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新时代绿色低碳发展与转型:清华大学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报告
  • 2018新时代绿色低碳发展与转型:清华大学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报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018新时代绿色低碳发展与转型:清华大学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报告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12.84 6.7折 169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钱小军、周剑、吴金希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34655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69元

货号1201940781

上书时间2024-09-04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钱小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教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管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管理沟通、商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管理认知与组织行为、MBA、EMBA教育,商学院认证等。讲授课程包括管理沟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经营与可持续发展,数据、模型与决策等。

目录
第一章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政策及效果研究/001第一节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政策概述/002
第二节“十二五”以来绿色建筑相关规划与工作方案/003
第三节绿色建筑行动方案/007
第四节绿色建筑激励性政策/009
第五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010
第六节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效果/012
第七节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问题与对策/013
第八节结语/016
本章参考文献/017

第二章典型绿色建筑项目技术方案与性能研究/019第一节寒冷气候区/020
第二节夏热冬冷气候区/036
第三节夏热冬暖气候区/044
第四节温和气候区/054
第五节绿色建筑技术策略总结/062
本章参考文献/062

第三章交通运输与经济深度融合研究/065第一节交通与经济互动机理/066
第二节交通与经济深度融合现状及案例分析/067新时代绿色低碳发展与转型目录第三节交通与经济深度融合的靠前经验/074
第四节交通与经济深度融合政策建议/081
第五节结语/086
本章参考文献/087

第四章基于大数据深度应用全面推动货运节能减排/089第一节目前中国货运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090
第二节大数据技术应用对提升货运节能减排的作用/093
第三节国内外大数据技术在货运节能减排应用中的经验/098
第四节大数据在货运节能减排中的应用/103
第五节货运节能减排中大数据应用的关键问题/104
第六节基于大数据的货运节能减排战略和实现途径/126
本章参考文献/128

第五章绿色产业的转型治理模式/131第一节治理/132
第二节环境治理/133
第三节产业的绿色转型/134
第四节绿色产业的转型治理/138
第五节案例分析/142
本章参考文献/149

第六章绿色发展政策和公众认知与态度研究/153第一节引言/154
第二节文献综述/154
第三节实证研究一: 城市绿色政策创新对居民环境意识的影响/164
第四节实证研究二: 雾霾意识对公众接受拥堵费政策的影响/185
第五节结论与政策建议/194
本章参考文献/196
第七章城市氮元素代谢的环境效应及可持续管理/203第一节氮元素代谢及其社会与环境效应/204
第二节城市氮代谢特征分析及优化调控方法/224
第三节城市氮元素代谢的可持续管理措施/236
本章参考文献/241

第八章水循环生命共同体的模式与管理政策研究/249第一节水循环生命共同体的概念和模式/250
第二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和实践经验/252
第三节水循环生命共同体的要素分析与质量评价/259
第四节推动水循环生命共同体建设的政策建议/266
本章参考文献/270

第九章现代化建设中的产业转型对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影响研究/273第一节前言/274
第二节研究方法/275
第三节产业结构转型的情景设置/280
第四节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分析/283
第五节产业结构转型的经济代价分析/292
第六节结论/295
本章参考文献/297

第十章对外贸易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299第一节对外贸易的发展/300
第二节分析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方法/302
第三节对外贸易发展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312
本章参考文献/319

第十一章中日韩碳市场测量报告核查系统的对比分析/323第一节中日韩碳市场MRV/324
第二节碳排放数据监测体系(M)/328
第三节碳排放数据报送体系(R)/340
第四节碳排放数据核查体系(V)/346
第五节中日韩三国碳减排信用系统MRV体系/356
第六节MRV体系对碳市场链接障碍分析/358
本章参考文献/360

第十二章中国碳定价政策分析与前景/363第一节引言/364
第二节碳政策评估方法/366
第三节政策模拟结果: 纯ETS和混合政策影响的比较/374
第四节碳交易与碳税混合政策的探讨/384
第五节结论/387
本章参考文献/388

内容摘要
本书是清华大学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2018年度政策研究报告,介绍研究团队取得的主要进展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近期新理念及观点,为中国政府与企业提供环境与发展的政策建议,内容涵盖环境保护、绿色产业、绿色交通、低碳政策等方面。
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与中国乃至靠前可持续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的学术研究轨迹。读者包括但不限于:国内政府部门各级决策者;从事相关领域咨询或研究工作的各界专家、学者;高校相关专业的学子;关心我国环境保护、绿色发展问题的公众。

主编推荐
聚焦新时代中国绿色低碳发展与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相关靠前背景与近期新理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产业、环境保护、碳排放、碳市场等方面的研究。

精彩内容
当前世界范围可持续发展面临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已远远超出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工业文明社会形态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已不可持续。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已不可能再沿袭发达国家以高资源消耗和高污染物排放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必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路径。人类社会文明形态也将加速向生态文明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当前优选正在同时推进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巴黎协定》两大可持续发展议程,都旨在实现世界范围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促进社会进步,消除不公平和不平等;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温室气体减排多方目标的协调和共赢,把应对优选气候变化紧迫的形势和进程,作为各国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基本方略和宏伟蓝图,特别是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准则和指导方针,而且对优选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地球生态安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同志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制保护生态环境等生态文明思想,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导向,构建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统筹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显著成就和成功经验,中国生态文明经济体系、制度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的建设理念和实践,也都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借鉴,对优选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引领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并把气候变化列为优选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和人类共同挑战,指出中国要深度参与优选环境治理,为优选生态安全做出贡献。指出: “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关乎人类未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强调“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要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思想中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及发展绿色金融,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制制度和政策导向等一系列内容,都将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优选生态安全和全人类进步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2018年12月结束的卡托维兹气候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优选合作进程进入《巴黎协定》全面落实和实施阶段,但仍面临紧迫形势和严峻挑战。实现控制温升不超过2℃目标,核心是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其中主要是能源消费过程中的CO2排放。当前各国自主减排承诺与实现2℃目标下的减排路径仍有较大缺口,尚不能有效管控气候风险、保障地球生态安全。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前提下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是推进能源体系的低碳化变革和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走上气候适宜型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促进CO2等温室气体持续大幅度减排,到21世纪下半叶实现净零碳排放。这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更需要各方加大自主承诺雄心和自主减排力度,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资金技术的支持力度,强化靠前合作务实行动,把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转型作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优选控制温升2℃目标下的减排路径。
实现紧迫的减排目标和减排路径,必须有革命性优选技术的突破,例如大比例可再生电力上网情况下大规模储能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实现CO2负排放的BECCS技术,作为洁净零碳二次能源氢能的制备、储存和利用技术,化工、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产品的零碳生产技术等。对这些颠覆性技术必须加强超前研发和示范,加大投入,使之尽快突破并快速产业化。使之技术成熟、经济成本可接受,才能推进零排放目标的实现,同时也需要加强世界各国的合作和前瞻性部署。
新时代绿色低碳发展与转型序中国对《巴黎协定》的达成和实施细则的通过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和建设性引领作用。在国内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将节能减碳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自“十一五”开始制定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的约束性指标,“十二五”又增加了GDP的CO2强度下降指标,“十三五”进一步增加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并将这些指标分解到各省市,强化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制,在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的同时,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和发展,将政府规制性措施和市场手段相结合,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实施。
我国新时代推进新的发展理念,促进发展动能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变,将有效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使经济增长由速度和数量型向质量和效益型转变,从而使经济发展方式逐渐由传统的资源依赖和要素驱动型粗放扩张的发展方式转向创新驱动型内涵提高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当前GDP增速放缓,节能成效显著,单位GDP的能源强度下降速度加快,有效抑制了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已是世界,每年新增投资、新投产容量也居世界首位,能源结构低碳化加速。节能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双重效果使单位GDP的CO2强度下降幅度增大,2018年已比2005年下降约48%,已提前超额完成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2020年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减少常规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质量与减少CO2排放的协同效应,统筹部署,控制和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费,到2020年单位GDP的CO2强度可比2005年下降50%以上,为实现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承诺(NDC)目标打下基础。
优选实现控制温升2℃目标下紧迫的减排路径将倒逼和加速我国能源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空间压缩和制约的风险与推进和加快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机遇并存。在优选能源和经济大变革形势下,我国既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大的挑战和更艰巨的任务,也面临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技术、经济和贸易靠前竞争力的重要机遇。因此,积极研究和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中长期战略,也将有利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也将为优选低碳转型贡献中国的成功经验和案例。
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并把气候变化列为非传统安全威胁,提出要积极推动优选环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建设,为优选生态安全不断做出新的贡献。中国长期低碳排放战略要与2050年现代化建设“两个阶段”的目标相契合,以《巴黎协定》下2℃目标减排路径为导向,推动能源体系低碳化变革,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与2℃温升控制目标相适应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对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责任担当和引领作用。
建设优选生态文明思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指导中国深度参与并引领优选气候治理和靠前合作行动。中国也将积极开展气候变化领域的靠前务实合作,加强在制定并实施长期低碳排放战略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自身和世界范围能源与经济的低碳转型,为保护地球生态安全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本书是清华大学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度研究报告,旨在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各自学科视角,对不同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和转型进行研究,包括建筑、交通、产业及城市建设与管理多个领域,也涉及碳市场等政策机制的研究和评价,以期与社会各界交流,共同为新时代绿色低碳发展与转型贡献力量。

何建坤
2019年2月20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