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0.49 7.6折 27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凤云,丰利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8273

出版时间2016-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7元

货号1201322097

上书时间2024-05-22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凤云,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副教授,1989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化学教学工作。2001年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学论硕士研究生,2004年毕业,之后主要从事大学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的理论和实验的教学工作。
在学校工作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编写过《基础化学》和《食品检验工(中)》教材,并参加了省级优质课程《有机化学》的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各有所长,各有侧重,而实验条件和数据也有待商讨。
本人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结合了上述几方面的工作经历所积累的思路与经验,而且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与咨询工作。

目录
章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001
1.1化学实验的目的、方法和规则001
1.2化学实验室的工作规则及安全知识002
1.2.1化学实验室的工作规则002
1.2.2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002
1.3化学实验室事故处理常识003
1.4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和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004
1.4.1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004
1.4.2测定中的误差及其处理方法005
1.4.3实验报告的基本格式011
1.4.4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成绩的评定014
第2章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015
2.1常用实验仪器及其用途015
2.2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021
2.2.1玻璃仪器的洗涤021
2.2.2玻璃仪器的干燥和保管022
2.3常用量器及其使用技术023
2.3.1容量瓶的使用023
2.3.2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024
2.3.3滴定管的使用026
2.4化学试剂的取用规则及标准溶液的配制028
2.4.1化学试剂的取用规则028
2.4.2标准溶液及其配制030
2.5实验室常用加热技术031
2.5.1热源031
2.5.2加热技术035
2.6试纸和滤纸的使用036
2.6.1试纸的使用036
2.6.2滤纸的使用037
2.7溶解、蒸发和结晶操作技术037
2.7.1固体的溶解037
2.7.2蒸发、浓缩038
2.7.3结晶038
2.8固液分离技术038
2.8.1倾析法038
2.8.2过滤法039
2.8.3离心分离法041
2.9纯水的制备和检验042
2.9.1实验室用水的规格、选用和保存042
2.9.2实验室纯水的制备及水质检验042
第3章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操作技术044
3.1分析天平044
3.1.1分析天平的分类和性能044
3.1.2电子天平044
3.1.3试样的称量方法045
3.1.4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046
3.2酸度计046
3.2.1Sartorius PB10型酸度计047
3.2.2雷磁pHs25型酸度计049
3.2.3pHs25C型酸度计050
3.3可见光分光光度计051
3.3.1721型分光光度计051
3.3.2722型分光光度计053
3.3.3723型分光光度计055
3.4电导率仪056
3.4.1电导率的基本概念056
3.4.2DDS-11A型电导率仪057
3.4.3DDS-11型电导率仪058
3.5自动电位滴定仪059
3.5.1自动电位滴定仪的结构059
3.5.2自动电位滴定仪的工作原理059
3.5.3自动电位滴定仪的使用方法059
第4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063
实验1玻璃仪器的加工和塞子钻孔063
实验2氯化钠的提纯067
实验3硫酸铜的提纯069
实验4硫酸亚铁铵的制备071
实验5非水溶剂重结晶法提纯硫化钠073
实验6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074
实验7滴定分析容量器皿的校准076
第5章基本原理实验080
实验8胶体溶液的性质080
实验9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082
实验10电解质溶液(缓冲溶液的配制与性质)084
实验11盐类水解和沉淀平衡086
实验12配位化合物的性质089
实验13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092
第6章定量化学分析097
6.1滴定分析097
实验14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097
实验15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099
实验16食醋溶液中HAc含量的测定101
实验17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分和含量103
实验18食品总酸度的测定106
实验19阿司匹林含量的测定108
实验20电位滴定法测定NaOH的浓度111
实验21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甲醛法)114
实验22莫尔(Mohr)法测定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含量115
实验2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18
实验24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121
实验25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23
实验26高锰酸钾法测定双氧水中H2O2的含量126
实验27高锰酸钾法测钙127
实验28污水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129
实验29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31
实验30自来水硬度的测定133
6.2吸光光度法137
实验31磺基水杨酸法测定铁的含量137
实验32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139
实验33混合物中铬、锰含量的同时测定141
第7章物理常数的测定144
实验34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144
实验35凝固点降低法测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146
实验36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148
实验37弱酸解离常数的测定149
实验38醋酸含量和解离常数的测定(电位滴定法)153
实验39邻二氮菲亚铁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测定155
第8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158
实验40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158
实验41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分离与鉴定162
实验42植物中某些元素的分离与鉴定163
实验43工业纯碱总碱量的测定164
案例酸碱混合物测定的方法设计165
实验44磷酸盐、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的制备168
实验45碳酸钠的制备与分析170
实验46氯化钡中钡离子含量的测定173
实验47洗衣粉中活性组分和碱度的测定176
实验48漂白粉中有效氯和固体总钙量的测定178
实验49蛋壳中Ca2+、Mg2+含量的测定180
附录184
附录1实验室常用洗涤剂184
附录2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处理和应用184
附录3常用酸碱的密度和浓度185
附录4一些酸、碱水溶液的pH(室温)185
附录5常用试剂的饱和溶液(20℃)186
附录6纯水的密度186
附录7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188
附录8常见无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188
附录9EDTA滴定中常用的掩蔽剂192
附录10常用指示剂溶液的配制192
附录11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194
附录12pH标准缓冲溶液195
附录13一些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96
参考文献199

内容摘要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是《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王秀彦、马凤霞主编)的配套教材。全书分8章共49个实验,~第3章主要介绍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常用仪器操作技术;第4章通过7个实验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动手能力;第5章主要是基本原理实验,主要目的是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6章安排的是定量分析化学实验内容,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建立“量”的概念;第7章的安排是为了加强学生对理论常数来源的了解;第8章设置的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主编推荐
(1)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 一版基础上删除了不用的半自动电光分析天平和定性分析部分实验内容,增加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使实验教学体系由基本操作与技能训练到基本操作与技能的应用。通过基本操作与技能、化学技能与实践、化学实践与提高三个层次的实验训练,实现基本操作与技能由训练到真正为理论服务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
  (2)在编写过程中,按照绿色化学的思维方式,尽量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如CuSO4·5H2O的制备及提纯,原有的方法有NO2气体生成,第二版将制备过程中的氧化剂由HNO3改为H2O2,实现了实验室无污染合成CuSO4·5H2O。 
   (3)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吸收当代教学和科研的新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精彩内容
化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是研究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它同工农业生产、国防现代化及人类社会等都密切相关。在改善人类生活方面,它也是最有成效的学科之一。可以说,化学是一门中心性的、实用性的和创造性的科学。
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经历了若干个世纪。从17世纪中叶波义耳确定化学为一门学科,到19世纪中叶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四大化学的分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相继形成,近代化学的框架基本定型。随着生产、生活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化学学科得以飞速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些大学通过合并使专业更加齐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许多单科性学院也发展成了多科性的大学。同时,高等教育应该是宽口径的专业基础教育的新型高等教育理念也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基础课若仍按理、工、农、医分门别类采用不同教材进行教学,既不利于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也不利于综合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编写出一些适用于不同专业的通用公共基础课教材,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有深远意义的课题,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化学系多年来坚持化学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对化学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和优化,突破四大分支学科的壁垒,编写出版了“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系列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
  该化学基础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学生学习课时数等方面的情况,突出适度、适用的原则,使省出的学时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包括化学以外的新知识,希望培养出适应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苏显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