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性间皮瘤简明诊疗问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恶性间皮瘤简明诊疗问答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07 5.3折 60 全新

库存1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毛伟敏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9132567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0元

货号1203225018

上书时间2024-05-19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 录第 1 篇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流行病学特征Q1: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多少?   男性和女性发病率是否有差异? 3Q2:间皮瘤发病和死亡的年龄分布? 4Q3:间皮瘤发病和死亡的时间趋势? 5Q4:MPM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有哪些? 6Q5:中国MPM的发病率与石棉地理分布是否存在   相关性? 7Q6:石棉暴露与MPM的发生是否存在剂量相关性? 8Q7:MPM的发生是否与基因突变有关? 9Q8:MPM的发生是否与基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有关? 10Q9:如何预防和控制MPM? 11参考文献 11第 2 篇 影像学诊断Q10:影像学评估在胸膜间皮瘤诊断中有何作用? 17Q11:胸膜间皮瘤的检查中,如何选择最适合的     影像检查方法? 18Q12:胸膜间皮瘤在X线胸片中有哪些表现? 18Q13:胸膜间皮瘤在CT中有哪些表现? 19Q14:胸膜间皮瘤在MRI中有哪些表现? 24Q15:胸膜间皮瘤优选的影像学检查是什么?  25Q16:胸膜间皮瘤CT扫描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如何? 26Q17:MRI检查在MPM诊断中的优劣势? 27Q18:CT和MRI在肿瘤局部侵犯的影像学评估中         的应用价值如何? 28Q19:CT和MRI检测在MPM淋巴结转移的应用? 29Q20:胸腔积液是否会影响影像学评估? 30Q21:CT报告阴性,但有胸腔积液的患者该如何         进行下一步检测? 31Q22:PET-CT在MPM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何         价值?敏感性及特异性如何? 31Q23:PET-CT相比单纯CT或MRI具有哪些优势? 36Q24:PET-CT在MPM的分期评估中具有哪些优势? 36Q25:PET-CT在MPM的疗效评估及随访中的应用         价值如何? 37Q26:PET-CT是否可应用于MPM放疗的生物靶区         勾画? 38Q27:PET-CT是否可用于指导穿刺活检? 38Q28:胸膜钙化是MPM的特征性表现吗? 38Q29:胸膜水平上钙化病灶是否会影响影像学         评估? 39Q30:MPM在影像学上需要与哪些病变相鉴别? 40Q31:胸膜间皮瘤胸膜增厚需要与哪些病变鉴别? 41Q32:影像学检测在肿瘤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42Q33:影像手段如何辅助组织活检? 44Q34:胸腔镜在MP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如何? 44Q35:需要明确MPM的组织学诊断时,与CT引导         下穿刺相比,是否可以采用超声引导下经         皮肺胸膜活检术? 45Q36:当MPM患者出现胸腔积液情况时,是否能够         采用超声评估,以及使用经皮超声引导下胸         腔积液穿刺术? 47Q37:支气管内超声(EBUS)在MPM淋巴结分期         中的应用? 48Q38:支气管内超声相比纵隔镜的优势? 48Q39:食管内窥镜超声(EUS)在MPM淋巴结分期         中的应用? 49参考文献 50第 3 篇 病理学诊断Q40:如何鉴别原发性MPM或胸膜转移瘤? 57Q41:原发性胸膜间皮瘤良恶性如何鉴别? 58Q42:胸膜间皮瘤最典型的病理学特征是什么?         相关免疫组化标志物是否可用于区分         MPM的不同病理类型? 59Q43:进行胸膜间皮瘤病理诊断的样本质量和         数量要求? 59Q44:内科胸腔镜检查如何提高胸膜间皮瘤的         诊断率? 60Q45:上皮样型MPM的细胞学特征及其诊断难点? 61Q46:肉瘤样MPM的细胞学特征及其诊断难点? 63Q47:双相型MPM的细胞学特征及其诊断难点? 63Q48:BAP1基因突变在MPM疾病诊断、良恶性          鉴别,及组织学判定中的应用? 63Q49:是否还有其他基因突变可应用于MPM的          诊断及鉴别? 64Q50:胸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查在MPM诊断中的应用? 65参考文献 66第 4 篇 疾病分期Q51:TNM分期系统在MPM中的应用? 71Q52:UICC-IMIG分期系统与TNM分期的对应关系? 72Q53:疾病分期评估所需的影像学检测手段有哪些? 75Q54:MPM分期诊断流程? 76Q55:胸膜间皮瘤的症状有哪些? 77参考文献 78第 5 篇 手术治疗Q56:被诊断为早期且身体健康的患者可选择手术          治疗,术式选择有哪些? 81Q57:胸膜切除/剥脱术(P/D)是否比胸膜外全肺          切除术(EPP)更优? 81Q58:早期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化疗能否提高生存          获益? 82Q59:早期可手术患者术前化疗诱导加术后辅助          放疗,是否能带来更高的生存获益? 83Q60:对于可手术的MPM患者,采用胸膜切除/          剥脱术(P/D)联合诱导化疗和/或辅助放疗          是否比非手术治疗方式(化疗和/或放疗)          更好? 84Q61: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否会影响到术式选择?N0、          N1和N2手术方式有何差异? 84Q62:不同疾病分期的患者在术式选择上是否存在          差异? 85Q63:手术能否为复发性或多发性MPM患者带来获益? 86Q64:对于可切除的MPM患者,性淋巴结切除术是否优于抽样淋巴结切除术? 86Q65:MPM的手术原则是什么?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87Q66:MPM的病理类型是否会影响手术治疗? 87Q67:对于可手术MPM患者,术前是否需要进行化学胸膜固定术? 88Q68:胸膜固定术如何应用到MPM患者的支持治疗中? 88Q69:如何选择胸膜固定术硬化剂? 89Q70:电视胸腔镜辅助局部胸膜切除术(VATS-PP)在症状缓解中的应用如何? 89参考文献 90第 6 篇 内科治疗6.1 一线治疗推荐 95Q71:在不可切除的MPM患者中,单药化疗与很好支持治疗相比是否具有优势? 95Q72:对于不可切除MPM患者的一线治疗,双药化疗或三药化疗与很好支持治疗相比,治疗获益优势如何? 96Q73:对于晚期MPM患者的一线化疗选择,不同化疗方案之间的获益差异如何? 97Q74:对于经培美曲塞治疗达到疾病缓解或疾病稳定的患者,继续使用培美曲塞治疗能否带来获益? 98Q75:年龄是否会影响到患者化疗用药的选择? 98Q76:组织学类型是否会影响MPM患者化疗用药选择或化疗疗效? 99Q77:对于不可切除MPM患者,是否有靶向药物可用于一线治疗? 100Q78:MPM是否需要维持治疗? 100Q79:在不可切除的MPM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比一线化疗标准治疗带来的生存获益如何?  101Q80:不同组织学类型的MPM患者接受一线免疫治疗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 102Q81:PD-L1表达对于免疫一线治疗疗效是否有预测作用? 103Q8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MPM的影像学评估标准是什么? 1036.2 二线及以上治疗推荐 104Q83:对于晚期二线MPM患者,有哪些化疗方案选择? 104Q84:对于复发性不可切除MPM患者,是否有证据支持培美曲塞用于二线再治疗? 105Q85:目前MPM二线化疗的很好方案是什么? 106Q86:MPM患者是否有可用于二线治疗的靶向药物? 106Q87:对于不可切除的晚期MPM患者二线治疗,是否有证据支持免疫治疗能带来生存获益? 107Q88:PD-L1表达对于MPM二线及后线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作用如何? 109Q89:不同组织学类型的MPM患者接受二线及以上免疫治疗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 109Q90:免疫治疗进展后患者的治疗选择还有哪些? 110Q91:是否有更好的疗效评估标准用于评估晚期     胸膜间皮瘤的治疗效果? 1106.3 治疗新进展 111Q92:电场治疗联合化疗在恶性间皮瘤中的作用? 111参考文献 112第 7 篇 放射治疗Q93:EPP术后是否考虑辅助放疗降低局部复发率? 119Q94:EPP术后有哪些术后放疗模式选择? 119Q95:胸膜外全肺切除术(EPP)R0切除术后,如何     选择放疗的剂量? 120Q96:P/D术后是否考虑辅助放疗降低局部复发? 121Q97:在确定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ur volume,     GTV)和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时,应参照哪种肿瘤影像学评估方式     (CT、PET-CT、MRI)? 122Q98:脊柱L2段膈肌脚区域可进行术后放疗吗? 122Q99:由于局部复发好发于胸腔手术设备(如胸膜     抽吸、活检、胸腔引流和胸腔镜检查)侵犯     的区域,胸部手术部位是否应及早接受预防     性放射治疗? 123Q100:对于不可手术的局限性MPM患者,应该选择单纯放疗还是联合化疗? 124Q101:对于晚期患者,低分割放射治疗能否有效缓解胸痛和/或纵隔综合征? 124Q102:放疗在MPM治疗中有什么作用? 125参考文献 125第 8 篇 支持治疗Q103:姑息性手术治疗的目的及选择? 131Q104:可针对哪些病灶进行姑息性放疗? 131Q105:姑息性放射治疗方式应选择3D适形放射治疗还是IMRT?放射剂量是多少? 132Q106:如何考量姑息性放射治疗介入的时机? 132Q107:有哪些可以推荐的缓解癌症疼痛的治疗方式? 133Q108:对于晚期后线患者,如何有效平衡保证生存质量与避免过度医疗? 134Q109:是否有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应用到MPM患者的姑息治疗中? 135Q110:恶性间皮瘤的生存率如何? 136参考文献 137第 9 篇 中医治疗Q111:恶性间皮瘤的中医病因病机? 141Q112:恶性间皮瘤急性期和缓解期的中医治法及代表方剂? 141参考文献 142

内容摘要
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 MM)是一种来源于胸膜或其他部位间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来源于胸膜的约占80%,其他部位包括腹膜、心包和睾丸鞘膜等,发病率为 1/100 万~2/100万,正逐年上升。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MPM)起病隐匿,初诊时多为晚期,局部侵袭性强,疗效欠佳,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约为1年,5年生存率仅约10%。MPM的组织学亚型包括:上皮样型、双相型和肉瘤样型。双相型和肉瘤样型间皮瘤患者总生存期比上皮样型间皮瘤差。多学科诊疗模式是现阶段早期MM患者的优选治疗模式,由多个学科专家根据患者病情做出个体化的治疗策略。随着免疫治疗的发展,MPM患者的生存得到了改善。目前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单抗获我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不可接受手术切除的初治非上皮样MPM成人患者。

主编推荐
本书通过问答方式从起因、诊断、治疗等方面对恶性胸膜间皮瘤这一并不常见的肿瘤做了详细的介绍。全书共112个问题,介绍了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等各种诊断方法,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疾病分期,最后介绍了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手术治疗、内科治疗、放射治疗、支持治疗、中医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法。本书面向临床一线的肿瘤诊治工作者、患者及相关领域医务人员,提供最易懂、近期新、最准确的疾病资讯。本书既可作为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及其家属自我学习的参考书,也可作为临床医生诊治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工作参考手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