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新编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新编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7.19 7.6折 49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主编 石敏俊 副主编 张炳 邵帅 谭荣 孙志才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95749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1202453191

上书时间2024-05-26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科的教学需求,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一批优秀的国内学者,编写了这本《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编写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际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等原则。本书的内容安排大体分为五个板块。板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观,主要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三章为环境价值、环境价值评价和环境经济核算。第二板块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第四章到第六章。第四章探讨自然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第五章探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第六章为环境治理与公共政策。第三板块为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从第七章到第十章。第七章为可耗竭资源的利用与管理,第八章为可更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第九章为海洋资源利用与海洋环境保护,第十章为自然资源治理与空间规划。第四板块为环境污染控制,从第十一章到第十三章。第十一章为环境规制与污染控制,第十二章为面源污染控制与农村环境治理,第十三章为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第五板块为环境伦理和环境正义,包括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第十四章从环境伦理的视角探讨环境与贸易、就业、收入分配的关系以及环境治理的邻避效应,第十五章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治理。本书每一章末尾都列出了思考题,以方便教学,也供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石敏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空间经济与区域发展、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城市环境治理。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历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日本筑波大学副教授。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资源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环境经济研究》副主编、《自然资源学报》《中国环境管理》编委。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实现路径与政策创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00篇,主持或参与编写的学术著作15部。代表性著作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东部经济地理》(经济管理出版社)、《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轨迹—2005-2010年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科学出版社)、《区域发展政策模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
张炳,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能源环境管理与政策分析、气候变化政策、环境经济学等教学和研究。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副主编、《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编委。参与了我国排污许可证、排污交易、环境信息公开等政策的制定,研究成果获得环保部科技奖一等奖。

邵帅,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社科新人”。

谭荣,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研究领域为土地和自然资源治理。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孙才志,辽宁师范大学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兴辽英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陈帅,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百人计划研究员,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领域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聚焦气候变化与农业、空气污染的社会经济影响等课题。



目录

章 经济学如何认识资源与环境
节 为什么要学习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第二节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的若干基本概念
第三节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的逻辑框架
第四节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的学科特色
第二章可持续发展理论
节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脉络
第二节 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

第三节 从千年发展目标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三章 环境价值与环境经济核算
节 环境价值评估方法
第二节 生态环境经济核算
第四章 自然资源的经济利用
节 自然资源的类型与特性
第二节 自然资源价值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
第四节 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
第五章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节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
第二节 收入与环境需求
第三节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第四节 城市化的资源环境效应
第六章 环境治理与公共政策
节 环境治理的公共政策
第二节 地方政府与环境治理
第三节 企业应对环境规制的行为响应
第四节 环境政策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七章 可耗竭资源利用与管理
节 可耗竭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可耗竭资源的勘探与利用
第三节 可耗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八章 可更新资源利用与管理
节 可更新资源的相关基本概念
第二节 可更新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分配
第三节 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第九章 海洋资源经济与海洋环境治理
节 海洋资源
第二节 海洋经济、海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第三节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节 海洋环境治理
第十章 自然资源治理与空间规划
节 自然资源治理
第二节 空间规划
第三节 自然资源治理中的空间规划
第十一章 环境规制与污染控制
节 污染控制的环境规制手段
第二节 排污许可
第三节 环境税
第四节 排放权交易
第五节 环境与环境价值
第十二章 面源污染控制与农村环境治理
节 面源污染的特点和类型

第二节 OECD国家的农业环境政策
第三节 农村环境治理与面源污染控制措施
第十三章 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
节 循环经济思想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原则
第三节 循环经济研究方法
第四节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第五节 再生资源与废弃物综合利用
第十四章 环境伦理和环境公正
节 环境与贸易
第二节 环境治理与就业
第三节 环境治理与收入公平
第十五章 应对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治理
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环境治理机制
第二节 气候变化经济学
第三节 减缓和适应的博弈分析
第四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