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计学教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审计学教程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1.43 7.5折 42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崔君平 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97816

出版时间2015-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1117248

上书时间2024-05-21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审计概论
1.1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1.1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1.2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1.3西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1.4靠前内部审计的发展
1.1.5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2审计的概念和属性
1.2.1审计的概念
1.2.2审计的属性
1.3审计的目标和对象
1.3.1审计的目标
1.3.2审计的对象
1.4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1.4.1审计的职能
1.4.2审计的作用
第2章审计的种类、方法和程序
2.1审计的种类
2.1.1审计的基本分类
2.1.2审计的其他分类
2.2审计的方法
2.2.1审计方法的选用
2.2.2审计的技术方法
2.3审计抽样
2.3.1审计抽样的意义
2.3.2审计的属性抽样
2.3.3审计的变量抽样
2.4审计程序
2.4.1审计的准备阶段
2.4.2审计的实施阶段
2.4.3完成审计工作阶段
第3章审计组织形式
3.1政府审计机关
3.1.1政府审计机关层次划分
3.1.2政府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
3.1.3政府审计是高层次的经济监督
3.1.4优选审计机关靠前组织
3.2内部审计机构
3.2.1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人员
3.2.2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权限
3.2.3内部审计行业管理机构
3.2.4靠前内部审计机构
3.3民间审计组织
第4章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
4.1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4.2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机构
4.3注册会计师资格取得与注册制度
4.4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与审批
4.5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
第5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5.1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5.1.1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5.1.2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5.1.3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防范措施
5.1.4审计、审阅和其他签证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
5.1.5执业准则与职业道德准则的关系
5.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5.2.1被审计单位的责任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5.2.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主要成因
5.2.3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及法律规定
5.2.4避免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措施
第6章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
6.1审计准则
6.1.1审计准则的产生与发展
6.1.2审计准则的含义、特征及作用
6.1.3中国国家审计准则
6.1.4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6.1.5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6.2审计依据
6.2.1审计依据的含义
6.2.2审汁依据的种类
6.2.3审计依据的特点
6.2.4审计依据的运用原则
第7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7.1审计计划
7.1.1审计计划的概念及作用
7.1.2编制审计计划的前期准备
7.1.3审计计划的内容和编制
7.1.4审计计划的审核及备案
7.2重要性
7.2.1重要性的含义
7.2.2影响重要性水平的相关因素
7.2.3重要性水平的运用
7.2.4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7.2.5审计终结前对重要性水平的运用
7.3审计风险
第8章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8.1审计证据
8.1.1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特征
8.1.2审计证据的分类
8.1.3审计证据的取得
8.1.4审计证据的鉴定
8.2审计工作底稿
8.2.1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
8.2.2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和结构
8.2.3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8.2.4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和保管
第9章内部控制系统评价和审计
9.1内部控系统概述
9.1.1内部控制系统的发展
9.1.2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
9.1.3内部控制系统的目标
9.1.4内部控制系统的种类
9.2内部控制系统的描述
9.2.1文字表述法
9.2.2调查表法
9.2.3流程图法
9.3内部控制系统评价
9.3.1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原则
9.3.2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内容
9.3.3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程序
9.4内部控制系统审计
9.4.1内部控制系统审计程序
9.4.2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第10章审计的导向类型和技术发展
10.1账表导向审计
10.1.1账表导向审计的目标
10.1.2账表导向审计的发展过程
10.1.3账表导向审计的局限性
10.2系统导向审计
10.2.1系统导向审计的目标
10.2.2系统导向审计的发展过程
10.2.3系统导向审计的局限性
10.2.4系统导向审计与账表导向审计的异同
10.3风险导向审计
10.3.1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
10.3.2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型、程序和方法
10.3.3经营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型、程序和方法
10.3.4风险导向审计与系统导向审计的异同
10.4信息技术对审计技术的影响
10.4.1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
10.4.2信息技术对确定审计范围的影响
10.4.3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
10.4.4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电子表格的运用
第11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11.1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
11.1.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
11.1.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业务凭证和账户
11.1.3销售与收款循环中涉及的主要财务报表账户
11.2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11.2.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11.2.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11.3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11.3.1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目标
11.3.2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11.4应收账款审计
11.4.1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
11.4.2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11.5坏账准备审计
11.5.1坏账准备审计的目标
11.5.2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11.6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
第12章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第13章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
第14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第15章货币资金审计
第16章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
第17章验资
第18章会计咨询与会计服务业务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根据高等院校审计学课程的基本要求编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地介绍了审计学的理论架构和应用实务。主要内容包括:审计概论,审计的种类、方法和程序,审计组织形式,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内部控制系统评价和审计,审计的导向类型和技术发展,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验资、会计咨询与会计服务业务。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广大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和企业会计及财务管理人员的学习参考书和继续教育培训教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