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传统村落开发中的参数化空间肌理解析与重构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原传统村落开发中的参数化空间肌理解析与重构技术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5.71 6.6折 39 全新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磊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184667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1202000875

上书时间2024-08-29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磊,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博士,2016年7月至今在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作,副教授(校聘),硕士生导师,环境设计系系主任;兼任河南博维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景观所所长、河南圣杰建筑规划有限公司景观一所设计总监。研究方向为传统村落保护、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等。发表论文20余篇,发明3项。主持科研项目“中原传统村落开发中的参数化空间肌理特征解析与重构技术研究”(182102310963)、“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原传统村落的地域风貌特色提炼与活化路径研究”(HNKJZK-2019-54B)、“遗存残破地区的传统村落肌理修复与活化策略研究——以河南为例”(2016BSJJ061)、“同文化圈层下中原特色小镇的景观肌理弥合与培育策略研究”(SKL-2017-1229)等。

目录
1  传统村落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及思路

1.1  研究背景

1.1.1  特色原真保护的需要

1.1.2  国家发展导向的需要

1.1.3  研究持续推进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国家层面的意义

1.2.2  地域层面的意义

1.2.3  科研层面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思路

1.4.1  基本研究思路与方法的确定

1.4.2  中原传统村落的基础信息调研

1.4.3  参数化解析技术的具体应用

1.4.4  有证/无证条件下参数化解析技术的理论归纳

1.5  研究方法

1.5.1  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1.5.2  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并重

1.5.3  共时性类比与历时性反演相结合

1.5.4  理论分析与案例实证相结合

1.6  创新点

1.6.1  研究视角创新

1.6.2  研究思路创新

1.6.3  研究方法创新

2  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特征解析研究的国内外动态

2.1  国内研究动态

2.1.1  历史演变研究

2.1.2  成因机制研究

2.1.3  风貌特色研究

2.1.4  开发策略研究

2.1.5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2.2  国外研究动态

2.2.1  历史演变研究

2.2.2  成因机制研究

2.2.3  地域特色研究

2.2.4  开发策略研究

2.2.5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3  中原传统村落的遗存特点和开发现状

3.1  遗存特点

3.1.1  地域圈属

3.1.2  分布规律

3.1.3  风貌意象

3.2  开发状态

3.2.1  按保护等级

3.2.2  按开发进度

4  中原传统村落的参数化解析思路

4.1  “无证”情境下的参数化解析:原型辨识理念

4.1.1  原型辨识理念的提出背景

4.1.2  原型辨识理念的把握原则

4.2  “无证”情境下的参数化解析:“簇一群”联结理念

4.2.1  “簇一群”联结理念的提出背景

4.2.2  “簇一群”联结理念的定义诠释

4.2.3  “簇一群”联结理念的把握原则

4.3  “有证”情境下的参数化解析:特定空间层级

4.3.1  参数化解析手段与“有证”方法论研究的耦合可能

4.3.2  面向特定风貌结构层级的参数化解析思路

4.4  “有证”情境下的参数化解析:“社一空”结构还原理念

4.4.1  “社一空”结构还原理念的提出背景

4.4.2  “社一空”结构还原理念的定义诠释

5  “无证”情境下的中原传统村落参数化解析实证

5.1  基于原型辨识理念的空间肌理特征反演策略

5.1.1  原型辨识理念的应用逻辑

5.1.2  原型辨识理念的应用案例

5.2  基于“簇一群”联结理念的镇域空间肌理特征解析策略

5.2.1  “簇一群”联结理念的应用逻辑

5.2.2  “簇一群”联结理念的案例选取

5.2.3  荆紫关镇空间肌理的基础信息获取

5.2.4  荆紫关镇空间肌理的簇群分类整合

5.2.5  荆紫关镇空间肌理的演化机制分析

5.2.6  荆紫关镇空间肌理的生长轨迹还原

5.2.7  体悟与思考

5.3  基于“簇一群”联结理念的村域肌理轨迹演化解析策略

5.3.1  “镇域”“村域”空间肌理的个性与共性

5.3.2  “簇一群”联结理念的架构解读

5.3.3  李渡口空间肌理的基础信息获取

5.3.4  李渡口空间肌理的历时演化轨迹推导

5.3.5  体悟与思考

6  “有证”情境下的中原传统村落参数化解析实证

6.1  面向特定风貌层级的参数化解析策略:街巷

6.1.1  案例选取依据

6.1.2  参数化解析步骤

6.1.3  总结与反思

6.2  基于“社一空”结构还原理念的空间肌理特征修复策略

6.2.1  案例选取依据

6.2.2  王家迪村的“社一空”结构还原

6.2.3  王家迪村的空间肌理特征修复症结分析

6.2.4  王家迪村的空间肌理特征修复和风貌修复策略

6.2.5  总结与反思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找到一条能够突破特殊地情条件限制的楔入路径

7.1.2  归纳一套与地域原真吻合度高、尊重传统建构规则的景观风

貌解析策略

7.1.3  总结一套应对具体开发实际、开发问题的针对性风貌修复

策略

7.2  研究思考

7.2.1  时间与成效

7.2.2  保护与开发

7.3  研究展望

7.3.1  框架的充实

7.3.2  图式的细化

7.3.3  理念的具化

附录

附表1  豫中地区传统村落名录统计

附表2  豫东地区传统村落名录统计

附表3  豫西地区传统村落名录统计

附表4  豫南地区传统村落名录统计

附表5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名录统计

附表6  本书相关论文发表情况

其他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首先从理念依据、推进步骤、成效反馈等角度出发,对既有开发实践中存在的症结进行剖析,对关键问题进行凝练,论证解决问题所需采用的参数化技术手段的可行性。其次,采用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将传统村落的空间肌理分为街巷、场域、构筑3类,通过图形分解、参数量化等手段对其特征进行细分,根据筛选和提炼出的参数指标建立参数模型。然后将参数模型嵌套入中原地区具体的村落开发情境,根据演化规律模拟结果生成空间肌理的重构方案,并以准适度、可操作性为鉴定原则对开发方案作出调整和优化。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人员或爱好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