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2版)/张大均等
  •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2版)/张大均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2版)/张大均等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6.68 7.5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大均 吴明霞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19072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1201868814

上书时间2024-05-22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生命价值1
第一节  生命的意义1
一、身边的故事1
二、判断鉴别1
三、心理论坛2
四、策略训练3
五、反思体验8
第二节  人生价值8
一、身边的故事9
二、判断鉴别9
三、心理论坛10
四、策略训练11
五、反思体验15
第三节  社会责任15
一、身边的故事16
二、判断鉴别16
三、心理论坛17
四、策略训练18
五、反思体验26
第二章  自我成长27
第一节  自我认识27
一、身边的故事27
二、判断鉴别27
三、心理论坛28
四、策略训练29
五、反思体验36
第二节  自我成就36
一、身边的故事36
二、判断鉴别37
三、心理论坛37
四、策略训练38
五、反思体验46
第三节  自我和谐47
一、身边的故事47
二、判断鉴别47
三、心理论坛48
四、策略训练49
五、反思体验56
第三章  学习与创新57
第一节  时间管理57
一、身边的故事57
二、判断鉴别57
三、心理论坛58
四、策略训练59
五、反思体验64
第二节  学会学习64
一、身边的故事64
二、判断鉴别65
三、心理论坛66
四、策略训练66
五、反思体验71
第三节  创新精神71
一、身边的故事71
二、判断鉴别72
三、心理论坛72
四、策略训练74
五、反思体验79
第四节  创新能力79
一、身边的故事80
二、判断鉴别80
三、心理论坛80
四、策略训练82
五、反思体验90
第四章  人际关系92
第一节  宿舍人际关系92
一、身边的故事92
二、判断鉴别93
三、心理论坛93
四、策略训练95
五、反思体验100
第二节  班级人际关系101
一、身边的故事101
二、判断鉴别101
三、心理论坛102
四、策略训练104
五、反思体验108
第三节  职场人际关系109
一、身边的故事109
二、心理论坛109
三、策略训练111
四、反思体验115
第五章  婚恋与性爱116
第一节  爱中成长116
一、身边的故事116
二、判断鉴别117
三、心理论坛117
四、策略训练119
五、反思体验130
第二节  健康性爱130
一、身边的故事131
二、判断鉴别131
三、心理论坛131
四、策略训练132
五、反思体验138
第三节  经营婚姻138
一、身边的故事139
二、判断鉴别139
三、心理论坛139
四、策略训练140
五、反思体验147
第六章  闲暇与网络148
第一节  认识休闲148
一、身边的故事148
二、判断鉴别149
三、心理论坛150
四、策略训练150
五、反思体验155
第二节  学会独处155
一、身边的故事156
二、判断鉴别156
三、心理论坛157
四、策略训练158
五、反思体验160
第三节  网络与休闲161
一、身边的故事161
二、判断鉴别161
三、心理论坛162
四、策略训练163
五、反思体验167
第四节  网络文明168
一、身边的故事168
二、判断鉴别169
三、心理论坛169
四、策略训练170
五、反思体验174
第七章  职业准备176
第一节  职业规划176
一、身边的故事176
二、判断鉴别176
三、心理论坛177
四、策略训练178
五、反思体验194
第二节  成功求职194
一、身边的故事195
二、判断鉴别195
三、心理论坛195
四、策略训练196
五、反思体验200
第三节  职业适应200
一、身边的故事201
二、判断鉴别201
三、心理论坛202
四、策略训练203
五、反思体验210
第八章  情感管理212
第一节  认识情感212
一、身边的故事212
二、判断鉴别212
三、心理论坛213
四、策略训练214
第二节  表达情感219
一、身边的故事220
二、判断鉴别220
三、心理论坛221
四、策略训练223
五、反思体验227
第三节  调控情感228
一、身边的故事228
二、判断鉴别228
三、心理论坛229
四、策略训练230
五、反思体验235
第九章  压力与挫折237
第一节  压力应对237
一、身边的故事237
二、判断鉴别238
三、心理论坛238
四、策略训练240
五、反思体验243
第二节  认识挫折244
一、身边的故事244
二、判断鉴别244
三、心理论坛245
四、策略训练247
五、反思体验250
第三节  承受挫折250
一、身边的故事250
二、判断鉴别251
三、心理论坛252
四、策略训练253
五、反思体验261
参考文献262

内容摘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2版)》秉持“助人自助”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注重其健康心理素质的提升。精选出与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等息息相关的促进心理健康的主题,内容既涉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亟待解决的人际关系、挫折应对、网络成瘾、职业选择、学习适应、婚恋与性等心理问题,也涉及影响大学生自身发展、幸福(如生命意义)和闲暇娱乐等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解决。结构体例遵循“客观诊断—科学分析—教会应对—培养素质”的基本目标,将各章内容设计为“身边的故事”“判断鉴别”“心理论坛”“策略训练”和“反思体验”,逻辑上环环相扣彼此衔接,功能上优化整合,具有便学便教,开卷有益特色。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2版)》是一本融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图书,可作为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青年心理健康的自助读物,适合高校学生、青少年、高等教育管理者以及相关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主编推荐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2版)》秉持“助人自助”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遵循“客观诊断—科学分析—教会应对—培养素质”的认识逻辑,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精彩内容
    在长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素质培养的科学研究中,面对当代大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哪些事情是他们郁闷、困惑、迷惘的根源?哪些事情是他们快乐或成功的源泉?哪些事情能促使他们思考、成长和健康?教育者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化解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引导他们健康发展?在长期面向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有机会直接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有条件尝试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以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促进积极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本书就是以上述理论与实践探索为基础编写的。
    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显重要,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书籍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自“九五”以来,我们一方面积很好力于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探索,另一方面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并运用于教育实践,编写出版了青少年学生(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或读物。这本《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以我们承担的多项国家、部委相关科研项目的探索为依据,在总结借鉴国内外相关教材优点的基础上,秉承指导大学生积极适应、促进大学生主动发展,引导大学生健康成才的理念而编写的。
    本书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的,在修订中力求体现如下原则。
    (1)秉持积极心理学思想,突出教育性和发展性。考虑到本书的读者主要是普通大学生,因此,我们在编写中遵循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无论是目标的设置还是途径、策略的提出和实施,都始终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十分重视学生健康、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
    (2)相对淡化理论知识,突出实用性。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播心理学理论知识,而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指导其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其健康发展。因此,本书中尽量减少专业化的心理学理论知识的陈述和分析,而是针对某一心理问题,突出实用性,如在策略训练中介绍操作性强的方法、技巧、策略,每个主题的呈现以学生身边的故事引入,辅以自我检测,创设生动的情境和活动设计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题明确、语言精练、深入浅出、生活化的语言等都体现了本书注重实用的特点。
    (3)强化学生主体,突出助人自助。大学生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大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因此,本书特别强调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大学生在健康心理素质训练参与活动中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基于以上原则,本书此次修订将第一版11个主题整合为9个主题,分别涉及生命价值、自我成长、学习与创新、人际关系、婚恋与性爱、闲暇与网络、职业准备、情感管理、压力与挫折等心理问题的调适和心理素质培养的系统探讨。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健康成长,提升心理素质,成为很好人才,而且对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实现人生梦想,追求幸福生活亦有指导意义。
    本书此次修订虽仍然遵循“客观诊断—科学分析—教会应对—培养素质”的认识逻辑,但对各个板块从内容到呈现形式都进行了重新整合、更新和充实:①“身边的故事”,以大学生中发生过的真实事例或有较大社会效应的事件为引子,揭示该章主题; ②“判断鉴别”,运用心理自测,指导大学生对自己某一方面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   ③“心理论坛”,针对该主题进行心理学观点、方法的分析探讨;④“策略训练”,针对主题和“判断鉴别”发现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并进行训练;⑤“反思体验”,引导学生领悟所学策略方法,自觉将其转化为个体的心理能力,以备能运用到今后应对解决类似心理问题之中。修订后这五大板块在逻辑上更加环环相扣、内容上更加贴近生活、功能上更加优化有效。
    本书此次由西南大学张大均、吴明霞组织,负责全书的框架结构设计,指导具体写作、进行统稿审稿等。参加本版各章具体修订的人如下:第一章,安晓鹏;第二章,汤芙蓉;第三章,沈子超;第四章,陈敏;第五章,郎敏;第六章,杨兴鹏、朱雨纯;第七章,谢超;第八章,吴明霞、杨济丹、刘利敏;第九章,沈子超、张佳佳。
    编写一本科学实用且可读性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是我们的追求,本次修订虽有出版社的支持和全体修订者的通力合作,但由于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修订者水平等原因,书中难免会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我们真诚希望大学生朋友及同行专家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本书编写中参考、借鉴了国内外该领域的许多论著和教材,除在相应的地方已注明外,在此谨向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  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