势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进展
    2.2.1  文化生态保护区价值评估研究
    2.2.2  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格局研究
3  相关理论与方法
  3.1  概念解析
    3.1.1  文化生态
    3.1.2  民族文化生态
    3.1.3  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3.1.4  黔东南民族文化
    3.1.5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3.2  研究对象
  3.3  里论基础
    3.3.1  文化生态学理论
    3.3.2  文化地理学理论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3.4  文化遗产学理论
  3.4  研究思路与方法
    3.4.1  技术路线
    3.4.2  研究方法
4  国内外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案例借鉴
  4.1  国外类似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经验
    4.1.1  点状文化生态保护:生态博物馆规划方法
    4.1.2  线状文化生态保护:文化线路规划方法
    4.1.3  面状文化生态保护:国家遗产区域规划方法
  4.2  国内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案例
    4.2.1  民族文化特色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4.2.2  以地域文化的特殊性为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4.2.3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5  文化生态资源与文化生态分析
  5.1  地理与历史
    5.1.1  地理
    5.1.2  历史
  5.2  文化生态资源
    5.2.1  文化遗产
    5.2.2  自然遗产与自然环境
  5.3  文化生态分析
    5.3.1  文化生态系统分析
    5.3.2  文化生态系统存续状况分析
6  价值与特色
  6.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6.1.1  评估目的及对象选择
    6.1.2  评估原则
    6.1.3  价值评估过程及结果
    6.1.4  价值评估空间分布规律
  6.2  传统村落与民族村寨价值
    6.2.1  评估目的及对象选择
    6.2.2  评估原则
    6.2.3  价值评估过程及结果
    6.2.4  价值评估空间分布规律
  6.3  自然环境价值
    6.3.1  评估目的及对象选择
    6.3.2  评估原则
    6.3.3  评估过程及结果
    6.3.4  价值评估空间分布规律
  6.4  总体价值空间分布规律
  6.5  文化生态特色
    6.5.1  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分布广泛
    6.5.2  以苗族侗族文化为主,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
    6.5.3  生态环境优越
    6.5.4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良好,文化生态系统结构完整
7  保护范围与格局
  7.1  技术路线与方法
    7.1.1  技术路线
    7.1.2  规划方法
  7.2  保护格局
    7.2.1  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
    7.2.2  文化传承线路划定
    7.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区划定
  7.3  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
    7.3.1  苗族文化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
    7.3.2  侗族文化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
  7.4  文化传承线路
    7.4.1  清水江木商贸易文化传承线路
    7.4.2  都柳江苗侗迁徙文化传承线路
    7.4.3  ?阳河古驿道文化传承线路
  7.5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区
    7.5.1  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区
    7.5.2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区
    7.5.3  水族、布依族、土家族、畲族、仫佬族、壮族、瑶族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区
8  保护对象与保护内容
  8.1  人类和国家、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陛项目名录保护
    8.1.1  保护对象
    8.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分类保护规划
  8.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保护
    8.2.1  保护对象
    8.2.2  规划目标
    8.2.3  规划内容
  8.3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保护规划
    8.3.1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8.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8.3.3  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8.3.4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
  8.4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规划
    8.4.1  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8.4.2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8.4.3  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
    8.4.4  文物古迹与历史建筑
    8.4.5  自然遗产
  8.5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存的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保护规划
    8.5.1  苗族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保护规划
    8.5.2  侗族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保护规划
    8.5.3  亻革家人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保护规划
    8.5.4  汉族传统村落保护规划
    8.5.5  瑶族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保护规划
    8.5.6  畲族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保护规划
    8.5.7  水族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保护规划
    8.5.8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
9  保护方式与保护措施
  9.1  保护方式
    9.1.1  抢救性保护
    9.1.2  生产性保护
    9.1.3  群体传承
  9.2  保护措施
    9.2.1  确定对重点区域进行整体性保护
    9.2.2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保护
    9.2.3  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
    9.2.4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
    9.2.5  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
    9.2.6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
    9.2.7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和研习研培工程
    9.2.8  突出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
    9.2.9  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10  合理利用
  10.1  文化旅游
    10.1.1  构建评价体系
    10.1.2  评价结果
    10.1.3  文化旅游重点节庆活动
    10.1.4  文化旅游规划
  10.2  文化创意
    10.2.1  构建评价体系
    10.2.2  评价结果
    10.2.3  文化创意重点项目
    10.2.4  文化展演示范基地
    10.2.5  文化创意示范基地
11  结论与展望
  11.1  主要研究结论
  11.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回顾了靠前外关于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研究成果,梳理相关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以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为研究案例,分析文化生态资源与文化生态,判定价值与特色,划定保护格局,确定保护方式与措施,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书可供从事城乡规划、文化遗产保护等人员使用,亦可供相关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