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信中的世界史
  • 书信中的世界史
  • 书信中的世界史
  • 书信中的世界史
  • 书信中的世界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书信中的世界史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5.62 5.2折 68 全新

库存20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西蒙·蒙蒂菲奥里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56124978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2099169

上书时间2024-06-15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
[英]西蒙·蒙蒂菲奥里(Simon Montefiore)

    西蒙·蒙蒂菲奥里,1965年出生于英国,在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研习历史并获哲学博士学位,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研究员、白金汉大学(全英专享一所私立独立大学)客座教授;他是历史学家、小说家、童书作者、记者、纪录片撰稿人和主持人,是世界范围的畅销书作者、多种图书大奖获得者。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等48种语言。

    西蒙·蒙蒂菲奥里的主要历史作品有《耶路撒冷三千年》《青年斯大林》《大人物的世界史》《罗曼诺夫皇朝》等,斩获英国科斯塔传记奖、美国《洛杉矶时报》传记奖、法国政治传记大奖、奥地利克莱斯基政治文学奖、意大利德里西奥卢比卡亚文学奖等重量级奖项,是奥普拉·温弗瑞的年度选书、美国犹太历史会选书,在《纽约时报》畅销榜居高不下,并入围塞缪尔·约翰逊奖、达夫·库珀奖、马什传记奖等终选名单。

    其中,《耶路撒冷三千年》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不错畅销书,在《星期日泰晤士报》非虚构畅销榜中占据头把交椅,在中国收获国家图书馆颁发的文津图书奖;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前国务卿均将其视作珍宝。《新闻周刊》评论说,西蒙能将内容庞大的历史书籍写成极好看的惊悚作品;他知道怎样才能让历史变得浅显易懂;他的博学、睿智使人忍不住想向美国国务卿推荐,聘请他担任幕僚。《星期日泰晤士报》《标准晚报》《华盛顿邮报》称其为“当今zui受欢迎的历史学家”“讲故事的大师”。

    在勤奋和野心之外,西蒙·蒙蒂菲奥里也有便于游历世界、研习历史的显赫的出身,他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先辈中曾出过享誉欧洲的外交家和银行家;19世纪初期,他的家族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是银行业的合作伙伴;也正是他的曾叔祖父摩西·蒙蒂菲奥里爵士,在耶路撒冷旧城外建造了座犹太住宅区。

    西蒙·蒙蒂菲奥里的专业成就、很好的表达能力和旺盛的精力,使他在学界和政界颇受欢迎,他受邀赴俄国、中东地区等世界多地做世界史主题的演讲,同时发表领导力、改革方面的演说。

    他的全部作品均出电视剧和电影版权,由《耶路撒冷三千年》改编的系列英剧正由狮门电影公司制作。

译者
王涛

    翻译专业硕士,军事学博士、副教授,战略学博士后,译有《红星照耀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

目录
前言
爱情篇
亨利八世致安妮·博林 1528年5月
弗里达·卡洛致迭戈·里维拉 未标注日期
托马斯·杰斐逊致玛丽亚·科斯韦 1786年10月12日
叶卡捷琳娜大帝致波将金大公 大约1774年3月19日
詹姆斯一世致白金汉公爵 1620年5月17日
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致弗吉尼亚·伍尔夫 1926年1月21日
苏莱曼大帝与许蕾姆·苏丹互致 大约16世纪30年代
阿娜伊丝·宁致亨利·米勒 1932年8月
亚历山德拉致拉斯 1909年
霍雷肖·纳尔逊致艾玛·汉密尔顿 1800年1月29日
拿破仑·波拿巴致约瑟芬 1796年4月24日
亚历山大二世致卡佳·多尔戈鲁卡娅 1868年1月
约瑟夫·斯大林致佩拉格娅·奥努夫里娃 1912年2月29日
家庭篇
伊丽莎白一世致玛丽一世 1554年3月16日
维尔玛·格林瓦尔德致库尔特·格林瓦尔德 1944年7月11日
卡达什曼-恩利尔致阿孟霍特普三世 大约公元前1370年
奥利弗·克伦威尔致瓦伦丁·沃尔顿 1644年7月4日
杜桑·卢维杜尔致拿破仑 1802年7月12日
亚历山大一世致妹妹凯瑟琳 1805年9月20日
查理一世致查理二世 1648年11月29日
斯韦特兰娜·斯大林娜致父亲斯大林 20世纪30年代中期
奥古斯都致盖乌斯·恺撒 公元2年9月23日
约瑟夫二世致弟弟利奥波德二世 1777年10月4日
拉美西斯大帝致赫梯国王哈图西里 公元前1243年
创作篇
米开朗琪罗致乔瓦尼·达·皮斯托亚 1509年
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致表妹玛丽安娜 1777年11月13日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致埃韦利纳·汉斯卡 1836年6月19日
毕加索致玛丽—泰蕾兹·沃尔特 1939年7月19日
约翰·济慈致范妮·布劳恩 1819年10月13日
T. S. 艾略特致乔治·奥威尔 1944年7月13日
勇气篇
司马迁致任安 约公元前93年
莎拉·贝恩哈特致帕特里克·坎贝尔夫人 1915年
范妮·伯尼致姐姐埃丝特 1812年3月22日
戴维·休斯致父母 1940年8月21日
发现篇
埃达·洛夫莱斯致安德鲁·克罗斯 大约1844年11月16日
威尔伯·莱特致史密森学会 1899年5月30日
约翰·史蒂文斯·亨斯洛致查尔斯·达尔文 1831年8月24日
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国王费迪南德与王后伊莎贝拉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1493年3月30日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致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 1493年4月29日
旅行篇
安东·契诃夫致阿纳托利·柯尼 1891年1月16日
居斯塔夫·福楼拜致路易斯·布耶 1850年1月15日
战争篇
彼得大帝致叶卡捷琳娜一世 1709年6月27日
拿破仑致约瑟芬 1805年12月3日
德怀特·D. 艾森豪威尔致盟军全体将士 1944年6月5日
奥尔登堡公爵夫人致兄长亚历山大一世 1812年9月3日
腓力二世致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 1588年7月1日
哈伦·拉希德致尼基弗鲁斯一世 802年
拉斯致尼古拉二世 1914年7月17日
血腥篇
彼安基致诺捷美特 大约公元前1070年
毁灭篇
西奥博尔德·冯·曼—赫尔维格致利奥波德·贝希托尔德伯爵 1914年7月6日
哈里·杜鲁门致欧文·库普西内特 1963年8月5日
灾难篇
小普林尼致塔西佗 大约106或107年
伏尔泰致M. 特龙金 1755年11月24日
友谊篇
A. D. 查特尔上尉致母亲 1914年圣诞节
马克·安东尼致屋大维 大约公元前33年
马克思与恩格斯互致 1862年7月—1864年11月
富兰克林·D. 罗斯福致温斯顿·丘吉尔 1939年9月11日
阿道夫·希特勒致贝尼托·墨索里尼 1941年6月21日
波将金大公与叶卡捷琳娜大帝互致 大约1774年
愚蠢篇
格奥尔格·冯·许尔森致埃米尔·冯·格尔茨 1892年
萨德侯爵致“那些折磨我的愚蠢的恶棍” 1783年
亚历山德拉皇后与尼古拉二世互致 1916年
正直篇
玛丽亚·特蕾西亚致玛丽·安托瓦妮特 1775年7月30日
圣雄甘地致希特勒 1940年12月24日
亚伯拉罕·林肯致尤里西斯·S. 格兰特 1863年7月13日
约翰·普罗富莫致哈罗德·麦克米伦 1963年6月5日
杰奎琳·肯尼迪致尼基塔·赫鲁晓夫 1963年12月1日
巴布尔致儿子胡马雍 1529年1月11日
埃米尔·左拉致菲利·福尔 1898年1月13日
“豪华者”洛伦佐致乔瓦尼·德·美第奇 1492年3月23日
解放篇
埃米琳·潘克赫斯特致妇女社会政治同盟 1913年1月10日
罗莎·帕克斯致杰茜卡·米特福德 1956年2月26日
纳尔逊·曼德拉致温妮·曼德拉 1969年4月2日
阿布拉姆·汉尼拔致彼得大帝 1722年3月5日
西蒙·玻利瓦尔、曼努埃拉·萨恩斯与詹姆斯·索恩互致 1822—1823年
命运篇
奥斯卡·王尔德致罗伯特·罗斯 1895年2月28日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与阿伦·伯尔互致 1804年6月
匿名者致蒙蒂格尔勋爵 1605年10月
巴布尔致胡马雍 1526年12月25日
尼基塔·赫鲁晓夫致约翰·F. 肯尼迪 1962年10月24—26日
亚历山大·普希金致雅各布·冯·盖克伦 1837年1月25日
权力篇
丘吉尔致罗斯福 1940年5月20日
理查一世与萨拉丁互致 1191年10—11月
阿瑟·詹姆斯·贝尔福致罗斯柴尔德勋爵 1917年11月2日
乔治·致比尔·克林顿 1993年1月20日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致弗朗切斯科·韦托里 1514年8月3日
亨利七世致他的“挚友们” 1485年7月
约翰·亚当斯致托马斯·杰斐逊 1801年

内容摘要
    《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新作,解密书信档案,钩沉3000多年世界史。
    《书信中的世界史》收录100余封书信,包含情书、家信、外事交涉、战争宣言、和平方案等,它们封存人类生活和信念,成为研究历史的手资料:如果伊丽莎白没有写信向同父异母的姐姐“血腥玛丽”求饶,是否会有英国历目前的“黄金时代”?如果盟军诺曼底登陆失败,艾森豪威尔将军会给盟军将士发去怎样的慰问?如果王尔德没有“鲁莽”地回应来自情人父亲的侮辱,他是否会快乐地度过余生?在发动“巴巴罗萨行动”的前夜,已经下定决心的希特勒写信给墨索里尼究竟是为哪般?……
    蒙蒂菲奥里聚焦每一封信所呈现的瞬间,还原历史的现场,让我们得以瞥见君王、女皇、将军、演员、作家、科学家、探险家、总统等的生活和思想。这些人物拨动历史的琴弦,他们所写下的书信有的高贵而鼓舞人心,有的令人不安;有些是很好的文学范本,有些则很鲁莽;许多是充满情欲的,另一些则让人心碎……而正是由他们所组成的无数个体的选择,以及人类普遍的情感,推动历史前行。阅读这些作为档案、作为生命之即使呼吸的书信,我们可以更充分地理解过去,理解当下,并照亮未来的道路。
    《书信中的世界史》出版后,荣获《每日邮报》2019年度历史类好书,被水石书店重点推荐,是英国年度热销书,经尼尔森图书调查显示销量名列前十,位居英国亚马逊分榜。

主编推荐
"    1. 《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新作《每日邮报》2019年度历史类好书,尼尔森图书调查销量前十,水石书店月度推荐。
    2. 《书信中的世界史》解封历史档案中百余封重要信件,别样解读3000年世界史。
    3. 历史是被书写的,往往充满流言、猜测与误解;而书信是真实的,定格书写的瞬间,《书信中的世界史》解读从古埃及法老到21世纪西方领导人的百余封信件,还原鲜活的历史现场。
    4. 回忆是经过加工的,而书信封存行为与信念,记录生命的即时呼吸,它们显露写信人的情绪、性格、境遇,沟通人类永恒的课题:爱情、战争、权力、命运、衰败、告别……
    5. 《书信中的世界史》所收录的书信来自君王、女皇、士兵、诗人、艺术家,他们用书信指挥战争、发布命令、挑起决斗、互相试探、谈判和解、分享秘密、倾诉衷肠、哀婉告别...... 
    6. 西蒙·蒙蒂菲奥里以历史学家的身份、英国贵族的广泛交游,流连于无可计数的档案馆、图书馆,网罗大众难以企及的书信,集中呈现给对历史之谜充满好奇、对事实真相满怀渴望的读者。
    7. 阅读《书信中的世界史》,照亮历史隐秘的角落,理解当下的生活,并启发前路。"

媒体评论
"如果你喜欢贡布里希的《世界小史》,喜欢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优选史,你一定会喜欢西蒙·蒙蒂菲奥里的这本书。他用妙趣横生的简短篇幅,浓缩了几千年世界史。
——《泰晤士报》

令人愉悦、深受启发。书中收录的书信,与蒙蒂菲奥里对书信的评述一样,极为迷人。
——《每日邮报》(年度历史类好书评语)

一切都令人惊讶,且大部分闻所未闻;一切都是奇迹,富有启发性。人类的信念与行为都在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英国艺术台”网站

西蒙·蒙蒂菲奥向我们揭示了这些书信在今天为何依然重要。
——《历史探秘》

《书信中的世界史》蕴含着饱满的情绪,甚至流露出唇齿轻启般的性感……
——《爱尔兰观察报》

西蒙·蒙蒂菲奥里能将内容庞大的历史书籍写成极好看的惊悚作品;他知道怎样才能让历史变得浅显易懂;他的博学、睿智使人忍不住想向美国国务卿推荐,聘请他担任幕僚。
——《新闻周刊》

很受欢迎的历史学家。
——《星期日泰晤士报》

西蒙·蒙蒂菲奥里是讲故事的大师。
——《标准晚报》

西蒙·蒙蒂菲奥里是讲故事的大师,能把历史故事讲述得多姿多彩、生动细腻,但又不偏不倚,讲求平衡——即便跨越千年,亦能具体而深入。
——《华盛顿邮报》

作为作家的西蒙·蒙蒂菲奥里,文笔优美,起承转合优雅流畅;而作为历史学家的他,能敏锐地抓住故事的核心,从而将历史故事讲得动听而富有非常不错。
——《经济学人》

西蒙·蒙蒂菲奥里具有小说家的天赋,其叙事令人窒息。
——《旧金山纪事报》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