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诊断学专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诊断学专论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4.02 7.6折 58 全新

库存9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惠勇,李灿东 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40413

出版时间2017-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1476800

上书时间2024-05-22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总论
第一节中医诊断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启迪
一、中医诊断理论的形成
二、中医诊断理论的发展
三、中医诊断学发展历史的启迪
第二节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一、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中医诊断的理论思维
一、整体思维
二、辨证思维
第四节中医诊断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一、理论体系创新
二、人体状态辨识
上篇诊法专论
第一章望神专论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发展沿革
第二节望神的特色内容
一、基本原理
二、主要内容
三、临床意义
第三节望神的临床应用
一、关于“以神会神”、“一会即觉”
二、关于神与情志活动
三、关于假神与病情好转
四、关于神志失常与失神
五、关于癫、狂、痫证
第四节望神的现代研究
一、临床研究
二、实验研究
第二章色诊专论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发展沿革
第二节色诊的特色内容
一、基本原理
二、主要内容
第三节色诊的临床应用
一、判断精气盛衰
二、辨病位病性
三、分析病证变化
四、推断轻重预后
第四节色诊的现代研究
一、面色形成的机理研究
二、色诊客观化研究
三、色诊的研究展望
第三章舌诊专论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发展沿革
第二节舌诊的特色内容
一、舌诊的原理
二、舌诊的内容
第三节舌诊的临床应用
一、舌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
三、舌诊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舌诊的现代研究
一、舌象形成机理研究
二、舌诊客观化识别技术
第四章闻诊专论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发展沿革
第二节闻诊的特色内容
一、基本原理
二、主要内容
第三节闻诊的临床应用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四节闻诊的现代研究
一、国内外对声诊的现代研究
二、国内外对嗅诊的现代研究
第五章问诊专论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发展沿革
第二节问诊的特色内容
一、基本原理
二、问诊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问诊的临床应用
一、探求病因
二、判定病位
三、辨别病性
四、阐释病机
五、审度病势
第四节问诊的现代研究
一、中医问诊症状规范化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二、量表在问诊研究中的运用
三、中医临床信息采集表的编写
四、中医问诊软件的研究
第六章脉诊专论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发展沿革
第二节脉诊的特色内容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二、主要内容
第三节脉诊的临床应用
一、辨别疾病的病位和病性
二、分析疾病的病因和病机
三、判断疾病的进退和预后
第四节脉诊的现代研究
一、脉象形成的机理研究
二、脉象客观仪器研究
三、脉图分析方法研究
四、脉图临床应用研究
五、脉诊研究展望
第七章特色诊法专论
第一节耳诊
一、概论
二、耳诊的特色内容
三、耳诊的临床应用
四、耳诊的现代研究
第二节足诊
一、概论
二、足诊的特色内容
三、足诊的临床应用
四、足诊的现代研究
附手诊
一、概论
二、手诊的特色内容
三、手诊的临床应用
四、手诊的现代研究
附甲诊
一、概论
二、甲诊的特色内容
三、甲诊的临床应用
四、甲诊的现代研究
附第二掌骨侧诊
一、概论
二、掌骨侧诊的特色内容
三、掌骨侧诊的临床应用
第八章诊法合参专论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发展沿革
第二节诊法合参的特色内容
一、基本原理
二、诊法合参的意义
三、诊法合参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诊法合参的临床应用
一、四诊信息的系统获取
二、四诊信息的综合处理
三、诊法合参中的思维规律
第四节诊法合参的现代发展
一、中西医结合的诊法合参
二、多学科渗透的诊法合参
……
中篇辨证专论
第九章中医辨证方法专论
第十章证素辨证专论
第十一章微观辨证专论
第十二章计量诊断与计算机辨证专论
第十三章病证诊断专论
第十四章中医鉴别诊断专论
第十五章误诊专论
下篇中医诊断学科研思路与方法
第十六章中医诊断标准专论
第十七章中医诊断学科研选题专论
第十八章中医诊断学文献研究方法
第十九章临床研究方法专论
第二十章实验研究方法专论
第二十一章信息技术研究方法专论
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本书适应国家学术型、专业型研究生分类培养的要求,强调知识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在本科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凝炼诊法专论、辨证专论、科研专论,反映近期新学术、临床进展,围绕本学科的重点、难点、热点、疑点,构建教材核心内容,加强中医药类研究生临床能力(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科研思维、科研方法)的培养,着眼获取知识、挖掘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本教材是在30多年中医诊断研究生培养经验基础上凝炼而成的第壹版研究生专论教材,富有开创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